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就与他掌控()意志力的能力成正比。A、情绪和开悟B、决定和道德C、决定和开悟

题目

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就与他掌控()意志力的能力成正比。

  • A、情绪和开悟
  • B、决定和道德
  • C、决定和开悟

相似考题
更多“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就与他掌控()意志力的能力成正比。A、情绪和开悟B、决定和道德C、决定和开悟”相关问题
  • 第1题:

    打坐中能所双亡了,是不是开悟成佛了?


    正确答案: 打坐中能所双亡,桶底脱落的现象都是禅相。正确的修行是去体证三法印、四圣谛,然后看到十个结,并一一断除。

  • 第2题:

    “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和听到“特殊的声音”吗?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说法,是对“开悟”一词概念的严重歪曲。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所谓的“开悟”,指的均是修禅修慧,达到分别心熄灭,无分别真智突然生出的开悟。见性是指在定中见到万物的理谛“空性”,犹如虚空,在经论中说“定中所见如虚空(无色无相),定后所见如幻相(色相如幻化,无真实感)。”所以在开悟见性的境界中,无任何色相,也无任何视觉和听觉分别意识活动。
    光和声音无论是一般的或特殊的,都属于色蕴。声色是分别意识的感知对象,属世俗谛范围,绝非超世见性智慧的感知认识对象,这是佛教理论中最基本的常识之一。
    “开悟”是佛教独有的术语,在佛教经论中,只有上面所说的一种解释,没有其他的解释。把开悟和视听觉神通混为一谈,正说明连基本的佛教常识都不懂。

  • 第3题:

    佛在世时,如声闻,闻佛说法就开悟而证果位,缘觉遇缘亦开悟,而修行证果,现在人听老师讲经十多年,未闻有证果位,是为何分别?


    正确答案:佛乃无上正等觉之果,具足十力一切不共之法,一语音圆而多辩,一法理周而众契,故小扣小鸣得小证,大扣大鸣得大证,必有证果之师,方有证果之弟。而得遇佛者,亦系多劫善根,福德因缘,加以精进,器在砧锤,成就也易。区区博地凡夫,毫厘之惑未断,虽则讲经,不过依注道听途说,自未成就,何会成就他人。原则如是,亦有不尽然者,记有几句俗语,举以奉告,可做攻玉之石。‘虽有状元学生,并非皆出状元老师。’‘师父领进门,成就在个人。’况飞花落叶,山色水声,无情说法,尚可悟道,又似是道重自求,师为助缘。

  • 第4题:

    认识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和“见性开悟”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从理论上认识缘起性空的道理是理性上的分别作用,“见性开悟”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经验。前者是世俗智达到的境界,后者是圣智的境界。
    理性的分别作用是抽象的思维,如分别思维认识“蜂蜜”,只是概念性的抽象的认识,无法真实体验蜂蜜的滋味,也得不到真实的蜂蜜,在没有蜂蜜的情况下可以想象蜂蜜。在这种情况下,“蜂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或称直感经验是没有思维活动,也没有任何名称概念,犹如口尝蜂蜜,亲自体验到蜂蜜的滋味。无论知道不知道“蜂蜜”的名称和蜂蜜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尝到蜂蜜的滋味都是一样的。这种体验又是具体的感受,并非语言概念所表达的抽象的相。世人就蜂蜜这种具体的实物来说,既可以用抽象思维来认识,也可以具体地感受,亲口尝到蜂蜜的滋味。
    但对心性、物性之类的法性本质,世俗智只能达到概念性理解和想象的接近,所以世间道的最高位,对空性的认识仍然无法超越概念性的认识。
    只有见道中出世第一智,即圣智才能达到直觉现观,对空性的直觉现观,称作开悟性。
    从世俗的分别智境,达到无分别的现观圣智境界是一种智能类型的转变,绝非一般的认识程度上的差别。
    这是一个佛教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语言表达在客观上受到限制,理解上容易产生分歧的很大难题。所以被称为非思议、非言说境。
    据当代物理学家说,量子、粒子研究领域中就曾碰到用理性思维无法想象,用语言无法精确表达的近似佛教所说的非思议境界。

  • 第5题:

    ()是更大层面的责任承担着的表现。

    • A、决定
    • B、道德
    • C、开悟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什么叫开悟?


