更多“简述50年代后期中苏在国家关系方面的主要分歧”相关问题
  • 第1题:

    斯大林逝世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严重分歧
    • B、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
    • C、赫鲁晓夫单方面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并废除了20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
    • D、苏联挑起中苏边界军事纠纷并大量屯兵于中蒙边境以威胁中国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中国在与发达国家关系方面: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试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中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苏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珍宝岛事件使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侵害。2.中苏战略上的重大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对美政策成为中苏两国国际战略分歧的主要内容。苏联根据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加紧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政策,并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企图将中国拉上苏联的战车,在对外战略上控制中国;而中国则根据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仍然将反对美国的威胁作为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核心,推行建立和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方针。因此,中苏之间在战略上出现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局面。此外,苏联对中国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在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等问题上都表现出其大国沙文主义的野心。由于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坚持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捍卫本国主权,同苏联在对华关系中的大国主义倾向展开坚决的斗争,赫鲁晓夫等人对中国极为不满,开始公然恶化同中国的关系。3.边界冲突是中苏关系恶化的突出表现。中苏边界问题一直是中苏关系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在中苏友好时期,由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中苏边境基本纲领上是和平安宁的。自赫鲁晓夫恶化中苏关系之后,中苏边界变得不平静了。自1960年中苏第一次边境冲突发生后,苏联便不断破坏边界现状,频繁制造边境事件,甚至流血事件,并于1969年3月挑起了更大规模的珍宝岛事件,并对中国政府的警告和建议置若罔闻,进一步将其挑衅活动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水界扩大到陆界,从东段扩大到西段先后制造多起流血事件,在长7300公里的中苏边界上造成了全面紧张的局势。4、中苏关系恶化的起因是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分歧。苏共二十大提出了“三和路线”,并作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给全世界尤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和鼓吹“三和路线”的做法很不赞成,并深感不安,中苏两党关系开始出现明显分歧。由于中苏两国共产党都处在执政党地位,两党关系的好坏必然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5.“文化大革命”对中苏关系也产生一定影响。“文革”时期,中国否定了17年中国外交的路线和外交工作成就,提出了一条错误的路线和观点,一些极左的思想和路线对客观地分析国际形势造成一定影响,对已经开始紧张的中苏关系在客观上也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例如,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亟于在对待美国侵越战争问题上造成一种苏中联合行动的态势,但中国采取了拒绝联合行动的政策。虽然当时中国高举世界革命的旗帜,从中国在国际共运中主张明确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原则分歧并划清界限的立场来看,在反美问题上不同心怀叵测的苏共领导同流合污,牵扯不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如何,当时苏联同美国是有矛盾的,是可以利用的,在反美问题上如何看待苏联,历史地看,是可以加以探讨和总结经验教训的。

  • 第4题:

    试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主要过程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多年,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50年代,两国同盟友好,亲如兄弟。60—70年代,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乃至严重对抗。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苏两中加紧国内政治经济改革人同时,也逐渐高速了对外政策。从根本的国家利益出发,两都把实现相互关系的正常化明确地提上了日程。二、中苏关系正常化大致经过以下阶段:(一)中苏关系初步改善。自从6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和中苏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逐渐推动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1979年4月3日,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出了决定,同盟条约期满后(即80年)不再延长。同日,中国外长黄华照会苏联驻华大使谢尔巴科夫,正式通知这一决定。中国政府还向苏联政府建议,双方就两国关系进行范围广泛的谈判,解决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障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双方于1979年9月举行了第一轮副外长级谈判。由于双方立场相距太远,谈判毫无结果,于同年12月结束。1982年3月24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的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不支持“两个中国”,并表示苏联准备继续就现存的边界问题与中国举行谈判等。但是勃列日涅夫仍然攻击了中国的现行政策。中国政府对此作出了积极而又审慎的反应,表示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中国认为,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要切实消除“三大障碍”,即“近20年来,苏联一起在中苏过境和中蒙过境派驻重兵。它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进行扩张。不断对我国过境进行挑衅。它还武装侵占中国的邻邦阿富汗。这些都造成对亚洲和平和中国安全的严惩威胁。从1982年10月5日—21日的中苏特使第一轮磋商始到1986年4月共举行了8轮会谈。在会谈中,中国代表屡次要求苏联消除“三大障碍”,但是苏联都以“谈判不得损害第三国利益”为借口,不承认“三大障碍”的存在,采取拒绝讨论的态度。因此,8轮谈判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在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去世之际,中国政府利用三次葬礼时机,派出高级代表团,与苏联领导人直接交换意见,有力地推动了中苏关系在各个具体领域的迅速发展。(二)“三大障碍”的排除。戈尔巴乔夫85年3月上台执政后,虽然多次表示中苏关系将有重大改善,但是在最初几年里,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美苏军备控制谈判以及美苏关系的改善之中。对于中苏关系中的“三大障碍”的消除,苏联的步子迈得很小,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表示同意讨论“三大障碍”问题,苏联的态度终于有了一定的转变。1987年2月,中苏在莫斯科恢复过境谈判,双方商定讨论过境全线走向,并先从东端开始。1988年,苏联在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以此为契机,中苏关于柬埔寨问题的谈判也迅速发展。到1988年底、89年初,两国外长进行了成功的互访,就柬埔寨问题的最主要方面达成了协议,并于1989年2月5日发表了联合声明,从而为中苏关系正常化扫清了障碍。(三)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三大障碍”的消除,为中苏最高级会晤创造了条件。1989年5月15日—18日,戈尔巴乔夫文访华,中苏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之间的一切争端,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就苏联从蒙古撤军、边界、柬埔寨等问题达成协议;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有计划地发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三、意义。中苏关系正常化既消除了60—70年代以来的对抗局面,又避免了50年代的政治军事同盟。中苏关系的改善,不针对任何第三国,它是一种新型的正常的睦邻友好关系,真正体现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为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 第5题:

