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牙槽骨的生物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正确答案: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人体骨骼最活跃的部分。
    (1)它不但随着牙齿的生长发育、脱落替换和咀嚼压力而变动,而且也随着牙齿的移动而不断地改建。
    (2)牙槽骨具有受压力被吸收、受牵引力会增生的特性。一般情况下牙槽骨的吸收与新生保持动态平衡。

  • 第2题:

    简述牙槽突裂植骨术的目的及要求


    正确答案:牙槽突裂植骨的目的是:通过植骨使牙槽突恢复骨的连续性和关闭软组织裂隙。(1)封闭口鼻瘘和牙槽突裂;(2)恢复患侧鼻翼基部高度,为唇和鼻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持。(3)为裂隙邻近和未萌出的牙提供骨的支持;(4)形成整体牙槽突,恢复牙弓的连续性,防止裂隙两侧骨段塌陷,重建一个稳固完整的上颌牙弓。(5)手术要求尽量不妨碍上颌骨生长发育。

  • 第3题: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具有受压力被吸收,受牵引力会增生的特性;(2)临床上利用上述特性可使错合畸形的牙得到矫正治疗。如加一定强度压力于牙上,一定时间之后,受压侧骨吸收,牙的位置随之移动,而受牵引侧骨质增生,来补偿牙移去后所留下的位置。

  • 第4题:

    简述牙槽骨损伤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1.外伤史。
    2.骨折片可触及异常活动,摇动骨折段上某一患牙,其余牙随之移动。
    3.可伴有牙损伤如牙齿松动、移位、脱位、牙挫伤、牙折。
    4.可伴有骨折区唇、牙龈肿胀、撕裂、出血。5.X线片上可见骨折线。

  • 第5题:

    试述牙槽骨生物学特性。


    正确答案:骨组织是有高度特异性的结缔组织,70%为矿化物质,有机基质由钙和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沉积骨的形态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全身骨骼中变化最活跃的部分,受压力侧牙槽骨骨质吸收,牵张侧牙槽骨骨质增生。

  • 第6题:

    牙槽骨的生物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1)属于扁骨,膜内化骨
    (2)有高度可塑性
    (3)变化活跃,与牙的发育和萌出、乳牙替换、恒牙移动和咀嚼功能均有关系
    (4)不同部位的牙槽骨其结构不尽相同

  • 第7题:

    问答题
    牙槽骨的生物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属于扁骨,膜内化骨
    (2)有高度可塑性
    (3)变化活跃,与牙的发育和萌出、乳牙替换、恒牙移动和咀嚼功能均有关系
    (4)不同部位的牙槽骨其结构不尽相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牙槽骨生物学特性。

    正确答案: 骨组织是有高度特异性的结缔组织,70%为矿化物质,有机基质由钙和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沉积骨的形态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全身骨骼中变化最活跃的部分,受压力侧牙槽骨骨质吸收,牵张侧牙槽骨骨质增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牙槽骨的生物特征?

    正确答案: ①70%为矿化物质,22%为蛋白质,8%为水分。有机基质中95%为Ⅰ型胶原,另外5%由蛋白糖原和多种非胶原蛋白构成。在细胞控制下,骨的有机基质由羟基磷灰石的形式沉积。
    ②骨的形态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
    ③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全身骨骼中变化最活跃的部分,受压力侧牙槽骨骨质吸收,牵张侧牙槽骨骨质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牙槽突裂植骨骨源的选择理由。

    正确答案: 牙槽突裂植骨的骨源多选用髂骨性质骨。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选用颅骨松质骨是因为松质骨快速血管化,在3周内完全血管化,抗感染力强,易成活,可在植骨区迅速愈合,并迅速与受植床的牙槽突结合为一整体。并在牙萌出的刺激下形成新骨,进一步增加牙槽突裂隙区骨量,维持并增加槽嵴高度。供区选用髂骨,主要是因为髂骨松质骨骨源丰富,易于采集,取骨方便,切口隐蔽,术后无疼痛不适,不影响功能,但松质骨量较少,抽获骨不是纯粹的松质骨。而肋骨、胫骨松质骨量均较少,需另辟术区等原因,应用很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牙槽骨损伤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局麻下将骨折片及牙齿复位。
    2.可选择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固定。
    3.抗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下列不属于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的是()。

