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论述阳明的“心即理”思想。”相关问题
  • 第1题: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A、“仁”
    • B、“心外无物”
    • C、“理”
    • D、“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主张“吾心即宇宙”、“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家是()。

    • A、周敦颐
    • B、王阳明
    • C、张载
    • D、陆九渊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佛教宣扬“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据此判断,佛教和心学的关系是()

    • A、心学是对佛教的继承发展
    • B、佛教与心学本质一样
    • C、佛教之中包含了心学的思想
    • D、心学思想受到佛教影响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 A、性即理
    • B、心即理
    • C、即物穷理
    • D、天理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王守仁“心即理”与“性即理”的具体含义的及其关系?


    正确答案: 王守仁继承了宋儒主流派关于心、性、天等范畴有所区别、又同一互通的基本思想,但他的最终归宿仍是落在心上。
    王守仁认为,理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于人心:
    一是以“本体”即人的本质的形式存在,在此情形下,“心即理”的心学基本命题实际上需要依赖性范畴的中介转换才能得以确立,所谓“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实际作了心与理之过渡的桥染,即将心学的心即理与道学的性即理统一起来了,统一的基础是心而不是理。
    二是以“条理”即内在规范的形式存在,心中的“条理”规范发现为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故“外理”纵有千变万化,最终仍不外于一心。
    王守仁将宋儒的天命之性和天理的范畴都收归于心,以前者言本心的浑然全体,而以后者发明条理的森然毕存,从而对宋以来理学的本体性范畴,从心学的立场出发作出了总结。王守仁宣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王守仁所坚守的,始终是心、性、理不二的立场。这种通过“性”而发明的心理同一的理论,是王守仁心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不论他的理论表述是突出知行合一还是致良知,在实质上都是心理为一观点的不同实现形式而已。

  • 第6题:

    单选题
    理学中的心学派主张“心即理”“吾心即宇宙”,把心学发展到极致,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的代表人物(  )。
    A

    张载

    B

    朱熹

    C

    周敦颐

    D

    王阳明


    正确答案: D
    解析:
    王阳明,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是典型的主观唯心思想。ABC三项,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万物本源,属于客观唯心思想。

  • 第7题:

    问答题
    试比较朱熹与陆九渊的“心即理”说。

    正确答案: 朱熹主张心与理一,这在他并无不通之处。因为心作为认识主体,它的本来任务就是穷究和统管理,理之作用可以通过主体的概括发挥而表现出来,这是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的。但是,认识论之心理统一与本体论之心理统一显然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为前者可以有二有一,后者则只能一而不二。朱熹的观点实际上是“心具理”(认识论意义上)而非彻底的“心即理”(存在或本体论意义上),故在当时和以后遭到了陆九渊、王守仁的尖锐批评。
    陆九渊虽倡心学,但他与朱熹的区别,在于其“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格局,即宇宙之理等于本心之理。陆九渊对理的问题的解决,不是从认识论出发,而是从存在的角度、即从本体论出发的。心和理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中部保持着同一,这种同一性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干扰,永不变化。从而,陆九渊推出的“心即理”与朱熹的“心即理”也就有了根本性的差别。陆氏的“心即理”是谓心和理是同一的实体,称理或称心其实只是形式,实质上并无差别,“实不容有二”,故心与理才能“一以贯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王守仁“心即理”与“性即理”的具体含义的及其关系?

    正确答案: 王守仁继承了宋儒主流派关于心、性、天等范畴有所区别、又同一互通的基本思想,但他的最终归宿仍是落在心上。
    王守仁认为,理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于人心:
    一是以“本体”即人的本质的形式存在,在此情形下,“心即理”的心学基本命题实际上需要依赖性范畴的中介转换才能得以确立,所谓“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实际作了心与理之过渡的桥染,即将心学的心即理与道学的性即理统一起来了,统一的基础是心而不是理。
    二是以“条理”即内在规范的形式存在,心中的“条理”规范发现为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故“外理”纵有千变万化,最终仍不外于一心。
    王守仁将宋儒的天命之性和天理的范畴都收归于心,以前者言本心的浑然全体,而以后者发明条理的森然毕存,从而对宋以来理学的本体性范畴,从心学的立场出发作出了总结。王守仁宣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王守仁所坚守的,始终是心、性、理不二的立场。这种通过“性”而发明的心理同一的理论,是王守仁心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不论他的理论表述是突出知行合一还是致良知,在实质上都是心理为一观点的不同实现形式而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主张“吾心即宇宙”、“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家是()。
    A

    周敦颐

    B

    王阳明

    C

    张载

    D

    陆九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理学中的“心学”派主张“心即理”、“吾心即宇宙”,把“心学”发展到极致,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张载

    B

    朱熹

    C

    周敦颐

    D

    王阳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理学发展至明代,出现了王阳明的()。它认为“心即理”。

    正确答案: 心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陆九渊的“心即理”?

