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分为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可以减刑与应当减刑的对象条件和限度条件相同,只是实质条件有所区别。对于犯罪分子适用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对象条件
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
减刑的实质条件,因减刑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
②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78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a.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的。
b.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c.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d.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e.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f.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g.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3)限度条件
减刑的限度,是指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应当实际执行的最低刑期。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减刑的限度为:
①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
②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
③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又被减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25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后又被减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20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如何理解减刑的适用条件?”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理解客户观念的涵义及其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多为客户观念是指企业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心理活动信息、媒体习惯信息以及分销偏好信息等,根据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身价值,分别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各自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不同的信息,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
    (2)贯彻客户观念要求企业在信息收集、数据库建设、电脑软件和硬件购置等各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客户观念最适用于那些善于收集单个客户信息的企业,这些企业所经营的产品能够借助客户数据库的运用实现交叉销售,或产品需要周期性地重购或升级,或产品价值很高。客户观念往往会给这类企业带来异乎寻常的效益。

  • 第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证人的条件?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如何为符合法定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办理减刑?

    正确答案: 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罚金刑适用方式的规定?

    正确答案: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刑的适用对象主要是经济犯罪贪利性犯罪,此外,按照《刑法》规定,对于实行双罚制的单位犯罪,对单位一律适用罚金刑。
    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罚金的适用方式有四种:
    (1)选处罚金,即将罚金规定为选择法定刑,只能单独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2)单处罚金,即罚金只能单独判处,这种情况只适用于犯罪的单位。
    (3)并处罚金,即罚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单独适用。
    (4)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即罚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条件?

    正确答案: 燃烧要具备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此外要发生燃烧还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如可燃物与助燃物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等。
    防火方法: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设防火间距。
    灭火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政府采购工程的法律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
    其含义包括:
    一是政府采购工程首先要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定;
    二是政府采购工程还应当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死刑适用的规定?

    正确答案: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是我国的基本死刑政策。根据这一政策,刑法对死刑的适用条件作了严格的限制。
    (1)死刑适用范围的限制
    《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罪行极其严重”,反映在刑法分则的保留死刑的具体条文中往往表现为:该犯罪必须是“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危害特别严重”“造成后果特别严重”或“致人重伤、死亡”“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以严格限制具体犯罪的死刑适用。另外,在刑法分则中,除了极个别的例外,死刑都是作为选择刑规定的,并不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这就从死刑的规定方式上保证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只是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罪该处死的犯罪分子。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刑法》第49条第1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以及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是指不能判处死刑,而不是暂不执行死刑,待18周岁以后再执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是不能判处死刑,而不是暂不执行死刑,待分娩以后再执行。对于怀孕的妇女无论是羁押还是在受审期间,都不应当为了要判处死刑而给其进行人工流产;已经人工流产的,仍应视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如果审判的时候没有发现罪犯怀孕而作了死刑判决,在执行死刑前才发现罪犯正在怀孕期,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刑法》第49条第2款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里的“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是指以令人发指的手段,如以肢解、残酷折磨、毁人容貌、摘除人体器官等惨无人道的手段致使被害人死亡。这一条款的规定既是严格控制和慎用死刑政策的体现,也是刑法伦理精神的体现。
    (3)死刑核准程序的限制
    《刑法》第48条第2款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根据这一规定,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全部都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4)死刑执行制度上的限制
    《刑法》第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这是我国所独有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缩小了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范围。根据这一规定,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罪该处死,即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这是宣告死刑缓期执行的前提条件。②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适用死缓的基本条。至于什么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情况,根据司法实践,一般来讲,应主要依据其罪行的严重程度、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认罪悔罪的态度、有无自首立功等从宽情节等情况,综合考虑。
    为了保证死缓制度的正确执行,《刑法》第48条第3款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4条修订后的《刑法》第50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有三种处理办法:①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②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③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刑法》第50条第2款是《刑法修正案(八)》第4条新增设的,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此款规定包含两层意思:①明确了“限制减刑”的对象范围,即对累犯及8种严重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后可以对其限制减刑;②人民法院对罪犯是否决定“限制减刑”有酌定裁量权。
    《刑法》第51条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这就是说,死缓判决确定之前的羁押时间,不计算在缓期二年的期限之内,缓期二年届满后至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前的关押日数,则应计算在减刑之后的有期徒刑的刑期之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掩护式支架的适用条件如何?

    正确答案: 掩护式支架适用于顶板压力来自机道上方的不稳定或中等稳定的松散破碎顶板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客体条件?