    • A、均属于扁骨,形成方式为膜外成骨
    • B、具有高度可塑性
    • C、骨质变化活跃,与牙的发育和萌出、乳牙替换、恒牙移动和咀嚼功能均有关系
    • D、不同部位的牙槽骨其结构不尽相同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简述牙槽突裂植骨骨源的选择理由。


    正确答案:牙槽突裂植骨的骨源多选用髂骨性质骨。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选用颅骨松质骨是因为松质骨快速血管化,在3周内完全血管化,抗感染力强,易成活,可在植骨区迅速愈合,并迅速与受植床的牙槽突结合为一整体。并在牙萌出的刺激下形成新骨,进一步增加牙槽突裂隙区骨量,维持并增加槽嵴高度。供区选用髂骨,主要是因为髂骨松质骨骨源丰富,易于采集,取骨方便,切口隐蔽,术后无疼痛不适,不影响功能,但松质骨量较少,抽获骨不是纯粹的松质骨。而肋骨、胫骨松质骨量均较少,需另辟术区等原因,应用很少。

  • 第14题:

    简述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牙槽骨吸收的方式和程度,可通过X线片来显示,但X线片主要显示近远中的骨质破坏情况,而颊舌侧骨板因与牙及骨组织重叠而显示不清晰。牙周炎的骨吸收最初表现为牙槽嵴顶的硬骨板消失,或嵴顶模糊呈虫蚀状。嵴顶的少量吸收使前牙的牙槽间隔有尖变平或凹陷,在后牙则使嵴顶由平变凹陷,以后牙槽骨高度降低。正常情况下,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约为1~2mm,若超过2mm则可视为有牙槽骨吸收。骨吸收的程度一般按吸收区占牙根长度的比例来描述。

  • 第15题:

    牙槽间隔为()

    • A、牙槽窝的游离缘
    • B、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 C、多根牙诸牙根之间的牙槽骨
    • D、牙槽窝周壁,又称固有牙槽骨
    • E、牙槽骨容纳牙根的深窝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不包括()。

    • A、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
    • B、是人体骨骼最活跃部分
    • C、随着牙的移动不断改建
    • D、受压力侧的牙槽骨增生
    • E、牙缺失后会吸收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牙周炎的四大特征()

    • A、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 B、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周脓肿、牙齿松动
    • C、牙龈退缩、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 D、牙周袋形成、继发性合创伤、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 E、牙周袋形成、牙周脓肿、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的是()。
    A

    均属于扁骨,形成方式为膜外成骨

    B

    具有高度可塑性

    C

    骨质变化活跃,与牙的发育和萌出、乳牙替换、恒牙移动和咀嚼功能均有关系

    D

    不同部位的牙槽骨其结构不尽相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不包括()
    A

    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

    B

    是人体骨骼最活跃部分

    C

    随着牙的移动不断改建

    D

    受压力侧的牙槽骨增生

    E

    牙缺失后会吸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牙槽间隔为()
    A

    牙槽窝的游离缘

    B

    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C

    多根牙诸牙根之间的牙槽骨

    D

    牙槽窝周壁,又称固有牙槽骨

    E

    牙槽骨容纳牙根的深窝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具有受压力被吸收,受牵引力会增生的特性;(2)临床上利用上述特性可使错合畸形的牙得到矫正治疗。如加一定强度压力于牙上,一定时间之后,受压侧骨吸收,牙的位置随之移动,而受牵引侧骨质增生,来补偿牙移去后所留下的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