    正确答案: 能够体证到三法印的无常无我,对苦无我有深层的体悟,这样才叫开悟,也就是得法眼净。

  • 第7题:

    判断题
    一个领导者的影响力、社会成就往往与他掌控低等意志力的能力成正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叫开悟?

    正确答案: 能够体证到三法印的无常无我,对苦无我有深层的体悟,这样才叫开悟,也就是得法眼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是更大层面的责任承担着的表现。
    A

    决定

    B

    道德

    C

    开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有人说,修禅和净土什么也不用学,就可以开悟、往生甚至成佛,这话对吗?

    正确答案: 如果可以这么简单走捷径的话,佛就不需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了。佛当时为何要说那么多经典?仅凭想象,连一个世间的海都渡不过去,能渡过生死之海吗?你可以试一试,站在长江岸边发个愿,能不能到达江对岸?佛教是实实在在的极为科学的东西,每一步都是实事求是的,不是一种虚无缥缈。
    有的人还没有在横隔两岸的人海中深入一步,就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苦海,毫无自知之明地宣称:“啊!我已经到达彼岸!”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可怜!有些学禅的人说不需要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像船,在到达彼岸后你可以扔掉它,但是在没有过河之前,就把这个船烧掉或砸掉,这是种聪明的抉择吗?看起来似乎很英雄,实际上很愚蠢,没有了船如何过河?开悟之前,甚至在成佛之前都要学习经典,十地菩萨还要灌顶传法,最后才能进入佛地。
    佛陀留给世人的珍贵遗产就是一条永不沉没的“船”,一部“航海技术原理”,一张“航海图”,一个“指南针”,这就是全部佛法。我们要渡生死之海,就要依靠佛法这条可靠的“船”,根据“航海的技术操作规程”,按照选定的路线前进,然后才能到达彼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认识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和“见性开悟”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从理论上认识缘起性空的道理是理性上的分别作用,“见性开悟”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经验。前者是世俗智达到的境界,后者是圣智的境界。
    理性的分别作用是抽象的思维,如分别思维认识“蜂蜜”,只是概念性的抽象的认识,无法真实体验蜂蜜的滋味,也得不到真实的蜂蜜,在没有蜂蜜的情况下可以想象蜂蜜。在这种情况下,“蜂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或称直感经验是没有思维活动,也没有任何名称概念,犹如口尝蜂蜜,亲自体验到蜂蜜的滋味。无论知道不知道“蜂蜜”的名称和蜂蜜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尝到蜂蜜的滋味都是一样的。这种体验又是具体的感受,并非语言概念所表达的抽象的相。世人就蜂蜜这种具体的实物来说,既可以用抽象思维来认识,也可以具体地感受,亲口尝到蜂蜜的滋味。
    但对心性、物性之类的法性本质,世俗智只能达到概念性理解和想象的接近,所以世间道的最高位,对空性的认识仍然无法超越概念性的认识。
    只有见道中出世第一智,即圣智才能达到直觉现观,对空性的直觉现观,称作开悟性。
    从世俗的分别智境,达到无分别的现观圣智境界是一种智能类型的转变,绝非一般的认识程度上的差别。
    这是一个佛教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语言表达在客观上受到限制,理解上容易产生分歧的很大难题。所以被称为非思议、非言说境。
    据当代物理学家说,量子、粒子研究领域中就曾碰到用理性思维无法想象,用语言无法精确表达的近似佛教所说的非思议境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个人到达()意志力的层面时即成为自我管理的责任者。
    A