    正确答案: 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南宋人。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后人编为《陆九渊集》
    陆九渊嫌朱熹的学说太复杂太繁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说,理就在心中,“心即理”,因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原则——“理”。即“心即理”的宇宙观,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主要干点包括:
    陆九渊“心即理”的命题,是武断的主观唯心主义。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其根源在于无限夸大心的思维作用和人的道德意识,以至否定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的独立存在,而把心看成惟一的实体。即“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此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陆九渊的所谓“心”,有时又称作“本心”,是指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它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也包括事物的规律。他说:“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
    陆九渊所谓的理不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只是道德的原则。他所谓的心就是道德意识。陆九渊所谓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就是认为道德意识是最高的实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理学中的“心学”派主张“心即理”、“吾心即宇宙”,把“心学”发展到极致,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张载
    • B、朱熹
    • C、周敦颐
    • D、王阳明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有关明朝王阳明思想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③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④提出“格物致知”()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A、知行合一,发于本心
    • 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 D、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程朱理学建立了以()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 A、人道
    • B、“天理”
    • C、纲常
    • D、“心即理”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单选题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A

    “仁”

    B

    “心外无物”

    C

    “理”

    D

    “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

    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

    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理学与心学的分析比较。A、C两项只符合心学的观点,D项只符合理学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符合两者共同观点,故选B项。

  • 第19题:

    单选题
    有关明朝王阳明思想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③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④提出“格物致知”()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从“性即理”的观点出发,分析评述朱熹有关教育目的及作用的思想。

    正确答案: 首先,朱熹的有关教育目的{明人伦}的论述,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人类社会中的人伦表现了“天理”的内容,“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就是要体认天理,复尽天理。这样,他就把封建伦理道德绝对化、永恒化。教育就是在于促进人们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达到“天理”的标准。
    其次,朱熹从性论的观点出发,论述教育的作用。朱熹认为,人是理与气结合而生成的。性者,人之所以得于天理地。“性即理”也,天命之性,就是天理,是人出生之前就存在的,是纯然至善的。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即存善弃恶。通过教育,修心养性,使人心服从于道心,就等于天理战胜了人欲,这个过程就是“明人论”的过程。
    朱熹有关教育目的和作用的论述,用“天理”证明封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将其绝对化,将中国古代道德领域中的禁欲主义传统发展到了极致,给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制度披上了神圣的理论外衣,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发挥重大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程朱理学建立了以()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A

    人道

    B

    “天理”

    C

    纲常

    D

    “心即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A

    性即理

    B

    心即理

    C

    即物穷理

    D

    天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论述二程关于理的思想。

    正确答案:
    二程(程颢、程颐)以“理”作为他们学说的最高范畴。
    (1)理
    理包括物理和伦理,前者是指自然界具体事物之所以然,后者是指人类社会具体事物之所当,同时理还可以与性连用组成“性理”,它表示人的本质。但是二程兄弟认为,这些都还不是理的最根本含义,将这些理的含义进一步抽象,还存在一个统一而普遍的“理”,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据。这个理是舍弃了具体之理的各种特殊性的抽象的结果,它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及人为的影响而改变,它是永恒存在的,不增也不减,其存在与经验世界的存在没有关系。即使没有经验的世界,理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是理没有显现,得不到具体的应用而已。
    (2)理和万物的关系
    关于理和万物的关系这个问题,小程(程颐)用“理一而分殊”来表示,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可以用来表示统一的理和具体事物之理的关系,或者说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大程(程颢)也有理一分殊的思想,他在评论《中庸》的时候说:“《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3)性理
    二程还用理来说明人性,在他们看来,“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这样就为人性善找到了一个本体论的基础。
    (4)天理
    为了说明此理是自然而然,是具有普遍性的,他们提出了天理的说法,认为天理就有自然和生生的特性,反对将理看成是一个死的东西。张载主张用气的聚散来说明宇宙的生化,认为已散之气不会消失,会重新聚集为万物,二程则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宇宙中会自然生出气,不必要借助已经散掉的气才能重新聚集为万物。因为理具有生生的特性,自然可以生出新的气。
    (5)二程还用理对传统的天进行了重新解释,去掉了其人格神的味道,这实际上是用一种理性的说明来代替传统的主宰神的观念,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