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简介。

题目

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简介。


相似考题
更多“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简介。”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农户一年种植稻麦两熟0.5公顷地,收获粮食8000千克,耗用种子、化肥、农药、水费、机耕费计360元,用人工20个,每个工作日按12元计,交税金75元,收获的秸秆还田,试计算每公顷耕地成本和每千克粮食成本?


    正确答案: (1)总成本=360+12×20=600(元)
    (2)每公顷成本=600元÷0.5公顷=1200元/公顷
    (3)每千克粮食成本=600元÷8000千克=0.075元/千克

  • 第2题:

    何为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


    正确答案: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是指利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抖土、摘果、清选、集箱多项作业的农机化技术。

  • 第3题:

    什么是玉米联合收获技术?


    正确答案: 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收集果穗(或摘穗、剥皮、脱粒),同时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切断青贮或粉碎还田)等项作业的为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具有这种联合作业功能的机具称为玉米联合收获机。

  • 第4题:

    在稻、麦轮作时,磷肥的最佳施用时间是()。

    • A、稻生长前期
    • B、稻生长后期
    • C、麦生长前期
    • D、麦生长后期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稻麦复种制


    正确答案:复种,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播种和收获两次以上的耕作方法;复种可以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提高农田的产量。我国最早实行复种轮作是在战国时期。当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部分地区改变了一年一熟制。把冬麦和一些春种或夏种的作物搭配起来,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增加种植和收获的次数。

  • 第6题:

    机械化收获方式分为()、()


    正确答案:分段收获;联合收获

  • 第7题:

    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其机械化收获方法分为分段收获法和联合收获法两种;其中世界上第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由澳大利亚昆士兰文巴的艾伦于1921年设计出来的;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使用的玉米收获机大致分为5种类型,即悬挂式、牵引式、自走式、玉米割台和青贮式玉米收获机。


    正确答案:玉米

  • 第9题:

    问答题
    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简介。

    正确答案: 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就是用机械完成花生生产农艺过程的技术,包括耕整地、覆膜、播种、植保、收获等农田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械脱壳、机械榨油等加工技术。
    耕整地、植保等所用机械均为通用机械,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加工作业机械化程度也很高。
    目前核心内容是播种和收获环节,这也是2个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
    花生铺膜播种联合作业,一次可完成碎土镇压、翻土筑畦、开沟施肥、覆土刮平、喷洒农药、铺展地膜、打孔播种、起土盖种等多道工序,作业效率高、质量好。
    花生的收获机械有花生挖掘犁(仅有单项挖掘功能)、花生收获机(具有挖掘、抖土亮果功能)、花生联合收获机(具有挖掘、抖土亮果、摘果功能)和花生摘果机、花生脱粒机等单项功能机具。目前采用花生收获机一次完成花生挖掘、抖土、铺放等工序,在田间晾晒后,人工收集运回场院摘果方式应用相对较多。
    花生联合播种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20倍以上,机械收获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40倍以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简介。

    正确答案: 收获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季节性强,用工量多,劳动强度较大的生产环节。稻麦机械化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可使收获期从10-15天缩短到7-10天,使丰产的粮食及时归仓,对下茬作物抢种,确保农时、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机械化联合收获能减少粮食收获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总损失率可降到5%以下。同时可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从机械化收获工艺上可分为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联合收获机按茎秆是否全部进入脱粒装置又可分为全喂入和半喂入两大类。
    全喂入收割机又分为:背负式、轮式自走式、履带自走式、牵引式半喂入收割机又分为:自走式和悬挂式。稻麦联合收获机不论哪种形式,其基本工作原理相同,在田间一次完成稻麦的切割、输送、脱粒、分离和清选等项作业,获得比较清洁的谷粒。
    主要部件除动力行走装置外,主要由收割台、脱粒机和中间输送装置三大部件。但是水稻与小麦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在联合收获机中脱粒装置结构有差异。小麦脱粒采用的是揉搓原理,水稻则采用梳刷原理。
    考核联合收割机作业性能指标:一是总损失率(割台损失、输送损失、清选抛撒损失)一般要小于2%;二是清选率要大于98%;三是籽粒破损率小于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为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

    正确答案: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是指利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抖土、摘果、清选、集箱多项作业的农机化技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稻麦复种制

    正确答案: 复种,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播种和收获两次以上的耕作方法;复种可以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提高农田的产量。我国最早实行复种轮作是在战国时期。当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部分地区改变了一年一熟制。把冬麦和一些春种或夏种的作物搭配起来,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增加种植和收获的次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杂交稻收获后可以留种吗?


    正确答案:不可以

  • 第14题:

    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简介。


    正确答案: 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就是用机械完成花生生产农艺过程的技术,包括耕整地、覆膜、播种、植保、收获等农田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械脱壳、机械榨油等加工技术。
    耕整地、植保等所用机械均为通用机械,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加工作业机械化程度也很高。
    目前核心内容是播种和收获环节,这也是2个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
    花生铺膜播种联合作业,一次可完成碎土镇压、翻土筑畦、开沟施肥、覆土刮平、喷洒农药、铺展地膜、打孔播种、起土盖种等多道工序,作业效率高、质量好。
    花生的收获机械有花生挖掘犁(仅有单项挖掘功能)、花生收获机(具有挖掘、抖土亮果功能)、花生联合收获机(具有挖掘、抖土亮果、摘果功能)和花生摘果机、花生脱粒机等单项功能机具。目前采用花生收获机一次完成花生挖掘、抖土、铺放等工序,在田间晾晒后,人工收集运回场院摘果方式应用相对较多。
    花生联合播种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20倍以上,机械收获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40倍以上。

  • 第15题:

    小麦灌溉方式主要有畦灌和沟灌,前者适于()。

    • A、南方稻麦两熟区
    • B、东方稻麦田
    • C、西北旱作麦区
    • D、北方旱作麦田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体的复种方式()

    • A、稻麦两熟
    • B、麦-豆-稻
    • C、麦-稻-稻
    • D、油-稻-稻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禾谷类作物稻、麦的收获指数大致为()左右。

    • A、0.1
    • B、0.5
    • C、0.9
    • D、0.8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推广人员的新技术培训内容应紧紧地围绕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及()、使用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如近年我国大力推广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等。


    正确答案:操作规程(技术要点);配套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

  • 第19题:

    麦稻秸秆制碎料板


    正确答案:44109011

  • 第20题:

    简介联合收获要由哪些部件组成?


    正确答案:联合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有拨禾轮,切割器,脱粒装置,清选装置,输送装置等。

  • 第21题:

    填空题
    棉花收获机械化工艺:()、()、()。

    正确答案: 化学脱叶,机器彩棉,清理加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杂交稻收获后可以留种吗?

    正确答案: 不可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简介。

    正确答案: 化肥深施技术是指使用机械将化肥按农作物生长要求数量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深度的技术,化肥深施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增产技术。
    对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研究表明:碳酸氢氨、尿素,深施比表施,氨态氮利用率分别由27%和37%提高到58%和50%,磷肥和钾肥深施也可以减少风蚀,增加肥效。
    一般化肥深施于土壤6-10cm以下,化肥的挥发损失量显著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