    中苏国家关系的谈判


    正确答案: 1979年4月,五届人大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一事正式作出决定,同盟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同时,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建议,双方就两国关系进行范围广泛的谈判,解决其中悬而未决的关系,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障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1979年9月首轮谈判在莫斯科举行,由于双方立场相差太远,谈判毫无结果,于1979年12月底结束。1982年3月,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表示苏联准备继续就现存的边界问题与中国举行谈判,准备就加强中苏边界地区相互信任的可能性进行探讨,还准备在相互尊重对方利益、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基础上,不带任何先决条件,商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1982年8月,中苏进行接触。经过商议,双方确定在北京和莫斯科轮流举行两国副外长级特使磋商,讨论和解决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障碍问题。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近20年来,苏联一直在中苏边境派驻重兵。它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进行扩张,不断对我国边境进行挑衅。它还武装侵占中国的邻阿富汗。这些都造成对亚洲和平和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1982年10月5—21日,中苏特使第一轮磋商在北京举行。中方特使为副外长钱其琛,苏方特使为伊利切夫。到1986年4月,一共举行了8轮会谈。在会谈中,中国代表屡次要求苏联消除“三大障碍”,但苏联都以“谈判不得损害第三国利益为借口,不承认“三大障碍”的存在,采取拒绝讨论的态度。因此,8轮谈判未取得实质性成果。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入缓和,以及苏联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展开,“三大障碍”的问题上,苏联开始转变态度,正视现实。经努力,1986年10月,中苏副外长级磋商第九轮会谈在北京举行,两国政府特使继续讨论了关系正常化问题。1988年,苏联在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中苏关于柬埔寨问题的谈判也取得进展。为了实现中苏最高级会晤和两国关系正常化,苏联加快消除“三大障碍”步伐。1988年底、1989年初,两国外长进行了成功的互访,就柬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为中苏关系正常化扫清了障碍。1989年5月15—18日,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至此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关系的改善,不针对第三国,它只是一种新型的、正常的睦邻友好关系,真正体现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为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 第6题:

    以下哪本著作是主要从中苏关系角度研究中国研制核武器进程的?()

    • A、《中苏军事合作》
    • B、《脆弱的联盟》
    • C、《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 D、《中苏关系始末》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七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中的主要障碍?


