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三人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题目

简述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三人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三人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正确答案: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库恩的视角中,“范式”则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起点,有了范式指导下的解决疑难活动,科学才开始发展。
    2.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标准是理论的可检验度(可证伪度),在波普尔看来进步的理论就是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即“具有最大可能的经验内容的理论。在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有两种进步:(1)在常规科学时期,解谜能力是进步的标准。
    (2)科学革命的进步,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把范式转换看成进步
    3.两种模式所强调的发展过程的重点不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范式论模式都强调了革命的作用,但波普尔似乎对科学发展中的量变重视不够,库恩在他的范式论模式中则强调了常规科学的发展作用,同时明显地突出了量变到质变之间的转化。波普尔突出了动态的进攻性的“证伪”,而库恩则动静结合,强调辩护性的“范式”。

  • 第2题:

    试述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基本观点:科学问题->猜想->证伪->新问题P1→TT→EE→P2(Pl代表问题;TT代表试探性理论;EE代表(尝试)排除错误;P2代表新的问题);科学的起点:从问题开始;科学研究方法,猜想-反驳方法;科学标准,用“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科学发展方式,不是从观察经验到理论归纳,而是从问题到猜想、反驳的过程。

  • 第3题: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谁提出的?()

    • A、波普尔
    • B、施特劳斯
    • C、索绪尔
    • D、托马斯·库恩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精致证伪主义和“研究纲领方法论”是下面哪一位的成就:()。

    • A、列宁
    • B、拉卡托斯
    • C、库恩
    • D、培根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前科学-常态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态科学。
    其具体内容为:
    (1)前科学:随着科学的演化,许多概念在准科学的后期逐步稳定下来,有些概念又综合形成新的概念。科学工作者对他们所从事科学工作的原理,甚至包括看法是完全不一致的,经常发生争论,有多少科学工作者,就有多少种理论,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证明自己的工作是正确的,但是谁也取代不了谁。
    (2)常态科学:指正常条件下的科学。它是一种高度累积性的活动,在已有科学框架内不断地扩展研究领域,发展新体系。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创建新理论,而是增加已有理论规范的新案例,这就要有付出发现新事物的代价。在前科学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范型,标志这这一门科学的发展成熟。
    在范型支配的科学研究,要做事实和理论两方面的工作,库恩认为在事实方面,
    一是要提供科学事实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二是确定可以与范型理论的预测直接做比较的事实;在理论方面,一个范型包含着对宇宙本性的一种看法,理论有普遍意义。
    但是另一个方面,范型又是从一组现象种提出的,实际应用的数量并不大,这样的差距要由常态科学来弥补。在常态情况下,范型只能被另一种新的理论所取代,而不能仅靠经验把它撤销。范型规定了科学行为准则,它不但提出了难题,而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是按此方法解决难题失败了,库恩认为这不是范型的失败,而只能是人的技术问题。
    所以,科学家应当相信范型,并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细致的研究。
    (3)危机:在常态下,还有按范型提出的方法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反常。但出现反常不是危机,只是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反常才能破坏范型。范型在这样的情况下排除不了这种打击(即不能为原有的范型所容纳),这就出现了危机。
    (4)革命:在危机情况下,常态科学家进行争论,并对原来的范型不满,力求寻找新的范型,但新的范型就会使危机更加严重。所以,库恩认为新的范型和旧的范型不相容就会出现革命。
    (5)新的常态科学:革命使科学进步不可缺少的,随着新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新的常态科学就会产生。

  • 第6题:

    简述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内容。


    正确答案: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描述传播行为的便利方法—回答5个问题:
    1)谁(who)?
    2)说了什么(say what)?
    3)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4)对谁(to whom)?
    5)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五个问题被称为“拉斯韦尔五W公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模式。

  • 第7题:

    证伪主义的代表人表是()

    • A、培根
    • B、库恩
    • C、卡尔纳普
    • D、波普尔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简述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正确答案:1954年提出。
    特点:
    1)首先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
    2)引申出一个传播单位的思想;
    3)传播过程中的四个要素被细分为六个:发信、符号化、受信、符号解读、讯息、媒介。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拉斯韦尔模式(即5W模式)。

    正确答案: 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信息、传播途径、受者、效果
    1.传者的职能:
    ①收集信息
    ②加工制作讯息
    ③发出信息
    ④收集与处理反馈的信息
    2.健康信息的特点:
    ①符号通用
    ②科学性
    ③针对性
    ④适用性
    ⑤指导性
    ⑥通俗性
    3.传播的渠道选择的原则:
    ①保证效果原则
    ②针对性原则
    ③速度快原则
    ④准确性原则
    ⑤经济性原则
    4.受着对信息的选择性(选择、判断)
    ①选择性接触:受传者总是选择接受那些自觉有兴趣和需要,和自己固有观念相一致的信息,回避无关的、与自己观念相反的信息。
    ②选择性理解: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尽量按照自己固有的观念和兴趣去理解信息,并把与自己固有观念不一致的信息作出适合与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③选择性记忆:人们总是容易记忆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一致,有自觉需要和兴趣的信息,而容易忘记自己不感兴趣,对自己不利或无利,特别是使心理受到创伤的事物。
    5.健康传播的效果分为4个层次:
    ①知晓健康信息:是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
    ②健康信念认同
    ③态度转变
    ④采纳健康的行为:是传播效果最高的层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三人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英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科学理论发展的“猜测—反驳”模型。波普尔还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不是表现为一系列愈来愈好的理论演绎系统的递升,而是“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越来越深刻的问题”。据此,他提出了“问题—假说—反驳—问题”无穷循环的科学发展模式。波普尔基于反向思维,引出不少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某一些环节上确能启人对科学机制的思考,但作为总的机制和图景,他的模式仍具有片面性,并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史的实际。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发展模式是“前科学(无统一范式)--常科学时期(统一于某种模式)--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时期(范式转换)--新的常规科学(统一于新范式)--新的反常和危机—新的科学革命。。。”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把科学不
    7仅作为知识形式,也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实际活动来考察,为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提供了新路子。他对科学发展的进化和革命两种形态力图作出全面统一的论证。美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批判库恩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研究纲领”的科学发展模式。科学纲领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1、“硬核”2、“保护带”3、方法论规范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论比较注意吸收以往各种科学发展模式的长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精致证伪主义和“研究纲领方法论”是下面哪一位的成就:()。
    A

