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0分) 李某以民国著名爱国商人钱某的生平为素材进行创作,完成一部约10 万字的纪实作品,取名为《成功之路》,在某网站自己所开的博客上连载。美籍华人张某读到李某的博客,感到故事情节曲折动人,颇有意义。于是,张某下载了李某的作品并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一部15 万字的纪实作品,取名为《创业之路》,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投给我国甲出版社。 甲出版社认为《创业之路》中的主人公钱某爱国、富有正义感,并且在动荡的年代探索出成功的创业之路,对当今的青年创业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0分) 李某以民国著名爱国商人钱某的生平为素材进行创作,完成一部约10 万字的纪实作品,取名为《成功之路》,在某网站自己所开的博客上连载。美籍华人张某读到李某的博客,感到故事情节曲折动人,颇有意义。于是,张某下载了李某的作品并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一部15 万字的纪实作品,取名为《创业之路》,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投给我国甲出版社。 甲出版社认为《创业之路》中的主人公钱某爱国、富有正义感,并且在动荡的年代探索出成功的创业之路,对当今的青年创业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于是与张某签订出版合同,首印1 万册。图书出版后,甲出版社又请人将该书由汉文翻译成藏文,然后出版了1000 册藏文版《创业之路》。 李某购得汉文版的《创业之路》后,发现其中有许多段落的文字表述与自己的作品《成功之路》完全相同。经过仔细比对,发现相同的表述总计约有9 万字,而全书中并未提及李某及其《成功之路》。于是,李某以张某与甲出版社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张某承认李某所说的情况属实,但又辩称:《创业之路》是纪实作品, 作品的主人公钱某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创业之路》借鉴已发表作品《成功之路》并较多使用其中的文字表述,意在真实反映历史人物。这是纪实作品常用的文学创作手法,而从著作权法意义上来说,这是属于对已发表作品的合理使用,并不构成侵权。同时,张某声称对藏文版《创业之路》的出版毫不知情,甲出版社未经作者允许就翻译出版藏文版图书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他要求甲出版社为此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甲出版社认为:第一,张某是《创业之路》的作者,出版社是与作者签订书面出版合同后才出版该书的,出版社不能为作者的行为承担责任,即使张某侵权,也与甲出版社无关。第二,将汉文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作品出版属于合理使用,并没有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第三,我国法律规定的处理著作权纠纷的方法是调解、仲裁和诉讼,而李某未经调解就提起诉讼,在程序上不合法,其起诉行为是无效的。 问题一: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为什么?问题二:甲出版社是否侵犯李某的权利?为什么?问题三:甲出版社翻译出版藏文版《创业之路》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为什么?

相似考题

3.本题22 分案情:2001 年9 月,李某困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02 年9 月刑满释放。2003 年1 月,李某以600 元的价格从黑市购买了20 张面额为100 元的假,Ti。此后,李某使用这些假币购买东西。2003年2 月,李某乘坐出租车又掏出一张100 元的假币,司机看出是假币,便_止李某给10 元的零钱。李某执意让司机找零钱,司机不从。李某恼羞成怒,在司机头部猛击几拳,扬言不找钱就让司机死在车里。司机只好收下假币,并找给李某90 元,2004 年6 月李某的表弟高某(1987 年11 月出生)辍学回家,二人整天在一起鬼混。高某知道初中同学钱某的父亲是房地产开发商,家里有的是钱,便于2004 年9 月将钱某骗出来并拘禁起来。李某和高某从钱某身上搜去了几十元钱和一张信用卡附属卡,二人强迫钱某说出了密码,并警告钱某不能对任何人说。2004 年9 月至2004 年10 月间,李某和高某二人使用钱某的信用卡消费、取现累计达2000 元。钱某的父亲见信用卡的对账单后便询问钱某,钱某谎称自己的信用卡附属卡丢失了,钱某的父亲便挂失了信用卡附属卡。高某很是生气,又将钱某骗了出来,钱某出于害怕请他吃饭。在他们吃饭期间,李某向钱某的母亲打电话,称钱某已被绑架,命令钱某的家人立即送10 万元现金到郊外某废弃的工厂车间。钱某的母亲联系不上儿子,担心儿子的性命,按照李某的要求将钱放到了指定的地点。李某拿到钱后,高某与钱某分手回家。问题:l.李某是否构成使用假币罪?2.如何认定李某强迫出租车司机接收假币罪的行为’3.如何认定李某和高某使用钱某的信用卡消费、取现行为’4.李某和高某取得10 万元现金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75.高某和李某分别有何种法定量刑情节?

