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翼状胬肉的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与紫外线照射、烟尘刺激有关系B 进行性胬肉生长迅速,头部平坦,体部菲薄C 胬肉头端可见色素性铁线D 侵入角膜后,可引起角膜散光E 单纯胬肉切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题目
单选题
对翼状胬肉的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紫外线照射、烟尘刺激有关系

B

进行性胬肉生长迅速,头部平坦,体部菲薄

C

胬肉头端可见色素性铁线

D

侵入角膜后,可引起角膜散光

E

单纯胬肉切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考题
更多“对翼状胬肉的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是( )

    A、翼状胬肉常见于颞侧睑裂部球结膜

    B、翼状胬肉生长并伸入角膜范围较大时可影响视力

    C、按照翼状胬肉进展情况可将病变分为进行期和静止期

    D、早期翼状胬肉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E、翼状胬肉不会自行消退


    参考答案:BCDE

  • 第2题:

    翼状胬肉与假性翼状胬肉、睑裂斑有何区?


    正确答案:翼状胬肉与假性翼状胬肉、睑裂斑很相似,在临床上应予区别。假性翼状胬肉生长在黑眼珠边缘的任何一个部位,一般比较小,亦无发展趋势,为球结膜与角膜上皮粘连所致。临床上可见一索条或三角形结膜皱襞固定在角膜混浊部位,多发生于角膜溃疡、灼伤或化学腐蚀伤后。由于结膜只在头部与角膜粘连,故可用探针在其颈部下顺利通过,而不像真性翼状胬肉与周围组织全面粘着。睑裂斑是一种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球结膜变性病变,位于睑裂部球结膜,角膜缘内外侧有黄白色无定形隆起斑,经过一定时间可逐渐扩大,不侵入角膜,因而仅略影响美观,故通常无须治疗。

  • 第3题:

    翼状胬肉


    正确答案:一种慢性结角膜病变,因其形似昆虫的翅膀故名。

  • 第4题:

    对翼状胬肉的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紫外线照射、烟尘刺激有关系
    • B、进行性胬肉生长迅速,头部平坦,体部菲薄
    • C、胬肉头端可见色素性铁线
    • D、侵入角膜后,可引起角膜散光
    • E、单纯胬肉切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进行性翼状胬肉的特点()
    A

    胬肉体部肥厚

    B

    胬肉表面不平

    C

    胬肉菲薄无血管

    D

    胬肉上充血明显

    E

    胬肉头部附近角膜混浊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对翼状胬肉的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紫外线照射、烟尘刺激有关系

    B

    进行性胬肉生长迅速,头部平坦,体部菲薄

    C

    胬肉头端可见色素性铁线

    D

    侵入角膜后,可引起角膜散光

    E

    单纯胬肉切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结膜变性疾病,其头部指的是位于角膜的部分,此处的胬肉与下面的角膜紧密相连。Stocker线指的是含金属的色素在上皮的沉积,它的存在常常是胬肉生长缓慢的表现。胬肉外形上的不同常常提示了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进展期胬肉充血肥厚,静止期胬肉色灰白,较薄,呈膜状。选项B中对进行性胬肉的形态特征描述不正确。

  • 第7题:

    翼状胬肉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小而静止性的胬肉,不影响视力者,不需治疗。合并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眼药水点眼,如0.3%氟哌酸眼药水或0.5%可的松眼药水,每日3~4次。如果胬肉长入黑眼珠而影响视力者,应到医院就诊,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后复发率高,且复发的胬肉进展快,常较原发者扩大,所以手术必须认真对待,术前要仔细考虑,术时务求彻底,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胬肉埋藏术及胬肉切除结膜瓣移植术。为防止复发,术后可照射β射线,噻替哌、丝裂霉素C、争光霉素等滴眼均有一定疗效,但应注意其副作用。进展型胬肉手术后复发率高,术后早期应用0.5%可的松眼药水,每日4~6次。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主要用以抑制创伤部毛细血管新生和成纤维细胞的增长,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及肉芽组织的生成,无直接防止复发的作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辨证时,应将局部症状与全身证候相结合,胬肉头尖、色赤、体厚、眵泪多者属实;头平、色白、体薄者为邪气不盛,辨证有风热、实热与虚热之分。治疗上实火宜泻,虚火宜清,同时配合外用八宝眼药或红眼药粉涂在胬肉体部。如药物无效,发展较速者,又当采用钩割手法治疗。在治疗期间,应当禁食辣椒、大葱等刺激性食物,并应禁烟酒。翼状胬肉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重要的关系。预防翼状胬肉应注意避免眼睛受风沙、烟尘、有害气体、过度阳光及寒冷等因素的刺激,注意眼部卫生,患沙眼或慢性结膜炎应及时治疗,同时应注意睡眠充足,生活规律,避免大便干燥等。