    道德

    B

    决定

    C

    开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开悟


    正确答案: 不少人一上来学佛,就一心想着开悟成佛,当然这也没有什么错,有人就说过:不想成佛的和尚不是好和尚。这句话大概是从法国拿破仑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句名言变过来的。我们也可以推广来说:不想开悟成佛的学佛者,不是合格的学佛者,为什么这样说?一个学佛者学佛而不想开悟成佛,怕自己不行,说明发心不够,起愿不够。所以,我也认为:既然学佛,就应该发大心,起宏愿,学佛就应该想着要开悟成佛。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心想着开悟成佛,本身又是一种凡夫贪执,凡夫妄想。有贪执有妄想就起烦恼。带着一身世俗习气的凡夫,才开始学佛,又增添一种贪执,一种妄想,一种烦恼。事实上确实这样。因为凡夫在世俗社会中生活,长期熏染的贪执习气和妄想习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佛,正是要消除凡夫身上的贪执习气和妄想习气。而所谓的开悟成佛,正是没有贪执没有妄想的境界。
    因此,一个刚发心学佛者,首先不要一心想着开悟成佛,而应该首先在消除贪执习气、妄想习气上下功夫。这是学佛最可靠的基础。基础越扎实,成就过程就越顺利。那么如何消除贪执习气、妄想习气?释迦世尊和历代诸大德根据世间众生根性,已经为我们开立了许许多多方便法门。在这许许多多方便法门中,我认为最基本的、应该人人共奉的大法门是:以戒为师。历代有不少大德都把“戒”解释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作恶犯戒,有善不行也犯戒。这样解释非常全面,也非常切理。戒,不单指大家都很熟悉的“五戒”,“五戒”是基本大戒,只是一种粗疏的提法。以戒为师,就是要求学佛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一个道德高尚、对社会有益的世间善人,然后逐步成就佛道。
    我们的六祖慧能大师就说过:行正即是道。正是大力倡导“顿悟”法门的六祖,谆谆教导我们要重视世间道德修养:“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并留下传颂千古的名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近代太虚大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先做人,后成佛。实际上,佛教的所有法门,都具有止恶从善的效用,比如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念佛、坐禅,甚至拜佛、诵经。念佛的时候,总不会同时去恶口伤人,那么,念佛就是净语。坐禅的时候,总不会同时去干坏事,那么,坐禅就是净行。拜佛、诵经的效用也一样。
    我做孩子时,母亲总说:“多拜佛,会聪明。”当时不理解,现在明白了,多拜一份佛,少一份妄念,就多了一份智慧。我们不能把获得智慧或者把开悟,想象成一次性的换脑子一样,这实是妄想。大智大慧就是由日常的小智小慧积累而成,这与滴水成海道理一样。当然,我们所说的小智小慧,不是指日上聪明,而是指消除妄念、恶行而产生的本性智慧显现。
    很多人总以为,学佛就是坐禅、念佛,以及拜佛、诵经之类。这样理解学佛是有些偏的。我们都是世间人,世间人就离不开世间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都要吃、要穿、要住,在家学佛者还要养家。我们不能一学佛什么都不管,饿了张口就要有饭,冷了伸手就要有衣,那不是作恶吗?我本人就非常反对“行看流水坐看云,醒来有茶饥有饭”那种自私自利做法。我们决不能离开日常生活谈修行,离开日常生活谈修行,学佛就没了基础。可以说离开日常生活的修行,是没有基础的修行,是一种颠倒。我并且认为:不管出家在家,学佛者首先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持戒,去贪执,去妄念。这才是学佛大道,这才是学佛的平常道。学佛的难处,学佛的容易处,都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依此尽心量力而行,日积月久,功夫自见,佛道自成。一个人如果平时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忘我地工作,贡献社会,利益众生,实际上他就是菩萨住世。一个人能忘我地工作,他即证到无我实相,他的内心必无挂碍,必无烦恼。过去我们学雷锋,学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生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一直认为,雷锋就是菩萨转世。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要以为,学佛就是打坐,就是念佛,就是拜佛、诵经。
    当然,学佛也需要打坐,需要念佛,需要拜佛、诵经。但必须知道,打坐、念佛、拜佛、诵经,只是我们学佛过程中的助行,这些助行法门,有助于我们日常修行,甚至强化我们日常修行。但不是日常可行的正行。学佛者如果把日常功夫都花在助行上,其修行基础不实,成就起来反而很慢。比如大家都很重视的打坐习定,实际上,打坐习定,不限于佛教,外道也打坐习定,象印度瑜珈外道、我国的道教。另外,与打坐习定效用类似的,还有默语戒,闭关,等等。总之,我认为,学佛者不宜执著于佛教的哪宗哪派,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活习惯,来选择合适的助行法门;而日常生活中的正行,则是所有学佛者共修之法门。
    很多人,尤其是读过禅宗《灯录》的人,对于开悟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想象,有些甚至是稀奇古怪的想象,以为开悟了,就怎么怎么了,驾五彩祥云升天啦,坐莲花台上受万人朝拜啦,不一而足,都是着了外相,仍是凡夫俗见,凡夫妄想。故《金刚经》云:若以色求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开悟对于凡夫来说,确实算是奇迹;而对于修行者来说,开悟则是平常事。人有各种各样根性,所以,悟也有各种各样悟法。有些人,如《灯录》所载,豁然顿悟,精神面貌一下子变了;而有些人,则由一次一次的小悟积累而成;而又有一些人,却是连续的慢慢的启悟,到最后自己悟了都没觉得。开悟事不能直求,需要机缘,更需实要日常坚实深厚的功夫积累。如果没有日常坚实深厚的修行功夫,开悟是不可想象的。学佛时,心眼不能老在开悟上打转,否则,非得神经病不可,参禅参神经病的人,时有所闻,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日常修行功夫保证缘故。对于开悟事,我希望学佛者还是以平常心待之为好。
    开悟了是否就是成佛了呢?不一定。这就取决于开悟者日常修行功德是否圆满。如果日常修行功德圆满,那么,一悟即至佛地。如果日常修行功德不够圆满,比如行小乘之道,那么,开悟只是见佛。根据佛经记载,我觉得早期佛教,即小乘佛教时期,包括释迦世尊,那时所谓的悟道,实际上只是见佛。见佛到成佛,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楞严经》开头,就讲了释迦世尊“十大弟子”之一,释迦世尊堂弟,号称“多闻弟一”的阿难,栽倒在淫女摩伽罗手下的故事。象阿难这样道行的人,并长期跟在释迦世尊左右,尚有闪失的时候,我们就不难设想一般悟道的人。所以,开悟以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鲤鱼跳龙门,也不是大学毕业拿学位,还需要一个调顺、巩固的过程,才能保证道行不退。佛是觉行同时圆满的人。释迦世尊悟道以后,还风里来,雨里去,托钵行化四十九年。如果没有这托钵行化的四十九年,释迦世尊也只是个自了汉已,甚至也没有后来轰轰烈烈的佛教事业。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区别的基本点,就在于是否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功夫。大乘佛教一开始就在日常生活里修行,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入道,基础功夫深厚扎实,一旦开悟,成果巩固,一般不会退转,不象有的修禅人,打坐几年了,总算有那么一点点定,可是一出定,走回日常生活,仍是一身旧习气。所以,我觉得,尤其在现在物质丰富、人心难定的时代,学佛者从日常生活中起修,比较稳当,容易成就,直接从日常伦理道德入手,反省自己,约束自己,保证修行一日,功夫长进一日。

