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试论罗钦顺的理气为一物思想。”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试论商鞅的管理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 商鞅(公元前390—338)卫国国君的后裔,本名公孙鞅,又称卫鞅,后因封地商,故而世称商鞅。在主持变法的过程中,制定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全面贯彻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这一总的管理思想。1.“教民耕战”的基本国策。商鞅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只有农民由于朴实可信,安土重迁,故而最便于听从朝廷的驱使,平日在家务农,战时应征人伍。他们既是粮袜、战马和运输工具的可靠供应者,又是兵力持续补充的重要来源,从而,以农养战,平战结合,“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
    2.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商鞅对于如何管理国家这个问题,坚持不法古,不循礼,反对以“仁义”说教的儒家思想。他说,惟有“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弱民》)这样,才能达到“以刑去刑”,“以战去战”(《画策》),因此,非以“法治”无以治国平天下。
    3.论功封爵的吏治准则。废除世卿世禄旧制,除了从事农战以外,不得授予官爵。“是故不以农战,则无官爵。”(《农战》)商鞅明令奖励耕织,奖励军功,规定“粟爵粟任”。“武爵武任”(《去强》),即允许人们纳粟换爵,按军功大小授予二十级的不同爵位。此项改革,是与当时普遍推行的县制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4.综合治理的管理手段。为了强化国家统治,商鞅善于运用行政、法律、税收、价格等多重管理手段。为了控制商业人口,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做出了一些相应规定:根据商人家庭的人口,摊派摇役。他们的一切大小奴仆,均须在官府中注册登记,由官府轮番安排,承担摇役;通过管制粮食贸易,不让商人买卖粮食,他们无利可图,就会想着要弃商务农。为了促使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他还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进行调控管理:诸如根据单位面积的实际粮食产量,按亩纳税,国家对任何人一视同仁,以示负担公平;通过提高粮食价格,鼓励务农;统一度量衡制,为国家赋税征收提供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问答题
    试论黄宗羲以学校为议政机关的政治思想。

    正确答案:
    (1)改革“一家之法”为“天下之法”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法,三代时候的法为“天下之法”,是为天下人谋求利益而制定的法,而三代以后的法是“一家之法”,是为了满足一家一姓的个人利益而制定的,他们将天下当做私有财产,所以法不得不密,而法制定得越严密,天下就越混乱。也就是说,这些法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而制定的,对于人民是无益的。针对这种情况,黄宗羲提倡改革“一家之法”为“天下之法”。他认为必须有一套完备正当的法律,才能有好的政治。
    (2)改革
    黄宗羲提出了恢复学校,使其成为议政的机构:“必使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然后设立学校之意始备。”他认为,学校公议实行平民议政治可以扭转皇帝一个人专政的“家天下”的局面,同时,学校的学官应该由公众推选出来,郡县的学官,由著名的儒者担任;太学的祭酒,由大儒来担任,祭酒同时是皇帝的师傅。每个月初一,皇帝、宰相和六卿都要去听太学的祭酒讲课,政治有了失误,祭酒可以直言不讳。地方的官员也必须到各级学校听学官讲课。学官对当地官员的政事,“小则纠之,大则伐鼓号于众”。所以这个时候包括皇帝在内的各级政府官员都要接受学官的监督。
    (3)意义
    黄宗羲所谓的学校,不仅有议政权和监督权,还有舆论培养、导向、决定是非甚至决定官员任免的权利,算得上是广大士人参予政权的一个机构。尽管在当时只是一个设想,还无法实现,但是对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独裁来说,还是具有进步的意义。黄宗羲的这种设想,也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愿望,让人民参与政治,监督政府,为人民谋利益。虽然黄宗羲并没有主张取消君权,只是寄希望于将来的“圣王”,但是他的思想中表现出来的民主思想,还是值得肯定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试论《浮士德》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正确答案: 《浮士德》不仅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也体现了歌德对世界万物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解,整部作品显示了歌德的“唯心史观与辩证法思想的统一”。(郭沫若语)
