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简述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试验的试验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悬浮物固体含量计算公式中Vw表示()。

    • A、悬浮物固体含量
    • B、试验前滤膜的质量
    • C、试验后滤膜的质量
    • D、通过滤膜的水样体积

    正确答案:D

  •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水压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A.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的10%时,暂时停止升压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如果没有渗漏即可继续升压;
    B.如果在压力升至工作压力50%时,发现有轻微渗漏,可继续升压,如渗漏严重,则停止升压进行处理;
    C.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的80%时停止升压,检查进水门的严密性;
    D.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升压速度0.2~0.3MPa/min,停止上水,保持压力,对承压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记录20min时间内的压力下降值;
    E.试验完毕降压时,降压速度0.4~0.5MPa/mi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墙体材料(砖)冻融试验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用毛刷清理试样表面,将试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5℃±5℃下干燥至恒量(在干燥过程中,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2%,前后两次称重时间间隔为2h),称其质量G0,并检查外观,将缺棱掉角和裂纹作标记。
    将试样浸在10℃到20℃水中,24h后取出,用湿布拭去表面水分,以大于20mm的间距大面侧面立放于预先降温至-15℃以下的冷冻箱中。
    当箱内温度再降至-15℃时开始计时,在-15℃~-20℃下冰冻:烧结砖冻3h;非烧结砖冻5h。然后取出放入10℃~20℃的水中融化;烧结砖不少于2h;非烧结砖不少于3h。如此为一次冻融循环。
    每5次冻融循环,检查一次冻融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情况,如冻裂、缺棱、掉角、剥落等。冻融过程中,发现试样的冻坏超过外观规定时,应继续试验至15次冻融循环结束为止。15次冻融循环后,检查并记录试样在冻融过程中的冻裂长度,缺棱掉角和剥落等破坏情况。
    经15次冻融循环后的试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按上述的规定干燥至恒量,称其质量G1。烧结砖若未发现冻坏现象,则可不进行干燥称量。
    将干燥后的试样(非烧结砖再在10℃~20℃的水中浸泡24h)按抗压强度试验的规定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各砌墙砖可根据其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其中部分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多选题
    在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试验中,一般水性涂料的加热温度是(),溶剂型、反应型涂料的加热温度是()。
    A

    100±2

    B

    105±2

    C

    120±2

    D

    110±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在GB/T16777-2008中,防水涂料不透水性的试验方法。

    正确答案: ①取三个150mm×150mm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试验在(23±5)℃进行,将装置中充水直至满出,排出装置中空气。
    ②将试件放置在透水盘上,再在试件上加一相同尺寸的金属网,盖上7孔圆盘,慢慢夹紧在盘上,加压到规定压力。
    ③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压力(30±2)min,试验时观察试件的透水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MTT试验原理、试验步骤及应用。