  • 第14题: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一回事吗?


    正确答案: 根本不是一回事。佛教无论显宗、密宗,所谓“开悟”,指的就是见道开悟,即见性开悟,是经过修资粮道、加行道,破除见惑,明见性空的超世第一智初生境界。这种定中智是无色相如虚空无分别境界,也就是无色相意识境界,并非眼睛看到什么东西。所以,经论中称见性开悟境界为“无相虚空”境。
    外道和气功师宣称的所谓“开天目”或“开慧眼”指的是一种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特异功能。因为他们宣称所谓“开悟”的标志是“看见特异景物和光,听见特异声音”。既然“见光”、“闻声”就不是无意识、无色相虚空境界,怎能和佛门的“见性开悟”相提并论?

  • 第15题:

    开悟见法的最好阶段是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 在觉、观、喜、乐、一心的初禅,有止有观,让心进入宁静,当下去体悟法,并能见到法。见法就是开悟。

  • 第16题:

    行为是由()组成。

    • A、意志力和想象力
    • B、关注力和掌控力
    • C、意志力和注意力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一个领导者的影响力、社会成就往往与他掌控低等意志力的能力成正比。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单选题
    行为是由()组成。
    A

    意志力和想象力

    B

    关注力和掌控力

    C

    意志力和注意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开悟

    正确答案: 不少人一上来学佛,就一心想着开悟成佛,当然这也没有什么错,有人就说过:不想成佛的和尚不是好和尚。这句话大概是从法国拿破仑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句名言变过来的。我们也可以推广来说:不想开悟成佛的学佛者,不是合格的学佛者,为什么这样说?一个学佛者学佛而不想开悟成佛,怕自己不行,说明发心不够,起愿不够。所以,我也认为:既然学佛,就应该发大心,起宏愿,学佛就应该想着要开悟成佛。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心想着开悟成佛,本身又是一种凡夫贪执,凡夫妄想。有贪执有妄想就起烦恼。带着一身世俗习气的凡夫,才开始学佛,又增添一种贪执,一种妄想,一种烦恼。事实上确实这样。因为凡夫在世俗社会中生活,长期熏染的贪执习气和妄想习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佛,正是要消除凡夫身上的贪执习气和妄想习气。而所谓的开悟成佛,正是没有贪执没有妄想的境界。
    因此,一个刚发心学佛者,首先不要一心想着开悟成佛,而应该首先在消除贪执习气、妄想习气上下功夫。这是学佛最可靠的基础。基础越扎实,成就过程就越顺利。那么如何消除贪执习气、妄想习气?释迦世尊和历代诸大德根据世间众生根性,已经为我们开立了许许多多方便法门。在这许许多多方便法门中,我认为最基本的、应该人人共奉的大法门是:以戒为师。历代有不少大德都把“戒”解释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作恶犯戒,有善不行也犯戒。这样解释非常全面,也非常切理。戒,不单指大家都很熟悉的“五戒”,“五戒”是基本大戒,只是一种粗疏的提法。以戒为师,就是要求学佛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一个道德高尚、对社会有益的世间善人,然后逐步成就佛道。
    我们的六祖慧能大师就说过:行正即是道。正是大力倡导“顿悟”法门的六祖,谆谆教导我们要重视世间道德修养:“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并留下传颂千古的名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近代太虚大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先做人,后成佛。实际上,佛教的所有法门,都具有止恶从善的效用,比如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念佛、坐禅,甚至拜佛、诵经。念佛的时候,总不会同时去恶口伤人,那么,念佛就是净语。坐禅的时候,总不会同时去干坏事,那么,坐禅就是净行。拜佛、诵经的效用也一样。
    我做孩子时,母亲总说:“多拜佛,会聪明。”当时不理解,现在明白了,多拜一份佛,少一份妄念,就多了一份智慧。我们不能把获得智慧或者把开悟,想象成一次性的换脑子一样,这实是妄想。大智大慧就是由日常的小智小慧积累而成,这与滴水成海道理一样。当然,我们所说的小智小慧,不是指日上聪明,而是指消除妄念、恶行而产生的本性智慧显现。