更多“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0分) 李某以民国著名爱国商人钱某的生平为素材进行创作,完成一部约10 万字的纪实”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没有协议约定的情况下,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孙某和某公司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公司

    B、赵某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赵某

    C、钱某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钱某

    D、李某接受乙公司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李某


    参考答案:D

  • 第2题:

    钱某一直游手好闲,某日偶然得知好友孙某有存款50万元,便心生歹意。次日,钱某约李某一起喝酒,并告知李某,孙某欠自己20万元一直未归还,如若李某同意帮忙一起索要这笔欠款,便给李某2万元作为酬谢。李某欣然同意。
    某日,钱某以一起聚会吃饭为由,伙同李某把孙某邀至家中后便一同把孙某扣押。第二曰,两人对孙某实施暴力,迫使孙某交出20万。孙某无奈便打电话给妻子周某,让周某在附近的某家饭店把钱交给李某。
    李某取钱归来之后,发现孙某已经死亡,钱某也已不知所踪。李某因恐慌打电话到公安局报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后公安机关在李某的协助下将钱某抓获归案。经查明,孙某意图逃跑,钱某将其一棒敲死后便畏罪潜逃。
    如钱某三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关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钱某构成特殊累犯
    B.根据其犯罪情节,可以对钱某从重处罚
    C.钱某可以适用缓刑
    D.对钱某不得假释


    答案:D
    解析:
    《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该法第66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予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故钱某构成一般累犯,应当从重处罚。AB两项说法错误。该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C项错误。该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放火、强奸、绑架、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D项正确。

  • 第3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A:归王某所有
    B:归李某所有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答案:B
    解析:
    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故本题应选B。

  • 第4题:

    某画院与著名书法家李某签订了一份委托其书写书法作品一件的合同。合同签订后,李某因出国未能完成不能及时交付,于是委托自己的徒弟完成并交付。但是不久画院感到有问题,遂请专家鉴定,结果发现属他人作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李某不能委托徒弟代理其创作
    B.李某可以委托徒弟代理其创作,但必须出具授权委托书
    C.如果因此发生纠纷,李某可以委托徒弟代理诉讼,但必须以李某的名义实施
    D.如果因此发生纠纷,李某可以委托徒弟代理诉讼,法律后果由李某承担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代理的适用范围。李某不能委托徒弟代理其创作,因为书法创作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

  • 第5题:

    下列做法中,体现了“奉献”精神的是()。
    A赵某为多得报酬而拼命劳动
    B钱某帮助他人,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C孙某工作上精益求精,公司奖励他一万元
    D李某利用午休时间完成未完成的工作定额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奉献”概念的理解。

  • 第6题:

    某企业的某职能管理部门正在运用如下的方法对其5名主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考核对象 比较对象赵××钱××孙××李××刘×× 赵××0-++- 钱××+0--+ 孙××-+0-- 李××-++0+ 刘××+-+-0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绩效水平最高的是()。

    • A、赵××
    • B、钱××
    • C、孙××
    • D、李××
    • E、刘××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文字作品是指用文字或等同于文字的各种符号(包括数字符号)来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形式,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论文、剧本、乐谱、文书、日记、科学专著和计算机软件等作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文字作品的是()

    • A、词曲作家赵某为一部电影创作的主题歌
    • B、编剧李某根据某部著名小说改编的剧本
    • C、《格萨尔王》是蒙古族人民口口相传流传下来、并被蒙古族游吟诗人广泛传唱的一部作品
    • D、作家小艾以某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为素材,历时四年完成了一部传记体小说《落霞》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李某创作完成一部作品,交由图书出版社出版,自(  )之日起李某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2017年真题]
    A

    李某创作完成该作品

    B

    李某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

    C

    出版社收到该作品原稿

    D

    该书首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就享有著作权,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 第9题:

    单选题
    某企业的某职能管理部门正在运用如下的方法对其5名主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考核对象 比较对象赵××钱××孙××李××刘×× 赵××0-++- 钱××+0--+ 孙××-+0-- 李××-++0+ 刘××+-+-0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绩效水平最高的是()。
    A