    正确答案: 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先决条件是切实消除“三大障碍”。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报告指出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1、苏联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中苏边境和中蒙边境派驻重兵;2、它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进行扩张,不断对我国边境进行挑衅;3、它还武装侵占中国的邻邦阿富汗。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中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苏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珍宝岛事件使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侵害。2.中苏战略上的重大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对美政策成为中苏两国国际战略分歧的主要内容。苏联根据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加紧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政策,并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企图将中国拉上苏联的战车,在对外战略上控制中国;而中国则根据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仍然将反对美国的威胁作为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核心,推行建立和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方针。因此,中苏之间在战略上出现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局面。此外,苏联对中国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在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等问题上都表现出其大国沙文主义的野心。由于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坚持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捍卫本国主权,同苏联在对华关系中的大国主义倾向展开坚决的斗争,赫鲁晓夫等人对中国极为不满,开始公然恶化同中国的关系。3.边界冲突是中苏关系恶化的突出表现。中苏边界问题一直是中苏关系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在中苏友好时期,由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中苏边境基本纲领上是和平安宁的。自赫鲁晓夫恶化中苏关系之后,中苏边界变得不平静了。自1960年中苏第一次边境冲突发生后,苏联便不断破坏边界现状,频繁制造边境事件,甚至流血事件,并于1969年3月挑起了更大规模的珍宝岛事件,并对中国政府的警告和建议置若罔闻,进一步将其挑衅活动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水界扩大到陆界,从东段扩大到西段先后制造多起流血事件,在长7300公里的中苏边界上造成了全面紧张的局势。4、中苏关系恶化的起因是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分歧。苏共二十大提出了“三和路线”,并作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给全世界尤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和鼓吹“三和路线”的做法很不赞成,并深感不安,中苏两党关系开始出现明显分歧。由于中苏两国共产党都处在执政党地位,两党关系的好坏必然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5.“文化大革命”对中苏关系也产生一定影响。“文革”时期,中国否定了17年中国外交的路线和外交工作成就,提出了一条错误的路线和观点,一些极左的思想和路线对客观地分析国际形势造成一定影响,对已经开始紧张的中苏关系在客观上也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例如,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亟于在对待美国侵越战争问题上造成一种苏中联合行动的态势,但中国采取了拒绝联合行动的政策。虽然当时中国高举世界革命的旗帜,从中国在国际共运中主张明确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原则分歧并划清界限的立场来看,在反美问题上不同心怀叵测的苏共领导同流合污,牵扯不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如何,当时苏联同美国是有矛盾的,是可以利用的,在反美问题上如何看待苏联,历史地看,是可以加以探讨和总结经验教训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哪本著作是主要从中苏关系角度研究中国研制核武器进程的?()
    A

    《中苏军事合作》

    B

    《脆弱的联盟》

    C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D

    《中苏关系始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中苏国家关系的谈判

    正确答案: 1979年4月,五届人大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一事正式作出决定,同盟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同时,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建议,双方就两国关系进行范围广泛的谈判,解决其中悬而未决的关系,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障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1979年9月首轮谈判在莫斯科举行,由于双方立场相差太远,谈判毫无结果,于1979年12月底结束。1982年3月,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表示苏联准备继续就现存的边界问题与中国举行谈判,准备就加强中苏边界地区相互信任的可能性进行探讨,还准备在相互尊重对方利益、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基础上,不带任何先决条件,商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1982年8月,中苏进行接触。经过商议,双方确定在北京和莫斯科轮流举行两国副外长级特使磋商,讨论和解决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障碍问题。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近20年来,苏联一直在中苏边境派驻重兵。它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进行扩张,不断对我国边境进行挑衅。它还武装侵占中国的邻阿富汗。这些都造成对亚洲和平和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1982年10月5—21日,中苏特使第一轮磋商在北京举行。中方特使为副外长钱其琛,苏方特使为伊利切夫。到1986年4月,一共举行了8轮会谈。在会谈中,中国代表屡次要求苏联消除“三大障碍”,但苏联都以“谈判不得损害第三国利益为借口,不承认“三大障碍”的存在,采取拒绝讨论的态度。因此,8轮谈判未取得实质性成果。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入缓和,以及苏联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展开,“三大障碍”的问题上,苏联开始转变态度,正视现实。经努力,1986年10月,中苏副外长级磋商第九轮会谈在北京举行,两国政府特使继续讨论了关系正常化问题。1988年,苏联在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中苏关于柬埔寨问题的谈判也取得进展。为了实现中苏最高级会晤和两国关系正常化,苏联加快消除“三大障碍”步伐。1988年底、1989年初,两国外长进行了成功的互访,就柬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为中苏关系正常化扫清了障碍。1989年5月15—18日,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至此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关系的改善,不针对第三国,它只是一种新型的、正常的睦邻友好关系,真正体现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为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中最为曲折复杂的关系。两国跌宕起伏、曲折波动的关系,经历了由内部争论到公开论战、由意识形态的分歧到国家关系破裂的过程。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苏两国战略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根据苏共二十大的路线调整内外政策,对外推行和平竞赛的政策,同美国大搞缓和,试图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中国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推进世界革命,提出了反帝反修的政策。中苏两国提出不同的战略,本是正常情况。但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不正常的关系,不允许在战略上的分歧。当中苏在国际战略上出现分歧时,苏联企图控制中国,将中国捆在苏联的战车上。中苏分歧也表现出战略上的控制和反控制。
    第二,中苏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
    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的关系,损害了这种利益也就破坏了双方的关系。从50年代末期苏联提出有损中国主权的要求到60年代末在边界上派驻重兵,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地损坏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苏联首先是损坏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同时也损坏了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从而导致国家关系的全面破裂。
    第三,边界冲突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标志。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两党、两国关系恶化的必然结果。珍宝岛事件的爆发,不仅将两国推到了战争的边缘,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珍宝岛事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对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由于苏联将相当多的兵力集中在中苏边界上,使其减少了在欧洲的兵力。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寻求同西欧国家改善关系,导致了同西欧国家关系的缓和。中国为了减轻苏联的威胁,及时调整对外战略,采取联美反苏的政策,逐步改善了长期以来尖锐对立的中美关系。同时,也缓和了亚洲地区的紧张局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清代刺绣中苏绣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苏绣的主要特点是针脚细密,色调典雅,图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布推晕的表现方法,有浓厚的装饰性。苏绣工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平、齐、细、密、匀、顺、和、光8个字。平指绣面平展,齐指轮廓齐整,细指针线细,密指针脚密,匀指疏密有致,顺指丝理顺畅,和指色调调和,光指光泽鲜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清代刺绣中苏绣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苏绣的主要特点是针脚细密,色调典雅,图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布推晕的表现方法,有浓厚的装饰性。苏绣工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平、齐、细、密、匀、顺、和、光8个字。平指绣面平展,齐指轮廓齐整,细指针线细,密指针脚密,匀指疏密有致,顺指丝理顺畅,和指色调调和,光指光泽鲜明。