  • 第8题:

    关于翼状胬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好发于内眦部球结膜
    • B、体部充血肥厚
    • C、头部向角膜内发展
    • D、对进行性胬肉需进行手术治疗
    • E、与遗传因素相关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关于翼状胬肉,何者不正确()

    • A、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
    • B、胬肉遮盖瞳孔区,可造成视力障碍
    • C、进行期胬肉充血;肥厚
    • D、好发于颞侧球结膜
    • E、静止期胬肉薄而不充血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翼状胬肉手术


    正确答案: 一、适应证
    1.进行性翼状胬肉,其头部已侵入角膜缘大于2mm者。
    2.静止性翼状胬肉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影响视力者。
    3.翼状胬肉妨碍眼球运动时。
    4.翼状胬肉妨碍其他眼部手术时。
    二、禁忌证
    1.眼睑、结膜或角膜有急性炎症者。
    2.睑内翻明显者。
    3.急、慢性泪囊炎患者。4.眼前节活动性炎症者。
    三、操作方法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充分解释术后可有翼状胬肉复发及发生散光的可能。
    2.术前需滴用抗菌药物眼药水3天。
    3.检查凝血功能。
    4.洗脸,清洁脸部。
    (二)麻醉
    1.表面麻醉。
    2.结膜下浸润麻醉。
    (三)术中操作
    1.术眼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根据胬肉情况手术类型可分为埋藏术、单纯切除术、联合手术等。
    2.埋藏术将胬肉头颈分离,头部用7-0丝线做褥式缝合,并转移至上或下穹窿结膜下缝合固定。
    3.单纯切除术将胬肉分离,剪除头颈部及体部结膜下增生组织。
    4.联合手术是在胬肉分离的基础上联合结膜移植、黏膜移植、角结膜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或角膜移植,以此处理术中暴露的巩膜或混浊的角膜,防止结膜再度增生。
    5.手术应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切除翼状胬肉的深度和范围要适宜,切除胬肉的角膜表面尽量保持光滑,以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及翼状胬肉复发。
    6.术毕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并盖以无菌纱布。如有组织移植,需双眼包扎,防止植片移位。
    (四)术后处理
    1.术后第2天起每日换药。如有组织移植片,则隔日换药1次。
    2.眼部滴用抗菌药物,每日3次,持续1~3周。视眼部情况点用糖皮质激素。
    3.术后5天即可拆除结膜缝线。
    四、注意事项
    1.如条件允许,术中局部应用0.2%~0.4%丝裂霉素C,术毕时和术后1、2周时应用β射线照射手术区,可降低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
    2.翼状胬肉出现明显充血时,应暂缓手术,以防复发。
    3.翼状胬肉合并活动性沙眼者,应先充分治疗沙眼后再行手术,以防复发。
    4.若术后翼状胬肉复发,不宜在短期内施行二次手术,以免加速胬肉发展。

  • 第11题:

    问答题
    翼状胬肉与假性翼状胬肉、睑裂斑有何区?

    正确答案: 翼状胬肉与假性翼状胬肉、睑裂斑很相似,在临床上应予区别。假性翼状胬肉生长在黑眼珠边缘的任何一个部位,一般比较小,亦无发展趋势,为球结膜与角膜上皮粘连所致。临床上可见一索条或三角形结膜皱襞固定在角膜混浊部位,多发生于角膜溃疡、灼伤或化学腐蚀伤后。由于结膜只在头部与角膜粘连,故可用探针在其颈部下顺利通过,而不像真性翼状胬肉与周围组织全面粘着。睑裂斑是一种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球结膜变性病变,位于睑裂部球结膜,角膜缘内外侧有黄白色无定形隆起斑,经过一定时间可逐渐扩大,不侵入角膜,因而仅略影响美观,故通常无须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眼科门诊于2007年1月份共诊治患者5000例,其中翼状胬肉为100例,占总数的2.0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为2.00%

    B

    翼状胬肉的发病率为2.00%

    C

    诊断翼状胬肉的敏感性为2.00%

    D

    在门诊病人中翼状胬肉的构成比为2.00%

    E

    诊断翼状胬肉的特异性为2.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