    正确答案: 试验原理:活细胞中脱氢酶能将四唑盐还原成不溶干水的蓝紫色甲攒颗粒(formazan),并沉淀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没有这种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沉积在细胞中蓝紫色结晶物,溶液颜色深浅与所含的formazan量成正比。再用酶标仪测定OD值
    试验步骤:
    (1)单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103-104细胞/孔,每孔培养基总量200微升(96孔培养板每孔容积370微升),37℃、5%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2)加入2毫克/毫升的MTT液(50微升/孔);继续培养3小时。
    (3)吸出孔内培养液后,加入DMSO液(150微升/孔),将培养板置于微孔板振荡器上振荡10分钟,使结晶物溶解。
    (4)酶标仪检测各孔OD(570nm),记录结果。
    (5)绘制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应用:MTT法简单快速、准确,广泛应用于新药筛选、细胞毒性试验、肿瘤放射敏感性实验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石子的堆积密度试验步骤、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按规定称取试样,放入浅盘,在(100±;;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摊在洁净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
    取试样1份,置于干整干净的地板上,用平头铁锨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锨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50mm左右。装满后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
    试验结果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pL=(m1-m2)/V×;;1000
    pL式中-堆积密度(kg/m3);m1-容量筒的质量(kg);
    m2-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V-容量筒容积(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试件制备
    (1)每组试件为6个,如用人工插捣成型时,分两层装入混凝土拌和物,每层插捣25次,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如结合工程需要,则在浇筑地自制作,每单位工程制件不少于两组,其中至少一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件与构件相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少于28d,不超过90d。
    (2)试件成型后24h拆模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水泥浆膜,标准养护龄期为28d。
    (3)试件形状有两种:圆柱体:直径、高度均为150mm;圆台体:上底直径175mm,下底直径185mm,高为165mm。
    2)试验步骤
    (1)试件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待表面干燥后,在试件侧面滚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然后立即在螺旋加压器上压入经过烘箱或电炉预热过的试模中,使试件底面和试模底平齐,待试模变冷后即可解除压力,装在渗透仪上进行试验。
    (2)试验时,水压从0.2MPa开始,每隔8h增加水压O.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情况,一直加至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发现渗水,记下此时的水压力,即可停止试验。
    (3)当加压至设计抗渗标号,经8h后第三个试件仍不渗水,表明混凝土已满足设计要求,也可停止试验。
    3)试验结果计算
    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以每组6个试件中4个未发现有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抗渗标号按下式计算:
    S10H-1
    式中:S——混凝土抗渗标号;
    H—第三个试件顶面开始有渗水时的水压力(MP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钻进新地层4-5m循环处理好钻井液,上提钻头至套管鞋内,关闭防喷器。
    2、用较小排量(0.66-1.32L/s)向井内注入钻井液,记录各时期注入量及立管压力。
    3、作立管压力与泵入量的关系曲线图。
    4、从图上确定个压力值,开始偏离曲线的压力为漏失压力,最高点位破裂压力,平缓压力为传播压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简述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②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入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 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④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果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的收缩值的试验步骤即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测定代表某一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特征值时,试件应在3天龄期(从搅拌混凝土加水时算起)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并立即移入恒温恒湿测定其初始长度,以后至少应按以下规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其变形读数:1、3、7、14、28、45、60、90、120、150、180(d);
    ②测定混凝土在某一具体条件下的相对收缩值时(包括在徐变试验时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应按要求的条件安排试验,对非标准养护试件如需移入恒温恒湿室进行试验,应先在该室内预置4h,再测其初始值,以使它们具有同样的温度标准。测量时并应记下试件的初始干湿状态;
    ③测量前应先用标准杆校正仪表的零点,并在半天的测定过程中至少再核1~2次(其中一次在全部试件测读完后)。如复核时发现零点与原值的偏差超过±0.01mm,调零后重新测定;
    ④试件每次在收缩仪上放置的为止、方向均应保持一致。为此,试件上应标明相应的记号。试件在放置及取出时应轻稳,勿使其碰撞表架及表杆。如发生碰撞则应取下试件,重新用标准杆复核零点;
    ⑤试件在恒温恒湿室内应放置在不吸水的搁架上,底面架空,其总支承面积不应大于100倍的试件截面积边长(mm)相邻试件之间应至少留有30mm的空隙;
    ⑥需要测定混凝土自缩值试件,在3天龄期时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后立即密封处理,密封处理可采用金属套或蜡封。采用金属套时,试件装入后应盖严焊死,不得留有任何能使内外湿度交换的缝隙,外露侧头的周围也应用石蜡反复封堵严实。采用蜡封时至少应涂蜡三次,每次涂蜡前应用浸蜡的纱布或蜡纸包缠严实,蜡封完毕后应套以塑料袋加以保护。自缩试验期间,试件应无质量变化,如在1800h试验间隙内质量变化超过10g,该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Ev2试验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⑴平整场地,扫去浮土;
    ⑵安装设备;
    ⑶预加载、卸载、调零、加载;
    ⑷数据采集与处理;
    ⑸注意事项:试验过程中如果施加了比预定荷载大的荷载,则保持该荷载,并将其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击实试验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选择击实类型准备土样;
    2、预估最佳含水量,按一定间隔设定几个不同含水量并计算加水质量;
    3、将水均匀加入土样并浸润;
    4、击实成型,控制击实高度;
    5、取样刮平称重;
    6、脱模并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量;
    7、擦净试模称重。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土工布顶破强度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选择拉力机的拉力量程范围,最大压力在满量程的10%~90%范围内。
    (2)将试样在不受拉力状态下放入环形夹具内,将试样夹紧。
    (3)开动拉力机,顶压速率为100mm/min,在此速率下继续运行直至试样被顶破,记下最大压力,单位为N。(4)计算:A计算10块试样圆球顶破强度Tb的算术平均值。B计算顶破强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试验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将样品(对于固体含量试验不能添加稀释剂)搅匀后,取(6±1)g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取(3±0.5)g的样品倒入已干燥称量的培养皿(m0)中并铺平底部,立即称量(m1),再放入到加热到表3规定温度的烘箱中,恒温3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冷却2h,然后称量(m2)。对于反应型涂料,应在称量(m1)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再放入烘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空心板单板试验的试验荷载的计算步骤

    正确答案: (1)计算设计荷载(含验算荷载);
    (2)计算二期恒载;
    (3)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并把荷载分配;
    (4)荷载组合;
    (5)应力等效反算试验荷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标准贯入试验方法的步骤及注意问题?

