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妊娠期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皮带输送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皮带输送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保养擦车时,应将各支承辊上的烟垢,用刮刀清除。
    (2)皮带送丝时,出现打滑.或间隙运动时,及时调整。
    (3)严禁用锐利的铁器接触布带表面。
    (4)严禁用湿布接触电器。

  • 第2题:

    试述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正确答案:(1)作好健康宣教指导产妇饮食.以饮食为主的治疗方法最有效,根据血糖和体重情况为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使血糖达到理想的水平.
    (2)指导三餐前检测尿糖.4次/d,餐前30min测尿糖并记录,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3)指导产妇自数胎动.此类患者易出现羊水过少、巨大儿、死胎,而胎动计数是很好的监测手段.

  • 第3题:

    影响肺脓肿疗效的因素包括()

    • A、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 B、抗菌药物剂量不足
    • C、抗菌药物剂型选择不当
    • D、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不够
    • E、脓液引流不畅

    正确答案:A,B,C,D,E

  • 第4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


    正确答案: ①可口服给药就不应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②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 第5题:

    试述肝脏病病人手术前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术前应作各项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损害者,手术耐受力削弱,须经较长时间严格准备,方可施行择期手术。肝功能有严重损害,表现有明显营养不良、腹水、黄疸者,一般不宜施行任何手术。急性肝炎病人,除急症抢救外,多不宜施行手术。对肝病病人,术前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全身情况,增加肝糖原储备,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液纠正贫血及增加凝血因素,尚应给予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等。

  • 第6题:

    试述妊娠期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1)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2)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类药物。

  • 第7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疗程?


    正确答案: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 第8题:

    试述酚妥拉明抗休克的理论依据及使用时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酚妥拉明抗休克的理论依据有
    (1)阻断α1受体,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使组织血液灌流量增加;
    (2)兴奋心脏,使心输出量增加。应用时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才可使用酚妥拉明。

  • 第9题:

    下列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对母体没有毒性作用妊娠期就可以服用
    • B、妊娠期服用抗菌药应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 C、链霉素可以在妊娠期服用
    • D、在乳汁中含量高的抗菌药物,应避免在哺乳期使用
    • E、在乳汁中含量较少的抗菌药物,可以在哺乳期使用

    正确答案:B,D,E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儿童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如下:
    (1)氨基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儿童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给药。
    (2)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物也有一定肾、耳毒性,患儿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
    (3)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
    (4)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

    正确答案: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妊娠期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1)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2)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类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振槽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振槽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启动前确定振槽上无人或异物及状况良好。
    (2).严禁在振槽上踩压。
    (3).发现振臂的胶皮柱残缺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4).振槽工作时,声音异常或不规律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 第14题:

    试述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儿童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如下:
    (1)氨基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儿童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给药。
    (2)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物也有一定肾、耳毒性,患儿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
    (3)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
    (4)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 第15题:

    试述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方法和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㈠除草剂的施用方法,主要有喷洒法和毒土法两种:
    ⑴喷洒法,适用于水溶剂、乳剂和可湿性粉剂。先称出一定的药量,加少量水使之溶解、乳化类调成糊状,再加水稀释,一般每公项配制3000-7500kg水溶液即可喷洒均匀。茎叶处理,要求雾点小,兑水应多,取偏上限值。
    ⑵毒土法,适用于粉、可湿性粉剂和乳剂。用过筛的潮土与一定量的药剂充分混合,均匀地撒施在苗床上。一般每公顷施毒土750kg左右。如是乳剂可先加入少量水稀释,喷洒于过筛的细土上,然后拌匀施入。毒土法宜随配随施,不可久留,以免失效。
    ㈡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⑴要选择晴天施药,施后12-48小时内无大雨,喷后遇到大雨应考虑补施;喷雾方向应顺风或与风向成斜角,背风喷药时要退步移动,严禁把喷在附近苗木或农作物上,以免产生药害。
    ⑵施前要准确计算作业面积和称取药量,防止药害和影响效果。
    ⑶喷洒要均匀周到,速度适当,避免重喷和漏喷。
    ⑷施后在药剂有效期内,不要中耕松土,以免影响药效。
    ⑸操作人员必须带手套、口罩、防止药剂接触皮肤、口腔、喷完后要用肥皂洗手洗澡。
    ⑹每次施药后,要将喷药机具冲洗干净,以免下次使用时发生药害。