    很多人总以为,学佛就是坐禅、念佛,以及拜佛、诵经之类。这样理解学佛是有些偏的。我们都是世间人,世间人就离不开世间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都要吃、要穿、要住,在家学佛者还要养家。我们不能一学佛什么都不管,饿了张口就要有饭,冷了伸手就要有衣,那不是作恶吗?我本人就非常反对“行看流水坐看云,醒来有茶饥有饭”那种自私自利做法。我们决不能离开日常生活谈修行,离开日常生活谈修行,学佛就没了基础。可以说离开日常生活的修行,是没有基础的修行,是一种颠倒。我并且认为:不管出家在家,学佛者首先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持戒,去贪执,去妄念。这才是学佛大道,这才是学佛的平常道。学佛的难处,学佛的容易处,都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依此尽心量力而行,日积月久,功夫自见,佛道自成。一个人如果平时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忘我地工作,贡献社会,利益众生,实际上他就是菩萨住世。一个人能忘我地工作,他即证到无我实相,他的内心必无挂碍,必无烦恼。过去我们学雷锋,学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生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一直认为,雷锋就是菩萨转世。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要以为,学佛就是打坐,就是念佛,就是拜佛、诵经。
    当然,学佛也需要打坐,需要念佛,需要拜佛、诵经。但必须知道,打坐、念佛、拜佛、诵经,只是我们学佛过程中的助行,这些助行法门,有助于我们日常修行,甚至强化我们日常修行。但不是日常可行的正行。学佛者如果把日常功夫都花在助行上,其修行基础不实,成就起来反而很慢。比如大家都很重视的打坐习定,实际上,打坐习定,不限于佛教,外道也打坐习定,象印度瑜珈外道、我国的道教。另外,与打坐习定效用类似的,还有默语戒,闭关,等等。总之,我认为,学佛者不宜执著于佛教的哪宗哪派,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活习惯,来选择合适的助行法门;而日常生活中的正行,则是所有学佛者共修之法门。
    很多人,尤其是读过禅宗《灯录》的人,对于开悟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想象,有些甚至是稀奇古怪的想象,以为开悟了,就怎么怎么了,驾五彩祥云升天啦,坐莲花台上受万人朝拜啦,不一而足,都是着了外相,仍是凡夫俗见,凡夫妄想。故《金刚经》云:若以色求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开悟对于凡夫来说,确实算是奇迹;而对于修行者来说,开悟则是平常事。人有各种各样根性,所以,悟也有各种各样悟法。有些人,如《灯录》所载,豁然顿悟,精神面貌一下子变了;而有些人,则由一次一次的小悟积累而成;而又有一些人,却是连续的慢慢的启悟,到最后自己悟了都没觉得。开悟事不能直求,需要机缘,更需实要日常坚实深厚的功夫积累。如果没有日常坚实深厚的修行功夫,开悟是不可想象的。学佛时,心眼不能老在开悟上打转,否则,非得神经病不可,参禅参神经病的人,时有所闻,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日常修行功夫保证缘故。对于开悟事,我希望学佛者还是以平常心待之为好。
    开悟了是否就是成佛了呢?不一定。这就取决于开悟者日常修行功德是否圆满。如果日常修行功德圆满,那么,一悟即至佛地。如果日常修行功德不够圆满,比如行小乘之道,那么,开悟只是见佛。根据佛经记载,我觉得早期佛教,即小乘佛教时期,包括释迦世尊,那时所谓的悟道,实际上只是见佛。见佛到成佛,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楞严经》开头,就讲了释迦世尊“十大弟子”之一,释迦世尊堂弟,号称“多闻弟一”的阿难,栽倒在淫女摩伽罗手下的故事。象阿难这样道行的人,并长期跟在释迦世尊左右,尚有闪失的时候,我们就不难设想一般悟道的人。所以,开悟以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鲤鱼跳龙门,也不是大学毕业拿学位,还需要一个调顺、巩固的过程,才能保证道行不退。佛是觉行同时圆满的人。释迦世尊悟道以后,还风里来,雨里去,托钵行化四十九年。如果没有这托钵行化的四十九年,释迦世尊也只是个自了汉已,甚至也没有后来轰轰烈烈的佛教事业。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区别的基本点,就在于是否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功夫。大乘佛教一开始就在日常生活里修行,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入道,基础功夫深厚扎实,一旦开悟,成果巩固,一般不会退转,不象有的修禅人,打坐几年了,总算有那么一点点定,可是一出定,走回日常生活,仍是一身旧习气。所以,我觉得,尤其在现在物质丰富、人心难定的时代,学佛者从日常生活中起修,比较稳当,容易成就,直接从日常伦理道德入手,反省自己,约束自己,保证修行一日,功夫长进一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一回事吗?