    正确答案: 文学接受的客体条件要满足三个条件: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复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正确答案: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
    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
    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减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分为可以减刑、应当减刑两种。适用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对象条件。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
    (3)限度条件。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的限度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客户观念的涵义及其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多为客户观念是指企业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心理活动信息、媒体习惯信息以及分销偏好信息等,根据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身价值,分别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各自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不同的信息,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
    (2)贯彻客户观念要求企业在信息收集、数据库建设、电脑软件和硬件购置等各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客户观念最适用于那些善于收集单个客户信息的企业,这些企业所经营的产品能够借助客户数据库的运用实现交叉销售,或产品需要周期性地重购或升级,或产品价值很高。客户观念往往会给这类企业带来异乎寻常的效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减刑的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分为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可以减刑与应当减刑的对象条件和限度条件相同,只是实质条件有所区别。对于犯罪分子适用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对象条件
    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
    减刑的实质条件,因减刑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
    ②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78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a.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的。
    b.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c.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d.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e.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f.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g.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3)限度条件
    减刑的限度,是指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应当实际执行的最低刑期。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减刑的限度为:
    ①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
    ②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
    ③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又被减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25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后又被减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20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项目的假设条件?

    正确答案: 项目假设条件是指对不确定性项目约束因素的人为假定。由于此时人们无法得到完备的项目信息,所以必须对信息不完备的项目条件作出假定。这包括对于项目资源、条件和工作等方面的假设。必须指出的是,人们根据项目假设条件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时还需要根据假设条件制定应急措施,以便对于各种假设的发展变化能作出应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社区矫正人员减刑的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是社区矫正人员有悔改表现;
    二是社区矫正人员有立功表现;
    三是社区矫正人员有重大立功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自首的成立条件?

    正确答案: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我国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
    (1)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成立一般自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自动投案。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待犯罪的行为。其具体含义为:
    a.投案行为必须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
    b.必须是基于犯罪分子本人的意志而自动归案。
    c.必须向有关机关或者人员承认自己实施了特定犯罪。
    d.必须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者人员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待犯罪事实,接受国家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
    以上四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立自动投案。
    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自首的这一条件的含义为:
    a.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须是犯罪事实。
    b.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犯罪事实。
    c.投案人必须如实供述所犯罪行。
    (2)根据《刑法》第67条第4款的规定,成立特别自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①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②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市场型组织及其适应条件?

    正确答案: 是指企业内部涉及市场营销活动的各个职位及其结构
    (1)并非所有的市场营销活动都发生在同一组织岗位
    (2)不同企业对其经营管理活动的划分也是不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自首的概念、种类及其成立条件?

    正确答案: 所谓自首,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一般自首,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①自动投案。即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待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②如实供述自己的畴。即犯罪分子按照初建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所谓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①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祷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所谓强制措施,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
    ②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本人其他畴。即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畴以外的犯罪人自己实施的其他罪行。这是成立特别自首的关键性条件。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供求机制的功能和起作用的条件?

    正确答案: (1)什么是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求关系受价格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供求关系的变动,又能引起价格的变动和竞争的开展。
    (2)供求机制的功能。供求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供求机制可以调节商品的价格,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向和规模;供求结构的变化能调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3)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供求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供给与需求背离的时间、方向、程度应当是灵活而适当的,不能将供求关系固定化。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适用范围及免责事由?

    正确答案:
    (1)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适用范围
    按照《侵权责任法》第78条的规定,在动物致损的民事责任中,致损原因须为饲养的动物,责任主体为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构成要件为:
    ①须为饲养的动物。
    ②须为动物加害。
    ③须一方受有损害。
    ④须动物加害与受害方所受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2)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免责或减轻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78条的规定,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可基于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而主张免责或减轻责任。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①受害人本来可以避免自己遭受动物损害,但他因为没有尽到保护自己的应有注意而受损害,例如,逗打他人之狗而被咬伤。
    ②受害人在动物致损后由于没有尽到保护自己的应有注意而引起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害发生,例如,被狗咬受轻微创伤后,未及时上医院治疗而致伤口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转性效应?

    正确答案: 所谓转型效应,主要是指由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转换的不同步性而对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和制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减刑?减刑 的条件有哪些?减刑后的刑期应当如何计算? 答:

    正确答案: 所谓减刑,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减刑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将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二是将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既定。
    ②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刑法典规定的减刑 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减刑 ,另一种是应当减刑 。二者的实质条件不同: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有重大立功表现。
    ③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死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所谓实际执行的刑期,是指判决交付执行后犯罪分子实际服刑改造的时间。根据刑法典的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减刑后刑期的计算办法如下:
    ①对于原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刑期从原判决刑罚执行之日计算。原判刑期已经执行的部分,应当计算在减刑 后的刑期之内 。
    ②对于原判处刑期徒刑的,减为有期徒刑后的刑期,从裁定减弄之日起计算。已执行的刑期,不计入减刑后的刑期之内。
    ③对于由无期徒刑减刑后的刑期之内。
    ④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曾经减过刑,后经复查,发现原判决量刑过重,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后发送为较轻的刑罚。此时,原来的减刑仍然有效,应当从改判后的刑期中减去原减刑的刑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管制犯的减刑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御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徒刑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贸易条件?

    正确答案: ⑴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指单位出口量所换回的进口量的交换比价。
    ⑵它的意义在于说明,在一定时期内,若一国的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即出口价格相对上升,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恶化。
    ⑶实际应用中,往往用出口价格指数去比进口价格指数,其结果表明净贸易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