  • 第16题:

    试述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机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抗叶酸代谢:磺胺类与甲氧苄啶(TMP)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与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重复交替联结而成。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与胞浆外三个阶段。能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由于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致使细菌膨胀、变形,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3)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细菌胞浆膜主要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半透膜,具有渗透屏障和运输物质的功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表面活性物质,能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而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则仅能与真菌胞浆膜中固醇类物质结合。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4)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为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80S,由40S与60S亚基构成,因而它们的生理、生化与功能不同,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而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和蛋白质合成。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
    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
    ②能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③能与30S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5)抑制核酸代谢: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 第17题:

    试述肝病病人的术前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肝病病人的术前注意事项包括:术前应做各项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损害者,手术耐受力削弱,须经较长时间严格准备,方可施行择期手术。肝功能有严重损害,表现有明显营养不良、腹水、黄疸者,一般不宜施行任何手术。急性肝炎病人,除急症抢救外,多不宜施行手术。对肝病病人,术前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全身情况,增加肝糖原储备,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液,以纠正贫血及增加凝血因素,尚应给予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等。

  • 第18题:

    试述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举例相应的代表药物。


    正确答案: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主要代表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糖肽类抗菌药物。(2)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主要代表药物有多粘菌素E、两性霉素B等。(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等。(4)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影响核酸代谢,主要代表药物有喹诺酮类。(5)影响细菌叶酸代谢,主要代表药物有磺胺类。

  • 第19题:

    试述抗菌药物现状?


    正确答案:近年来,新的抗菌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最为活跃的领域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类等。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现已发展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新型β-内酰胺类三大类。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丁胺卡那霉素、乙基西梭霉素成为治疗G(-)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3.大环内酯类中的新品种(罗红霉素、阿齐红霉素、地红霉素、6-氧甲红霉素等)具有在组织及吞噬细胞内分布浓度高、生物半衰期长、对某些病原体活性强、消化道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4.氟喹诺酮类是二十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的合成药物,属于杀菌性抗菌药,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不同,可作为对β-内酰胺类或其它抗菌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氟喹诺酮类药抗菌谱广、吸收良好、组织和细胞内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但自该类药物普遍应用之后,耐药菌株迅速产生,应引起重视。动物试验证明本类药物可致幼龄动物软骨及关节损害。目前国内已用于临床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伊诺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5.其它抗菌药物,如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极有效的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抗厌氧菌的甲硝唑,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酮康唑、氟康唑等。

  • 第20题:

    试述皮带秤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皮带秤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检查皮带机上的自动调整张力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2)清洁传感器测速光电管,并检查其其否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果松动,应调整其到正确的位置,再进行紧固。
    (3)对整机进行认真清洁,特别是称重台,皮带秤的调节杆等。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酚妥拉明抗休克的理论依据及使用时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酚妥拉明抗休克的理论依据有
    (1)阻断α1受体,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使组织血液灌流量增加;
    (2)兴奋心脏,使心输出量增加。应用时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才可使用酚妥拉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

    正确答案: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机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抗叶酸代谢:磺胺类与甲氧苄啶(TMP)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与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重复交替联结而成。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与胞浆外三个阶段。能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由于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致使细菌膨胀、变形,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3)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细菌胞浆膜主要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半透膜,具有渗透屏障和运输物质的功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表面活性物质,能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而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则仅能与真菌胞浆膜中固醇类物质结合。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4)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为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80S,由40S与60S亚基构成,因而它们的生理、生化与功能不同,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而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和蛋白质合成。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
    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
    ②能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③能与30S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5)抑制核酸代谢: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肝病病人的术前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肝病病人的术前注意事项包括:术前应做各项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损害者,手术耐受力削弱,须经较长时间严格准备,方可施行择期手术。肝功能有严重损害,表现有明显营养不良、腹水、黄疸者,一般不宜施行任何手术。急性肝炎病人,除急症抢救外,多不宜施行手术。对肝病病人,术前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全身情况,增加肝糖原储备,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液,以纠正贫血及增加凝血因素,尚应给予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