    正确答案: ①用钻机先钻到需要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土层,清孔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
    ②将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其锤击数,此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N,若遇比较密实的砂层,贯入不足30cm的锤击数已超过50击时,应中止试验,并记录实际贯入深度△S和累计锤击数n,按下式换算成贯入30cm的锤击数N。N=30n/△S式中:n—所选取的任意贯入量的锤击数(击);△S—对应锤击数n的贯入量(cm)。
    ③提出贯入器,将贯入器中的土样取出,进行鉴别描述、记录,然后换以钻探工具继续钻进,至下一需要进行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一般可每隔1.0~2.0m进行一次试验。
    ④在不能保持孔壁稳定的钻孔中进行试验时,应下套管以保护孔壁,但试验深度必须在套管口75cm以下,或采用泥浆护壁。
    ⑤由于钻杆的弹性压缩会引起能量损耗,钻杆过长时使贯入器的动能降低,因而减少每击的贯入深度,即提高了锤击数,所以需要根据杆长对锤击数进行修正:N=a№式中:№—实际记录的锤击数;a—修正系数;N—修正后的锤击数。
    ⑥对于同一土层应进行多次试验,然后取锤击数的平均值。
    注意问题:①重视钻进工艺及清孔质量,对贯入器开始贯入15cm的击数也予记录,以判断孔底是否有残土或扰动程度;
    ②注意钻杆及导向杆垂直,防止在孔内摇晃;
    ③对试验段(即贯入5~45cm部分)要求测定每锤击一次后的累计贯入量,一次贯入量不足2cm时,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绘制锤击数与累计贯入量的关系曲线,以分析土层是否均匀,最后选取30cm试验段的锤击数作为N值记录下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⑴制作直径为95mm、厚度为51mm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或90d,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
    ⑵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施涂于试件侧面。
    ⑶试件在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
    ⑷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分,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然后将试验装置放在20~23℃的流动冷水槽中。
    ⑸将浓度为3.0%的NaCl溶液和0.3mol/L的NaOH溶液分别注入试件两侧的试验槽中,注入NaCl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负极,注入NaOH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正极。⑹接通电源,对上述两铜网施加60V直流恒电压,直至通电6h。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水泥凝结时间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一)初凝时间的测定:
    (1)当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2)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竟将表面接触。
    (3)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4)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5)达到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
    (二)终凝时间的测定:
    (1)取下试针换上终凝针;
    (2)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
    (3)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
    (4)在最后临近终凝时间的时候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
    (5)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终凝状态,时间阶段为终凝时间;
    (6)达到终凝状态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终凝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石料的抗冻性能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对试件编号,用放大镜详细检验,并作外观描述,然后量出每个试件的尺寸,计算受压面积。
    2.将试件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一般为12-24h,待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立即称其质量,精确至0.01g。
    3.按吸水率试验方法,让试件吸水饱和,然后取出擦去表面水分,放在铁盘中,试件与试件之间应留有一定间距。待冰箱温度下降到-15℃时,将铁盘连同试件一起放入冰箱,并立即开始计时。冻结4h后取出试件,放入205℃的水中融解4h,如此反复冻融至规定的次数为止。
    4.每隔一定的冻融循环次数,详细检查各试件有无剥落、裂缝、分层及掉角等现象,并记录检查情况。
    5.称量冻融试验后的试件饱水质量,再将其烘干至恒,称其质量。并按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测定冻融试验后的试件饱水抗压强度,另取3个未经冻融试验的试件测定其饱水抗压强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钢筋冷弯性能试验的步骤击注意问题?

    正确答案: ①试验步骤:钢筋在所给定的条件和在力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弯曲角度;试样在力作用下弯曲至两臂相距规定距离且相互平行;试样在力作用下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试样弯曲至规定弯曲角度试验,应将试样放于两支辊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②注意问题: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应缓慢施加弯曲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监控装置紧急制动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总风缸风压打到600Kpa以上,大闸置缓解位,此时观察列车管风压应到500Kpa,同时制动缸风压为0。输入紧急自检指令后,紧急制动阀打开让列车管排风,同时关闭列车管进风,观察列车管压力指示应迅速降到0,观察制动缸压力应上升到300Kpa(岔磨)以上。
    ②试验完成后,输入缓解指令,语音提示“缓解成功”,紧急阀关闭,列车管进风打开,观察列车管风压应上升到500Kpa,同时制动缸风压应降为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击实试验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选择击实类型准备土样;
    2、预估最佳含水量,按一定间隔设定几个不同含水量并计算加水质量;
    3、将水均匀加入土样并浸润;
    4、击实成型,控制击实高度;
    5、取样刮平称重;
    6、脱模并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量;
    7、擦净试模称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②、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
    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入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④、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果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