    《浮士德》中歌德以艺术和美学的方式,显示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作品中,天帝代表善,魔鬼为恶。但两者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并构成宇宙间最基本、最至极的矛盾形态。而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则是人世间的一对矛盾,两者如影相随,开始了肯定与否定、前进与停滞相互作用的漫长旅程。从宇宙到人间,并非仅是作品艺术场景的转换,实质是歌德所理解的矛盾从一般到特殊的演进过程。再则是由人间矛盾转入人自身的矛盾。即如浮士德如是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胸中,一个想要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凡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升。”作品中,浮士德本身就是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他不断否定过去,否定停滞的生活,追求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固执尘世生活,满足于官能享受。正是这样的描写,歌德深刻揭示了第三层矛盾构成,即人自身的矛盾构成。可见,天上——人间——人自身无从充满矛盾,这构成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基本形态。
    那么,如何把握浮士德自身的恶与靡非斯特代表的恶之间的关系?从作品中看,两种恶本质上相同,内涵均为否定、破坏、停滞、毁灭。然而,其不同之处在于,浮士德身上的恶是潜在的,在与魔鬼结盟前,他虽悲观、绝望,但并未造成什么破坏。然而,当外在的恶作用于他后,其自身的恶才膨胀、发展起来了。浮士德之所以每一阶段开始时自愿听从魔鬼摆布,其根本原因也在于二者本质上的一致性。是外在的恶帮助了浮士德身上的恶做了想做而又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的事。
    可以说,在作者心目中,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虽是两极对立,但实际上是人的一分为二,是人的两种精神,是人的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由于有两种精神,所以浮士德充满矛盾,而且在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发展;当然,两者之中,向上的精神,仍占主导地位。始终贯串全剧的一人一魔、一主一仆,如影随形,如呼如吸,如问如答,相反相成,相生相克。这就是《浮士德》无处不在的辩证法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试论马里旦的人权思想。

    正确答案: (1)马里旦以阿奎那的神学自然法理论为思想渊源。
    (2)人权的哲学基础是自然法。人最初在自然状态就享有这些自然权利。人权来源于自然法。
    (3)自然法包含有自然法的本体要素和认识论要素。
    (4)马里旦把人权分为自然法人权和实在法人权。自然法人权讲的是人权的来源;实在法人权讲的是人权的保障。
    (5)马里旦人权的内容有人格权、公民人格权和劳动人格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试论洛克的法治思想。

    正确答案: 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主张的思想有以下内容:
    (1)国家必须以正式的法律来统治。就是说,这种法律必须是以法定的手续制定和公布出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法律。为此,他坚决反对以临时性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
    (2)执行已经公布的法律。洛克说,有了法律而不执行,等于无法。不执行法律的政府是专横的政府,从而就不能算作真正的政府。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洛克说,每一个个人和其他最微贱的人都平等地受制于法律。公民社会的任何人都不能免受法律制裁。对于那些位高权重的人要从严要求。
    (4)法律执行者在无法律规定的场合,应当根据自然法的精神自由裁处,直到有关的成文法加以规定为止。这是为公共福利所必不可少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试论《诗经》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正确答案: 第一,《诗经》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诗经》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诗很朦胧、原始的,他们所“爱”的仅仅是自己的“宗国”而已。《鄘风。载驰》中许穆夫人爱的诗卫国,《秦风。无衣》中士卒爱的诗秦国,这些都毋庸置言。但是,正是这种原始的朦胧意识,在历史长河中,逐步锤炼为我们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犹如巨大的磁石,使各族人民的团结坚如磐石。这种精神,在《史记》《汉书》中,在鲍照,庾信的诗中,在唐代边塞诗中,在陆游,辛弃疾的诗词中,在文天祥的诗歌中,直到鸦片战争以后的作品中,都有突出的表现,爱国主义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成为乐章的主旋律。自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意识的增长,爱国主义意识的内涵愈来愈丰富,形式愈来愈广泛,溯其源头,应以《诗经》为本。