    列宁

    B

    拉卡托斯

    C

    库恩

    D

    培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证伪主义的代表人表是()
    A

    培根

    B

    库恩

    C

    卡尔纳普

    D

    波普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库恩科学发展历史主义模式


    正确答案: 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

  • 第14题: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的“硬核”概念是受库恩()这个概念的启发而提出的。

    • A、范式
    • B、不可通约性
    • C、革命
    • D、其他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知识模式”的概念出自()

    • A、库恩
    • B、巴歇拉尔
    • C、福柯
    • D、卡瓦耶斯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简述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20世纪以来,有三种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累积式发展观,否证式发展观和社会历史观。
    累积式发展观包括:古典归纳主义的积累发展观;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
    否证式发展观既是“证伪”。该观点认为:科学理论就是在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所以其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是:问题--猜想--证伪--新的问题。
    社会历史观主要由库恩提出,其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

  • 第17题:

    美国现代著名科学家()认为,科学发现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后,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提出猜测性理论。

    • A、卡尔·波普尔
    • B、托马斯·库恩
    • C、拉卡托斯
    • D、普赖斯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述拉斯韦尔模式(即5W模式)。


    正确答案: 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信息、传播途径、受者、效果
    1.传者的职能:
    ①收集信息
    ②加工制作讯息
    ③发出信息
    ④收集与处理反馈的信息
    2.健康信息的特点:
    ①符号通用
    ②科学性
    ③针对性
    ④适用性
    ⑤指导性
    ⑥通俗性
    3.传播的渠道选择的原则:
    ①保证效果原则
    ②针对性原则
    ③速度快原则
    ④准确性原则
    ⑤经济性原则
    4.受着对信息的选择性(选择、判断)
    ①选择性接触:受传者总是选择接受那些自觉有兴趣和需要,和自己固有观念相一致的信息,回避无关的、与自己观念相反的信息。
    ②选择性理解: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尽量按照自己固有的观念和兴趣去理解信息,并把与自己固有观念不一致的信息作出适合与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③选择性记忆:人们总是容易记忆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一致,有自觉需要和兴趣的信息,而容易忘记自己不感兴趣,对自己不利或无利,特别是使心理受到创伤的事物。
    5.健康传播的效果分为4个层次:
    ①知晓健康信息:是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
    ②健康信念认同
    ③态度转变
    ④采纳健康的行为:是传播效果最高的层次

  • 第19题:

    简述拉斯韦尔模式的特点和不足


    正确答案:拉斯韦尔模式,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对传播学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具体地说,有两个“第一”.
    (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5W模式堪称“开天辟地”之举。从此,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事实上,拉斯韦尔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与此相联系,拉斯韦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拉斯韦尔正是以他的5W模式,为传播学贡献了一张“蓝图”,或者说一个“脚手架”.正是这个独特的贡献,他当之无愧地以传播学“鼻祖”的身份名垂青史。然而,在充分肯定5W模式的历史功绩之后,还必须看到它的不足,即它的直线性和孤立性。所谓直线性,即传播学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过程。从传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其间既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孤立性,即它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这显然也不符合实际,任何传播都不能脱离社会,在“真空”里孤立地进行。

  • 第20题:

    单选题
    “知识模式”的概念出自()
    A

    库恩

    B

    巴歇拉尔

    C

    福柯

    D

    卡瓦耶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波普尔关于科学发展模式的“四段式”理论。

    正确答案: 波普尔从证伪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出了他的关于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四段式理论。
    他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似乎从问题开始的;根据问题提出大胆的尝试性的猜测(假设性理论);各种理论互相竞争、互相批判和自我批判,并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可证伪度高而又未被证伪的理论;新的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的问题。如此无限循环。图示化为:问题——理论——试错——新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 20世纪以来,有三种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累积式发展观,否证式发展观和社会历史观。
    累积式发展观包括:古典归纳主义的积累发展观;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
    否证式发展观既是“证伪”。该观点认为:科学理论就是在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所以其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是:问题--猜想--证伪--新的问题。
    社会历史观主要由库恩提出,其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美国现代著名科学家()认为,科学发现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后,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提出猜测性理论。
    A

    卡尔·波普尔

    B

    托马斯·库恩

    C

    拉卡托斯

    D

    普赖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正确答案: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库恩的视角中,“范式”则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起点,有了范式指导下的解决疑难活动,科学才开始发展。
    2.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标准是理论的可检验度(可证伪度),在波普尔看来进步的理论就是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即“具有最大可能的经验内容的理论。在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有两种进步:(1)在常规科学时期,解谜能力是进步的标准。
    (2)科学革命的进步,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把范式转换看成进步
    3.两种模式所强调的发展过程的重点不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范式论模式都强调了革命的作用,但波普尔似乎对科学发展中的量变重视不够,库恩在他的范式论模式中则强调了常规科学的发展作用,同时明显地突出了量变到质变之间的转化。波普尔突出了动态的进攻性的“证伪”,而库恩则动静结合,强调辩护性的“范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