  • 第14题:

    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


    正确答案: 苏联在中苏和中蒙边境派驻重兵;支持越南武装侵略柬埔寨;武装侵占中国邻邦阿富汗。

  • 第15题:

    试述50年代初期中苏社会主义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5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结为盟国,全面友好合作。这个时期中苏两国关系的主要特点:
    第一,政治合作与经济合作并举。中苏两国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基础,在政治、经济方面互相配合和支持。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两国基本上采取一致的立场。在经济上,苏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对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两国关系和两党关系互相促进。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党关系的发展。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是以两党关系发展为基础的。50年代初期,两党的关系发展正常,两国关系发展顺利。第三,在国际斗争中互相配合。中苏两国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基本采取了一致的立场。中国对苏联提出的一些主张,如裁军立场、和平主张等都给予积极的支持。苏联积极支持中国恢复联大席位的合理主张。双方对朝鲜战争采取了一致的立场。
    尽管中苏两国友好合作,但是两国两党间仍存在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以及苏共的大党主义,给两国两党关系蒙上了阴影,为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 第16题:

    50年代初期中苏社会主义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5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结为盟国,全面友好合作。这个时期中苏两国关系的主要特点:第一,政治合作与经济合作并举。中苏两国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基础,在政治、经济方面互相配合和支持。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两国基本上采取一致的立场。在经济上,苏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对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两国关系和两党关系互相促进。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党关系的发展。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是以两党关系发展为基础的。50年代初期,两党的关系发展正常,两国关系发展顺利。
    第三,在国际斗争中互相配合。中苏两国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基本采取了一致的立场。中国对苏联提出的一些主张,如裁军立场、和平主张等都给予积极的支持。苏联积极支持中国恢复联大席位的合理主张。双方对朝鲜战争采取了一致的立场。
    尽管中苏两国友好合作,但是两国两党间仍存在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以及苏共的大党主义,给两国两党关系蒙上了阴影,为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 第17题:

    在日耳曼国家后期审判方式主要是()。


    正确答案:纠问式诉讼

  • 第18题:

    客户关系管理在客户服务中心主要有哪四方面的应用?


