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该材料用了何种史观解读美洲被发现的意义()A 全球史观B 社会史观C 革命史观D 现代化史观

题目
单选题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该材料用了何种史观解读美洲被发现的意义()
A

全球史观

B

社会史观

C

革命史观

D

现代化史观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该材料用了何种史观解读美洲被发现的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达·伽马到达印度
    • B、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 C、哥伦布发现美洲
    • D、麦哲伦环球航行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 B、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 D、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

    • A、国籍不同
    • B、阶级出身不同
    • C、史观、立场不同
    • D、受教育程度不同

    正确答案:C

  • 第4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 第5题: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认识。下列用词正确反映了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 B、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 C、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 D、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但是,对于印第安人而言()

    • A、“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 B、“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 C、“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 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 B、美洲的发现瓦解了封建主义,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 C、美洲的发现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下列关于哥伦布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他致死都不知道自己发现了新大陆
    • B、他发现了中美洲
    • C、他认为中美洲是印度
    • D、他的航海是受英国女王的委托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

    • A、①②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该材料用了何种史观解读美洲被发现的意义()
    A

    全球史观

    B

    社会史观

    C

    革命史观

    D

    现代化史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 第15题:

    美国学者洛温在《老师的谎言》中提到:“事实上,在15世纪80年代,欧洲人可能已经在纽芬兰岛周围捕鱼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哥伦布的远航不是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对美洲的‘发现’。它的划时代意义源于欧洲对它的回应方式。因此,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他到达了一个‘新’大陆。”这一说法()

    • A、肯定了这一事件对欧洲的重要意义,但否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 B、否定了这一事件对欧洲的重要意义,也否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 C、肯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也肯定了这一事件对欧洲的重要意义
    • D、肯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但否定了这一事件对欧洲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文明史观”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某校历史研究小组针对不同主题展开了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讨论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误算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讨论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讨论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根据讨论一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水平1: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2分)必然性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水平2:只看到偶然性或必然性一面。
    观点:是偶然的。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观点:是必然的。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 第17题: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 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 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结合材料三,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正确答案: 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 第19题: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

    • A、国籍不同
    • B、阶级出身不同
    • C、史观、立场不同
    • D、受教育程度不同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文明史观”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某校历史研究小组针对不同主题展开了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讨论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误算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讨论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讨论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讨论二“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的提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此事件,有何合理性?


    正确答案: 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或整体的角度)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 第21题:

    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同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

    •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该材料用了何种史观解读美洲被发现的意义()

    • A、全球史观
    • B、社会史观
    • C、革命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 B、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 C、欧洲中世纪被称作“黑暗的时代”,也被视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 D、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正确答案:D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哥伦布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他致死都不知道自己发现了新大陆

    B

    他发现了中美洲

    C

    他认为中美洲是印度

    D

    他的航海是受英国女王的委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