    赵××

    B

    钱××

    C

    孙××

    D

    李××

    E

    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钱某一直游手好闲,某日偶然得知好友孙某有存款50万元,便心生歹意。次日,钱某约李某一起喝酒,并告知李某,孙某欠自己20万元一直未归还,如若李某同意帮忙一起索要这笔欠款,便给李某2万元作为酬谢。李某欣然同意。某日,钱某以一起聚会吃饭为由,伙同李某把孙某邀至家中后便一同把孙某扣押。第二日,两人对孙某实施暴力,迫使孙某交出20万。孙某无奈便打电话给妻子周某,让周某在附近的某家饭店把钱交给李某。李某取钱归来之后,发现孙某已经死亡.钱某也已不知所踪。李某因恐慌打电话到公安局报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后公安机关在李某的协助下将钱莱抓获归案。经查明,孙某意图逃跑,钱某将其一棒敲死后便畏罪潜逃。如钱某三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关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钱某构成特殊累犯

    B

    根据其犯罪情节,可以对钱某从重处罚

    C

    钱某可以适用缓刑

    D

    对钱某不得假释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黄某请李某执笔以黄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创作一本自传体小说。在小说写作过程中,黄某给李某提供了素材,在小说完成后,黄某向李某支付了5万元,但双方并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由黄某享有

    B

    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由李某享有

    C

    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由黄某和李某共同享有

    D

    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由李某享有,黄某可以无偿使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自传体作品的著作权比较特殊,归该自传的主人公所有,A选择。
    《著作权纠纷解释》第14条: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

  • 第12题:

    单选题
    李某创作完成一部作品,交由图书出版社出版,自(  )之日起李某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
    A

    李某创作完成该作品

    B

    李某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

    C

    出版社收到该作品原稿

    D

    该书首发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问题三:请根据所给全部材料(仅限所给材料,以“地铁建设中如何避免地陷”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本题50分)

    要求:结构完整,措施全面、操作性强、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正确答案:

        参考例文
    地铁建设中如何避免地陷
        目前,我国多个城市地铁建设中多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陷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有效避免地铁建设中的地陷问题,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地铁建设中可能造成地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施工前没有对复杂的地质环境作出精确的判断与掌握。二是缺乏安全监督管理。三是安全事故法律法规的欠缺。四是施工员工技术水平低。五是利益驱使,施工方赶工期.仓促完工。
        针对以上原因,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定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进一步有效避免地铁建设中发生地陷问题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努力:
        第一,在城市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民生第一、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政绩观。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坚持按科学规律和民生需求办事,认真落实政府职责,做好地铁方案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符合改善民生的要求。
        第二,要把安全发展的理念放到重要位置,把安全生产的要求贯彻到地铁建设的全过程。针对地陷事故易发频发问题.健全预警机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做好应对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第三,坚持依法规范和监督管理地铁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及时开展安全生产监控检查,监督和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纠正处理地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切实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实行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参与的工程建设体制,确保地铁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真正做到对公共利益负责、对群众生命安全负责。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地铁安全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地铁建设一定能够避免地陷问题,为我国经济增长,为民众高效便捷出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 第14题:

    钱某一直游手好闲,某日偶然得知好友孙某有存款50万元,便心生歹意。次日,钱某约李某一起喝酒,并告知李某,孙某欠自己20万元一直未归还,如若李某同意帮忙一起索要这笔欠款,便给李某2万元作为酬谢。李某欣然同意。
    某日,钱某以一起聚会吃饭为由,伙同李某把孙某邀至家中后便一同把孙某扣押。第二曰,两人对孙某实施暴力,迫使孙某交出20万。孙某无奈便打电话给妻子周某,让周某在附近的某家饭店把钱交给李某。
    李某取钱归来之后,发现孙某已经死亡,钱某也已不知所踪。李某因恐慌打电话到公安局报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后公安机关在李某的协助下将钱某抓获归案。经查明,孙某意图逃跑,钱某将其一棒敲死后便畏罪潜逃。
    关于钱某和李某将孙某扣押向其索要20万元的行为所构成的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钱某构成抢劫罪 B.钱某构成绑架罪
    C.李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D.李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答案:A,C
    解析:
    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绑架罪是指勒索財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本案中,钱某是直接向孙某索取財物,而非向第三者索取財物。故构成抢劫罪而非绑架罪。A项正确。
    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38条第3款的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故李某构成非法拘禁罪。C项正确。

  • 第15题:

    李某与张某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诉至某区人民法院,法院判决张某败诉后,张某拒不 执行。某区人民法院根据李某的申请开始执行张某的一辆汽车和一间房屋。请回答
    在执行中,案外人钱某向法院主张,张某的那辆汽车巳经抵押给自己,并以自己享有 抵押权为由提出异议。但张某否认将汽车抵押给钱某。经审查,法院驳回钱某的异议。钱某拟向法院起诉,关于本案被告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钱某只能以李某为被告起诉
    B.钱某只能以张某为被告起诉
    C.钱某可选择张某为被告起诉,也可选择李某为被告起诉
    D.钱某应当以张某和李某为共同被告起诉


    答案: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 定,案外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提起诉讼,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并请求对执行标的停止执 行的,应当以申请执行人为被告;被执行人反对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所主张的实体权利的,应当以申请_行人和 被执行人为共同被告。选项D正确。

  • 第16题:

    下列做法中,体现了“奉献”精神的是( )。
    A.赵某为多得报酬而拼命劳动
    B.钱某帮助他人,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C.孙某工作上精益求精,公司奖励一万元
    D.李某利用午休时间完成未完成的工作定额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张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李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妻子钱某10万元,后李某知道后,让妻子退还给张某,钱某假装同意,后并未将10万元退还给张某,并将10万元用于家庭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李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C.钱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D.钱某的行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答案:A
    解析:
    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即先收财后办事,或者先办事后收财,均成立受贿罪。但是,如果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其近亲属、特定关系人收受他人财物后,明确反对,并要求退回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构成受贿罪。A项正确,当选。B、C两项错误,不当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属于贿赂犯罪,而贿赂罪的法益是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所以,只有当国家工作人员许诺了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时,才存在职务行为与财产的交换性,才能认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换言之,如果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索取或者收受了请托人的财物,但没有要求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虽然要求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但国家工作人员并不许诺,由于不存在职务行为与财物的交换性,不能认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因此,钱某的行为不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项错误,不当选。

  • 第18题:

    李某以专利代理人常某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在创作过程中,杨某提供了资金,王某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该小说作者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杨某是作者
    • B、王某是作者
    • C、李某是作者
    • D、常某是作者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IT公司程序员王某喜爱文学创作,在作家张某的指导下完成了一部小说的创作,而李某帮助王某从网络上搜集了不少创作素材。因此,这部小说的著作权属于()

    • A、王某供职的IT公司
    • B、王某
    • C、王某和张某
    • D、王某和李某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李某以乡村教师常某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并请王某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该小说作者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只有李某是作者

    B

    只有常某是作者

    C

    只有李某和常某是作者

    D

    李某、常某和王某均是作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李某以专利代理人常某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在创作过程中,杨某提供了资金,王某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该小说作者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杨某是作者

    B

    王某是作者

    C

    李某是作者

    D

    常某是作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IT公司程序员王某喜爱文学创作,在作家张某的指导下完成了一部小说的创作,而李某帮助王某从网络上搜集了不少创作素材。因此,这部小说的著作权属于(  )。[2014年真题]
    A

    王某供职的IT公司

    B

    王某

    C

    王某和张某

    D

    王某和李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对于一般作品来说,因为作者是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创造性劳动,所以享有著作权。题中,王某创作的小说属于一般作品,著作权属于王某

  • 第23题:

    多选题
    钱某一直游手好闲,某日偶然得知好友孙某有存款50万元,便心生歹意。次日,钱某约李某一起喝酒,并告知李某,孙某欠自己20万元一直未归还,如若李某同意帮忙一起索要这笔欠款,便给李某2万元作为酬谢。李某欣然同意。某日,钱某以一起聚会吃饭为由,伙同李某把孙某邀至家中后便一同把孙某扣押。第二日,两人对孙某实施暴力,迫使孙某交出20万。孙某无奈便打电话给妻子周某,让周某在附近的某家饭店把钱交给李某。李某取钱归来之后,发现孙某已经死亡.钱某也已不知所踪。李某因恐慌打电话到公安局报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后公安机关在李某的协助下将钱莱抓获归案。经查明,孙某意图逃跑,钱某将其一棒敲死后便畏罪潜逃。关于钱某和李某将孙某扣押向其索要20万元的行为所构成的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钱某构成抢劫罪

    B

    钱某构成绑架罪

    C

    李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D

    李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 A,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