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电线电缆燃烧性能试验的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规定,燃烧性能分级指定的试验方法是()。

    A不燃性试验

    B燃烧热值试验

    C单体燃烧试验

    D可燃性试验

    E阻燃试验.


    A,B,C,D

  • 第2题:

    简述塑料拉伸性能的测试步骤?


    正确答案: ①在试样中间平行部分做标线,示明标距,此标线应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
    ②测量试样中间平行部分的宽度和厚度,每个试样测量3点,取算术平均值。
    ③试验速度应根据受试材料和试样类型进行选择,也可按被测材料的产品标准或双方协商决定。
    ④夹具夹持试样时,要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重合,且松紧要适宜,防止试样滑脱或断在夹具内。
    ⑤根据材料强度的高低选用不同吨位的试验机,使指示值在表盘满刻度10%~90%范围内,示值误差应在士1之内、并进行定期校准。
    ⑥试样断裂在中间平行部分之外时,此试验作废,应另取试样补做。

  • 第3题:

    简述《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人工插捣制作试件的步骤。


    正确答案: ①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尺寸的有关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②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③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④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⑤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⑥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⑦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⑧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 第4题:

    简述自动变速器失速试验目的、步骤及性能分析。


    正确答案: (1)目的:检查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变矩器性能的好坏(主要是导轮)及变速器的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打滑。
    (2)步骤
    ①用驻车制动器或行车制动器将车轮制动;
    ②使选档手柄处在D档或R档的位置;
    ③使自动变速器的油温达正常温度50-80℃;
    ④使发动机怠速运转,猛踩一脚加速踏板,使节气门全开运转,时间不超过5s,试验次数不多于3次;
    ⑤读出发动机的转速值,该转速称为失速转速,一般为2000r/min左右。
    (3)性能分析
    ①此时涡轮已刹住,发动机的全部能量转变为液体动能,冲击和摩擦热很大,试验时间不得超过5s,试验次数不得多于3次;
    ②试验时发动机转速在2000r/min左右为正常。若在D和R档的失速转速相同,但均低于规定值,则说明发动机功率不足;若低于规定值但高于600r/min,则表明变矩器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若失速转速超过规定值,则表明油泵油压过低,供油量不足或油质变差、主油路压力偏低,导致离合器和制动器打滑;若过高(高于500r/min),则可能是变矩器已损坏失效。(D--前,R--后)。

  • 第5题:

    电线电缆的主要性能有电性能、力学性能及耐油后的力学性能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输出支路和集中控制型系统的控制线路在竖井内敷设、且与竖井内的燃烧性能为B1级以下电线电缆之间有防火分隔时,可选择燃烧性能为()级的电线电缆。

    • A、A
    • B、B1
    • C、B2
    • D、B3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燃烧器点火作业的步骤?


    正确答案: (1)了解循环气体含氧分析结果,含氧量合格(大于18%)后准备点火。
    (2)对燃烧器各段全部进行N2置换,使之不存有O2,吹扫不低于2分钟。
    (3)观察煤气管道压力,煤气压力达到规定要求400mmH2O后方可点火。
    (4)在准备好的点火棒上浇燃油。
    (5)燃烧器点火管点火。
    点着点火棒;点火棒通过二次导入风门、伸入燃烧器点火管上方;关闭点火煤气管氮气,慢慢开点火焦炉煤气管道阀门,送煤气点火。
    (6)主燃烧器点火
    点火煤气管着火后,关闭主燃烧器煤气管吹扫氮气阀门,同时往主燃烧器煤气管道送煤气:一边慢慢打开煤气管阀门,观察是否着火,一边观察孔板流量计U型压力表压力显示,根据燃烧器点火试验的数据,调整孔板前后压差。(主燃烧器未着火时,立即关燃烧器阀门,重新进行N2置换作业,10分钟后气体含氧达到18%(用O2浓度计测)后方可再次点火。)
    (7)主燃烧器着火后,孔板压差或流量稳定后,慢慢调整空气供给量,使煤气正常燃烧。

  • 第8题:

    简述钢筋冷弯性能试验的步骤击注意问题?


    正确答案: ①试验步骤:钢筋在所给定的条件和在力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弯曲角度;试样在力作用下弯曲至两臂相距规定距离且相互平行;试样在力作用下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试样弯曲至规定弯曲角度试验,应将试样放于两支辊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②注意问题: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应缓慢施加弯曲力。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②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顶面垂直。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③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
    ④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钢筋冷弯性能试验的步骤击注意问题?

    正确答案: ①试验步骤:钢筋在所给定的条件和在力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弯曲角度;试样在力作用下弯曲至两臂相距规定距离且相互平行;试样在力作用下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试样弯曲至规定弯曲角度试验,应将试样放于两支辊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②注意问题: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应缓慢施加弯曲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中抗渗性能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试件养护至试验前1d前取出,将表面凉干,然后在其侧面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随即在螺旋或其它加压装置上,将试件压入经烘箱预热过的试件套中,稍冷却后,即可解除压力、连同试件套装在抗渗仪上进行试验。
    ②试验从水压为0.1Mpa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并且要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
    ③当六个试件中有三个试件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
    ④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我国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规定,燃烧性能分级指定的试验方法是()。
    A

    不燃性试验

    B

    燃烧热值试验

    C

    单体燃烧试验

    D

    可燃性试验

    E

    阻燃试验.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燃气轮机性能试验不包括()。

    • A、热力性能试验;
    • B、振动试验;
    • C、污染物排放性能试验和噪声试验;
    • D、燃烧调整试验。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简述《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中抗渗性能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试件养护至试验前1d前取出,将表面凉干,然后在其侧面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随即在螺旋或其它加压装置上,将试件压入经烘箱预热过的试件套中,稍冷却后,即可解除压力、连同试件套装在抗渗仪上进行试验。
    ②试验从水压为0.1Mpa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并且要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
    ③当六个试件中有三个试件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
    ④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 第15题:

    简述石料的抗冻性能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对试件编号,用放大镜详细检验,并作外观描述,然后量出每个试件的尺寸,计算受压面积。
    2.将试件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一般为12-24h,待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立即称其质量,精确至0.01g。
    3.按吸水率试验方法,让试件吸水饱和,然后取出擦去表面水分,放在铁盘中,试件与试件之间应留有一定间距。待冰箱温度下降到-15℃时,将铁盘连同试件一起放入冰箱,并立即开始计时。冻结4h后取出试件,放入205℃的水中融解4h,如此反复冻融至规定的次数为止。
    4.每隔一定的冻融循环次数,详细检查各试件有无剥落、裂缝、分层及掉角等现象,并记录检查情况。
    5.称量冻融试验后的试件饱水质量,再将其烘干至恒,称其质量。并按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测定冻融试验后的试件饱水抗压强度,另取3个未经冻融试验的试件测定其饱水抗压强度。

  • 第16题:

    简述纤维燃烧性能的指标及其常用纤维的燃烧性能。


    正确答案: 表示纤维燃烧性能的指标有:一种是表示纤维是否容易燃烧;另一种是表示纤维能否经受燃烧。前者评定纤维的可燃性,如纤维开始燃烧的点燃温度和开始冒烟的发火点温度;后者评定纤维的阻燃性,如极限氧指数,表示纤维点燃后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点燃温度和发火点低,说明纤维容易燃烧。极限氧指数低,表示该纤维越容易在点燃后继续燃烧。极限氧指数大,说明材料难燃;指数小,说明易燃。
    分类:易燃(燃烧迅速):棉和腈纶;可燃的(容易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羊毛、蚕丝、锦纶、涤纶、维纶;难燃的(与火焰接触时燃烧,离开火源后自行熄灭):氯纶,维纶;不燃的(与火焰接触也不燃烧):石棉和玻璃纤维。

  • 第17题:

    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输出支路和集中控制型系统的控制线路在竖井内敷设、且与竖井内的燃烧性能为B1级以下电线电缆之间没有防火分隔时,应选择燃烧性能为()级的电线电缆。

    • A、A
    • B、B1
    • C、B2
    • D、B3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在制备电线电缆绝缘机械性能试验样品时,可以选用哑铃试件,也可以选用管状试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电线电缆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对个别的电线电缆还要求有一定的()范围。


    正确答案:电阻

  • 第20题:

    简述《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②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顶面垂直。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③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
    ④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自动变速器失速试验目的、步骤及性能分析。

    正确答案: (1)目的:检查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变矩器性能的好坏(主要是导轮)及变速器的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打滑。
    (2)步骤
    ①用驻车制动器或行车制动器将车轮制动;
    ②使选档手柄处在D档或R档的位置;
    ③使自动变速器的油温达正常温度50-80℃;
    ④使发动机怠速运转,猛踩一脚加速踏板,使节气门全开运转,时间不超过5s,试验次数不多于3次;
    ⑤读出发动机的转速值,该转速称为失速转速,一般为2000r/min左右。
    (3)性能分析
    ①此时涡轮已刹住,发动机的全部能量转变为液体动能,冲击和摩擦热很大,试验时间不得超过5s,试验次数不得多于3次;
    ②试验时发动机转速在2000r/min左右为正常。若在D和R档的失速转速相同,但均低于规定值,则说明发动机功率不足;若低于规定值但高于600r/min,则表明变矩器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若失速转速超过规定值,则表明油泵油压过低,供油量不足或油质变差、主油路压力偏低,导致离合器和制动器打滑;若过高(高于500r/min),则可能是变矩器已损坏失效。(D--前,R--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自动变速器的时滞试验目的、步骤及性能分析。

    正确答案: (1)目的:进一步判定前后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和控制油压是否正常,是对失速试验的进一步验证。(2)步骤
    ①使选档手柄置于N档位,拉紧驻车制动器,自动变速器油温应正常(50-80℃);
    ②使选档手柄分别从N档换入D档和R档,间隔时间1min,以便使离合器、制动器恢复全开状态;
    ③用秒表测量有振动感时所经历的时间(换档冲击)。
    (3)性能分析:
    ①N-D档,标准值为1.2s;N-R档标准值为1.6s;
    ②时间大于规定值,表明摩擦片间和带鼓间间隙过大,或控制油压过低,小于则间隙不当或油压过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纤维燃烧性能的指标及其常用纤维的燃烧性能。

    正确答案: 表示纤维燃烧性能的指标有:一种是表示纤维是否容易燃烧;另一种是表示纤维能否经受燃烧。前者评定纤维的可燃性,如纤维开始燃烧的点燃温度和开始冒烟的发火点温度;后者评定纤维的阻燃性,如极限氧指数,表示纤维点燃后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点燃温度和发火点低,说明纤维容易燃烧。极限氧指数低,表示该纤维越容易在点燃后继续燃烧。极限氧指数大,说明材料难燃;指数小,说明易燃。
    分类:易燃(燃烧迅速):棉和腈纶;可燃的(容易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羊毛、蚕丝、锦纶、涤纶、维纶;难燃的(与火焰接触时燃烧,离开火源后自行熄灭):氯纶,维纶;不燃的(与火焰接触也不燃烧):石棉和玻璃纤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