    正确答案: 根本不是一回事。佛教无论显宗、密宗,所谓“开悟”,指的就是见道开悟,即见性开悟,是经过修资粮道、加行道,破除见惑,明见性空的超世第一智初生境界。这种定中智是无色相如虚空无分别境界,也就是无色相意识境界,并非眼睛看到什么东西。所以,经论中称见性开悟境界为“无相虚空”境。
    外道和气功师宣称的所谓“开天目”或“开慧眼”指的是一种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特异功能。因为他们宣称所谓“开悟”的标志是“看见特异景物和光,听见特异声音”。既然“见光”、“闻声”就不是无意识、无色相虚空境界,怎能和佛门的“见性开悟”相提并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真正的开悟?

    正确答案: 体证到“三法印、四圣谛”,认清了真理实相,断除了十个结,就是开悟。在打坐中见到光、见到佛,那不是开悟,是禅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就与他掌控()意志力的能力成正比。
    A

    情绪和开悟

    B

    决定和道德

    C

    决定和开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和听到“特殊的声音”吗?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说法,是对“开悟”一词概念的严重歪曲。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所谓的“开悟”,指的均是修禅修慧,达到分别心熄灭,无分别真智突然生出的开悟。见性是指在定中见到万物的理谛“空性”,犹如虚空,在经论中说“定中所见如虚空(无色无相),定后所见如幻相(色相如幻化,无真实感)。”所以在开悟见性的境界中,无任何色相,也无任何视觉和听觉分别意识活动。
    光和声音无论是一般的或特殊的,都属于色蕴。声色是分别意识的感知对象,属世俗谛范围,绝非超世见性智慧的感知认识对象,这是佛教理论中最基本的常识之一。
    “开悟”是佛教独有的术语,在佛教经论中,只有上面所说的一种解释,没有其他的解释。把开悟和视听觉神通混为一谈,正说明连基本的佛教常识都不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