    第二,忧国忧民,重视社会责任,重视人生价值的积极入世思想。《诗经》为我们塑造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具有满腔的政治热情,敏锐的洞察力,关心国事,注意时局的发展动向哦昂在高压之中,仍敢于直抒己见,敢于对昏君佞臣大胆批判,表现了早期知识分子不畏强权政治,大义凛然的无畏气概。这些,在《王风。黍离》《小雅。正月》《小雅。十月之交》等诗中,得到充分表现。诚然,这些贵族文人关心的诗奴隶主的宗国,关心的是本阶级的厉害,但他们为后人开了一个好头,树立起一个榜样。那就是学习要与关心国事联系起来,学以致用,不为读书而读书。学习要与人格的修养联系起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正是汲取了包括《诗经》在内的思想文化的精华所建立起来的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竟整整支配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全部历史过程。更重要的是,这种参与意识对于封建士大夫的人格塑造、价值取向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形成了以进言为荣,以敢于讽谏为上的批判精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形成了以进言为荣,以敢于讽谏为上的批判精神,并酿成了以适应这种批判精神需要的谏官体制,专门负责向君主提出各种意见。我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忧患意识的感染熏陶,都是在《诗经》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第三,《诗经》体现出的审美意识及文艺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岁这一问题多有论述,仅《论语》就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与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些论述都十分精辟地总结了《诗经》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及文艺思想。可见,《诗经》中的审美意识与文艺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及文学理论的基础,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其巨大的影响绝不低估。
    第四,《诗经》的宗教意识与伦理意识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农业部族的周人,尽管尊天畏命,敬奉祖先,但始终是以一种理智的行为来对待宗教。可以说,中华民族未能形成一种狂热的宗教意识,与住人独特的宗教观念及重视亲情的伦理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将神权、族权、政权三位合为一体,是周人的首创,天子诗世俗的君主,是本族的大族长,诗祭祀天帝祖先的主祭.形成天子管辖诸侯,大宗管理小宗,有叛逆行为不得不享配祭祀等一整套管理体制.在这种系统完整的管理体制下,人的个性逐渐被抹杀,人的创造欲望被遏制,人的自由意志被破坏,代之而来的是对上司前辈的敬畏心理和服从习惯,谨小慎微的个性,以及盲目的群体观念和事业有成时的专制欲望.自然,《诗经》显示出的伦理观念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同时,也对中华民族忠厚善良/尊长恤幼/爱国敬业等良好的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极大的作用.总之,《诗经》既是时代思想的载体,又是宣传某种思想意识的工具,因此,研究《诗经》思想意识对后世的影响,极为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论罗钦顺的理气为一物思想。

    正确答案:
    (1)理气为一物的内容
    罗钦顺认为理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而是气运动变化的规律,理在气的背后主宰气的运动变化,理只有在气的往来运动的转折处才能显示出来。
    (2)对他人理气观的批评
    ①反对朱子的“理堕在气中、泊在气中、理气不离不杂”的说法。
    罗钦顺说:“仆之所疑,莫甚于此。理果是何形状而可以‘堕’‘泊’言之乎?‘不离不杂’,无非此意。但词有精粗不同耳。只缘平日将理气作二物看,所以不觉说出此等话来。”他反对“理气”是二物的说法,进一步强调“仆从来认理气为一物”。
    ②批评周敦颐的“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说法。
    周子《太极图说》中认为:“‘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三语,愚则不能无疑。凡物必有两而后可以言合,太极与阴阳果二物乎?其为物也果二,则方其未合之先,各安在耶?朱子终身认理气为二物,其源盖出于此。”也就是说,罗钦顺从理气为一物的观点出发,对周敦颐“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说法表示怀疑,其“合”字表明周敦颐认为太极和阴阳是两个东西,而朱子的看法正是受到了周子的影响。
    ③批评薛碹的“气有聚散,理无聚散”的说法。
    a.罗钦顺认识到“理气分离”和“把理实体化”的思想与“理气聚散”的问题密切相关。他对薛碹“理气无缝隙,故曰器亦道,道亦器”的说法表示赞同,但强烈反对薛瑄“气有聚散,理无聚散”的说法,指出“一有一无之间,其为缝隙也大矣”,由此他批评薛碹的这种说法还是认为理气为二物。
    b.在罗钦顺看来,宇宙间首先存在的是气,理是具体事物的属性,也就是说具体事物形成之后才产生了理,并且具体事物消失之后,也就不会存在事物之理。
    (3)理气为一物的来源。
    罗钦顺“理气为一物”的观点来源于程颢,罗钦顺赞同程颢的“道亦器,器亦道”说法。他提出:“名虽有道器之别,然实非有二物,故曰器亦道,道亦器。”由于,在宋明理学中理气问题与道器问题在理论上是相通的,所以罗钦顺赞成程颢的这一提法。
    (4)评价
    从哲学本体论方面看,罗钦顺的“理气为一物”的观点是对朱子的“理在气先、理气为两物”的批判。罗钦顺的理气观,标志着他的思想由理学转向了气学,但却不能称其学说为气。他虽主张理气为一物,但却反对认气为理,而主张“就气认理”,由此可见,他在根本上还是承认理对于气的终极意义及价值。他指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要求运用朱子格物穷理的工夫,批评心学家湛若水和王阳明只是在内心寻求理,认为这会导致“寻个理字不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