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C、张某在商店购买手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D、某甲以包租某乙的小货车拉货为由,与某乙一同到货物存放处,后称货物需要等待,遂先与某乙吃饭,其间,谎称外出,将某乙的货车开走并将货物出卖。

题目

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 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
  • 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
  • C、张某在商店购买手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
  • D、某甲以包租某乙的小货车拉货为由,与某乙一同到货物存放处,后称货物需要等待,遂先与某乙吃饭,其间,谎称外出,将某乙的货车开走并将货物出卖。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7岁青工罗某偷的工业用铜,罗遂偷出4枷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二人的行为()。

    A.赵构成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B.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C.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

    D.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在本案中,关于成立罪名正确的是( )。

    A.张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张某、王某、李某三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

    C.张某、王某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张某、李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张某、李某2人的行为符合抢劫共同犯罪的特征,李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特征,对张某、王某、李某均应追究刑事责任。

  • 第3题:

    甲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

    A 构成盗窃罪

    B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 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

    D 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C

  • 第4题:

    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5岁青年工人罗霜偷的工业用紫铜,罗遂偷出价值1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二人韵行为构成何罪?( )

    A.赵某构成销售赃物罪,罗某构成盗窃罪

    B.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C.赵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和销售赃物罪,罗构成盗窃罪

    D.赵构成盗窃罪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罗某15岁,对盗窃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故D项正确。

  • 第5题:

    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7岁青工罗某偷的工业用铜,罗遂偷出4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两人的行为是()

    • A、赵构成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 B、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 C、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
    • D、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小林看同学亮亮的自行车不错,想借来骑一骑,但亮亮不同意,小林就趁亮亮不在时,将车子骑出去,在放学前又将车子放回原处。下列对小林的这种行为表述正确的是()。

    • A、小林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但不可取
    • B、构成盗窃罪
    • C、构成侵占罪
    • D、是违法的,但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下列只能由不作为行为构成的犯罪是:()

    • A、盗窃罪
    • B、遗弃罪
    • C、过失爆炸罪
    • D、偷税罪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甲将盗窃来的5万元假币用于支付聚众斗殴后的赔偿金,请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持有假币罪
    • B、构成盗窃罪
    • C、构成使用假币罪
    • D、构成盗窃罪和使用假币罪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甲将盗窃来的5万元假币用于支付殴打他人(轻微伤)后的赔偿金。甲的行为()。

    • A、构成持有假币罪
    • B、构成盗窃罪
    • C、构成使用假币罪
    • D、构成盗窃罪和使用假币罪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收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职工罗某偷盗的工业用紫铜。罗遂偷出价值1600元的铜块交与赵某,二人的行为是

    • A、罗某构成盗窃罪,赵某构成销赃罪
    • B、赵、罗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 C、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 D、赵构成盗窃罪,罗构成贪污罪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入户盗窃,被乙发现后将甲打成轻伤,则甲的行为()。
    A

    构成盗窃罪

    B

    构成盗窃罪,但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C

    不构成犯罪

    D

    构成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宋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
    A

    宋某盗窃本村村民电表、卡车电瓶和公鸡的行为属于盗窃罪的连续犯

    B

    就每次单独盗窃行为来看,宋某盗窃电表、卡车电瓶和公鸡的行为都不能构成盗窃罪,都是一般违法行为

    C

    宋某到村民冯某家中盗窃公鸡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

    宋某将村民翟某打成重伤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 C,A
    解析:
    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或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类型。宋某的盗窃行为并不是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故意,并且三次盗窃行为并不都构成犯罪,不是连续犯。宋某到村民冯某家中盗窃公鸡的行为是入户盗窃,构成盗窃罪

  • 第13题:

    甲先将摩托车借给乙,第二天夜间又将其盗回,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如果盗窃罪保护客体为所有权,则甲的行为难以构成犯罪

    B、如果盗窃罪的客体是刑法上的占有,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诈骗罪

    D、合法行为


    参考答案:AB

  • 第14题:

    关于李某和孙某在工商所内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李某和孙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李某和孙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C.李某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D.孙某对李某砍伤许某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CD
    本题的考点是犯罪客体、转化犯和共同犯罪。李某从事非法活动,工商所依法将其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予以扣押。《刑法》第91条规定,李某偷回或抢回原本属于自己所有的、但被国家机关依法扣押的财物,实际上侵害了公共财产权。因此,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李某和孙某的行为是构成犯罪的。二人起先是以盗窃的故意进行盗窃行为,但盗窃过程中李某对许采实施了暴力,根据《刑法》第269条规定,李某构成的是抢劫罪。孙某作为共犯,也应依抢劫罪处理。因此,本题答案是ACD。

  • 第15题:

    甲教唆某仓库保管员乙为其提供一些仓库货物信息,后潜入仓库,盗得大批财物,销赃后分了一部分赃款给乙。甲、乙的行为性质是

    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B.两人的行为构成盗窃共同犯罪

    C.甲是盗窃罪主犯,乙是盗窃罪从犯

    D.两人的行为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甲盗窃了乙的存折后,假冒乙的名义从银行取出存折中的5万元存款。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诈骗罪
    B.甲盗窃了乙的200克海洛因,因本人不吸毒,就将海洛因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
    C.甲盗窃了博物馆的一件国家珍贵文物,以2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
    D.甲盗窃了乙的一块名表,以2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

    答案:A,D
    解析:
    甲盗窃乙的存折之后,实际上已经掌控了该存折项下的存款;至于甲后来假冒乙的名义去银行取现的行为并不能独立满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只要甲控制该存折,且能履行银行要求的取款手续,银行工作人员就必须将存折项下款项交付于甲,这种情况下便不存在诈骗罪的问题。D项中,尽管甲将其盗窃来的名表转卖他人,但并不能构成销售赃物罪。因为销售赃物罪要求“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代为销售”,既然是代为销售,自然排除了销售自己盗窃所得财物的可能性,故不能成立销售赃物罪,而仅成立盗窃罪。

  • 第17题:

    甲携带凶器进行抢夺,则甲的行为()。

    • A、构成抢劫罪
    • B、不构成犯罪
    • C、构成抢夺罪
    • D、构成盗窃罪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甲入户盗窃,被乙发现后将甲打成轻伤,则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
    • B、构成盗窃罪,但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 C、不构成犯罪
    • D、构成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甲将盗窃来的5万元假币用于购买毒品,请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盗窃罪
    • B、构成使用假币罪和贩卖毒品罪
    • C、构成贩卖毒品罪
    • D、构成使用假币罪和盗窃罪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甲、乙通谋到丙家盗窃,乙在外面望风,甲入室行窃。甲入室后见丙面容姣好,便强奸了丙,事后偷偷拿走丙的手机(价值300元),与乙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人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 B、甲构成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
    • C、甲构成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D、甲构成盗窃罪、强奸罪,应数罪并罚;乙构成盗窃罪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甲将盗窃来的5万元假币用于支付其妻子的住院医疗费用,请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持有假币罪
    • B、构成盗窃罪
    • C、构成使用假币罪
    • D、构成盗窃罪和使用假币罪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5岁青工罗霜偷的工业用紫铜,罗遂偷出价值1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2人的行为构成何罪?

    • A、赵某构成销售赃物罪,罗某构成盗窃罪
    • B、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 C、赵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和销售赃物罪,罗构成盗窃罪
    • D、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多选题
    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2006年真题]
    A

    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

    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C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 A,D
    解析: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甲窃得信用卡,乙并不知道,两人之间不存在盗窃的共同故意。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甲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构成盗窃罪;根据第1款第3项的规定,乙以为信用卡为甲捡拾而来,主观上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故意,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第24题:

    多选题
    对乙、丁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2005年真题]
    A

    乙构成盗窃罪

    B

    乙不构成盗窃罪

    C

    丁构成抢劫罪

    D

    丁不构成抢劫罪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B两项,《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题中乙未满16周岁,其盗窃行为不在《刑法》第17条规定的8种犯罪范围内,故不构成犯罪。CD两项,丁未满14周岁,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抢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