    正确答案:客户关系管理在客户服务中心主要有市场调研、客户服务、电话营销、客户维系等四方面的应用。
    (1)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公司进行市场和客户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避免无目的的市场行为而将资源集中在最有可能的商务市场和客户群。客户服务中心便捷的联络方式和训练有素的团队无疑是市场调研可靠和低成本的选择。
    (2)客户服务: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对客户服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根据客户的品牌和级别,采取差异化的客户关系策略和服务策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措施,可以保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及时、主动的收集客户意见和建议,更快的解决客户的问题,有效避免升级投诉的发生。
    (3)电话营销:电话营销是客户服务中心价值创造的直接体现。通过合理调配和利用客服人员,最大限度的发挥客户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发挥针对性强、渗透率高、成本低、隐蔽性好等优势,在增加销售量、降低销售成本、深化渗透和扩展消费市场份额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4)客户维系:通过对客户的正确评价和重要性分析,对不同状态的客户实施主动联系进行沟通,搜集和整理客户关键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对状态稳定的客户进行关怀,保持忠诚度;对高危状态客户进行维系,通过推荐更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忠诚度;对已经和即将离网的客户进行赢回和挽留,保持客户在网率。

  • 第19题:

    中苏两党出现分歧,两国关系逐渐恶化,始于苏共()

    • A、十九大
    • B、二十大
    • C、二十一大
    • D、二十二大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50年代初期中苏社会主义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5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结为盟国,全面友好合作。这个时期中苏两国关系的主要特点:
    第一,政治合作与经济合作并举。中苏两国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基础,在政治、经济方面互相配合和支持。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两国基本上采取一致的立场。在经济上,苏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对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两国关系和两党关系互相促进。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党关系的发展。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是以两党关系发展为基础的。50年代初期,两党的关系发展正常,两国关系发展顺利。第三,在国际斗争中互相配合。中苏两国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基本采取了一致的立场。中国对苏联提出的一些主张,如裁军立场、和平主张等都给予积极的支持。苏联积极支持中国恢复联大席位的合理主张。双方对朝鲜战争采取了一致的立场。
    尽管中苏两国友好合作,但是两国两党间仍存在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以及苏共的大党主义,给两国两党关系蒙上了阴影,为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50年代后期中苏在国家关系方面的主要分歧

    正确答案: 1958年,中苏两国在国家关系方面开始出现分歧,具体表现在:(1)关于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1958年4月,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言夫斯基致函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建议由中苏共同合资建设一座长波电台,企图在电台的主权上做文章,被中方拒绝。同年7月,苏驻华大使尤金在会见毛泽东时,转达了苏共中央关于中苏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的建议,毛主席认为,同合资建长波电台一样,建立共同潜艇舰队也是涉及中国主权的政治问题,明确拒绝了苏联的建议。(2)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和中印边界武装冲突。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中苏双方的对美政策相去越来越远,成为两国国际战略分歧的主要内容。中美处于敌对状态,而赫鲁晓夫加紧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路线,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利益。1958年8月,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爆发,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处于“战争边缘”状态,苏不顾危机的来龙云脉,唯恐战争迅速蔓延为世界大战,使其“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蓝图化为泡影。在民族利已主义的驱使下,苏于1959年6月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及其生产技术资料,向中国施压。与此同时,在赫鲁晓夫访美前夕,中印边境爆发武装冲突,苏为迎合美国立场,确保美苏首脑会唔,竟不顾事实真相,声称对此事持中立态度。9月13日,苏印签订了苏为印第三个五年计划提供3.75亿美元贷款的协定。苏这些孤立中国、偏袒印度的做法不仅背离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且把中苏分歧暴露在全世界面前。9月底赫鲁晓夫访华时,教训中国不要用武力去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规劝中国不要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甚至强烈暗示中国应暂放弃台湾。他还声称中印冲突是可悲的、愚蠢的。由此可见,中苏关系中的矛盾已具有控制与反控制的性质,双方在外交事务中的利害冲突以及苏联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预,使中苏关系全面陷入僵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50年代初期中苏社会主义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5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结为盟国,全面友好合作。这个时期中苏两国关系的主要特点:第一,政治合作与经济合作并举。中苏两国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基础,在政治、经济方面互相配合和支持。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两国基本上采取一致的立场。在经济上,苏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对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两国关系和两党关系互相促进。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党关系的发展。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是以两党关系发展为基础的。50年代初期,两党的关系发展正常,两国关系发展顺利。
    第三,在国际斗争中互相配合。中苏两国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基本采取了一致的立场。中国对苏联提出的一些主张,如裁军立场、和平主张等都给予积极的支持。苏联积极支持中国恢复联大席位的合理主张。双方对朝鲜战争采取了一致的立场。
    尽管中苏两国友好合作,但是两国两党间仍存在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以及苏共的大党主义,给两国两党关系蒙上了阴影,为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七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中的主要障碍?

    正确答案: 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先决条件是切实消除“三大障碍”。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报告指出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1、苏联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中苏边境和中蒙边境派驻重兵;2、它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进行扩张,不断对我国边境进行挑衅;3、它还武装侵占中国的邻邦阿富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