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氨水必须经过无菌滤才可使用,否则会造成发酵污染产碱短杆菌。
氨水除滤流程如下。
氨水贮罐→氨水压滤机或氨水过滤器→无菌氨水贮罐→无菌氨水计量罐。
无菌氨水贮罐或无菌氨水计量罐应定时消毒灭菌。
更多“怎样防止补加氨水过程中污染杂菌?”相关问题
  • 第1题:

    瓶口封塞可用多种方法,但要求绝对密闭,以防止培养基干燥和杂菌污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生产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原料染菌的防治对于液体原料:采用连消方式。对颗粒状淀粉质原料或者小发酵罐,采用实消为好。而且升温时需搅拌,或加入α-淀粉酶。加强种子管理,严格无菌操作,种子本身带菌是可以克服的。针对染菌原因采取具体措施。

  • 第3题:

    酱油通风制曲是开放式的,应如何防止杂菌的污染?


    正确答案:为了提高制曲质量,必须采取下列措施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1)、保证菌种的纯粹性和活力,菌种经常进行纯化。
    (2)、三角瓶菌种的培养,无菌操作要严格,应保证培养好后无杂菌污染,以保证种曲质量。
    (3)、要求种曲质量高,菌丝健壮旺盛,发芽率高,繁殖力强,以便产生生长优势来抑制杂菌的侵入。
    (4)、蒸料要达到料熟,水分适当,疏松,灭菌彻底,冷却迅速,减少杂菌污染机会。
    (5)、加强制曲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均匀接种后,掌握好温度湿度通风条件,使环境适宜于米曲霉生长而控制杂菌的污染。
    (6)、保持曲室及工具设备的清洁卫生,以防感染杂菌。

  • 第4题:

    腐乳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污染什么杂菌?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易染菌种:沙雷氏菌和嗜温性芽胞杆菌;
    防治措施:(1)保持发酵室和木格的卫生:有效的杀菌方法是甲醛熏蒸法和硫磺熏蒸法;(2)发酵容器消毒:2%漂白粉消毒;(3)前期发酵要专人管理,定期翻笼、调温,为毛霉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4)入发酵室前,豆腐坯的温度降至30℃以下,接种时,豆腐坯的五个面应均匀接种,不留空白;(5)菌种要纯且新鲜,生长旺盛。

  • 第5题:

    工业发酵过程中常用的补加无机氮源的是()

    • A、氨水
    • B、硫酸铵
    • C、硝酸盐
    • D、氨基酸
    • E、生物碱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请简要谈谈在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染菌对工业发酵的危害,轻则影响产品的质和量,重则倒罐,颗粒无收,严重影响工厂的效益。
    杂菌的危害:
    1.造成产率下降;
    2.引起产物提取困难以及产物的收得率和质量下降;
    3.杂菌可能分解产物;
    4.造成发酵环境变化;
    5.噬菌体引起菌体裂解。

  • 第7题:

    问答题
    生产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原料染菌的防治对于液体原料:采用连消方式。对颗粒状淀粉质原料或者小发酵罐,采用实消为好。而且升温时需搅拌,或加入α-淀粉酶。加强种子管理,严格无菌操作,种子本身带菌是可以克服的。针对染菌原因采取具体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可降低啤酒的PH值,使口味柔和,还可防止杂菌污染的物质是()

    正确答案: 二氧化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生产操作过程中怎样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

    正确答案: 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⑵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⑶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和混淆的设施;
    ⑷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⑸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⑹挑拣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清洗后的药材及切制和炮制品不准露天干燥。
    药材及其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配料前应做微生物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要谈谈在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染菌对工业发酵的危害,轻则影响产品的质和量,重则倒罐,颗粒无收,严重影响工厂的效益。
    杂菌的危害:
    1.造成产率下降;
    2.引起产物提取困难以及产物的收得率和质量下降;
    3.杂菌可能分解产物;
    4.造成发酵环境变化;
    5.噬菌体引起菌体裂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酱油制曲过程中,如何防治杂菌污染?

    正确答案: (1)保证菌种的纯粹性和活力,菌种经常进行纯化。
    (2)三角瓶菌种的培养,无菌操作要严格,应保证培养好后无杂菌污染,以保证种曲质量。
    (3)要求种曲质量高,菌丝健壮旺盛,发芽率高,繁殖力强,以产生生长优势来抑制杂菌的侵入。
    (4)蒸料要达到料熟,水分适当,疏松,灭菌彻底,冷却迅速,减少杂菌污染机会。
    (5)加强制曲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均匀接种后,掌握好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使环境适宜于米曲霉生长而控制杂菌的污染。
    (6)保持曲室及工具设备的清洁卫生,以防感染杂菌。
    (7)种曲和通风曲生产过程中添加冰醋酸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防止液体曲的杂菌污染?

    正确答案: 防止液体曲污染杂菌,通常在下述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纯培养阶段
    在酒精工厂中,用于生产液体曲的糖化菌种在斜面试管的纯培养到孢子悬浮液的制备,都是在专门设立的培养室内进行。菌种在纯培养阶段,一般都要经过原菌种(As3·4309)→固体斜面试管(察氏培养基)5—7天/32℃小米试管(50%麸皮,50%小米)→孢子悬浮液→液体曲罐(或种子罐)。在这个培养过程中,由于菌种的传代次数增加和操作中的粗心大意,最易引起杂菌的污染和性能退化,特别是在用孢子悬浮液向液体罐接种时,应注意所用血清瓶、接种针、接种口的消毒,以防止在接种的过程中侵入杂菌。在纯培养阶段所用的仪器、设备、培养基等的灭菌,必须使温度保持在100℃以上,灭菌40一60分钟,灭茵后的培养基,要放入37℃的恒温箱内培养48—72小时,观察是否呈无菌状态后,再进行第二次灭菌,方可接入糖化菌种进行培养。
    另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保持无菌室(就是接种室)的专一性。霉菌接种是在霉菌接种室内,酵母接种在酵母接种室内,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对于条件较差的地方,必须在接种后,对接种室要重新灭菌后,才能在内接另一菌种,一般灭菌可用2500—2600A的紫外线灯照射15—30分钟。用70%酒精对接种器具和手等进行消毒。接种室要注意保持干燥、清洁、无尘,更不能在里面接种与生产无关又易挥散的各种霉菌,以防止原菌种混入杂菌。
    (二)发酵液灭菌
    各种原料按比例配好后的发酵液,要进行加热、蒸煮灭菌。加热蒸煮时,必须注意杀死各种微生物细胞和芽胞的温度条件以及糊化原料时,应控制的蒸煮温度和时间,通常情况下是采用130一145℃的温度。配好后的发酵液灭菌也是防止杂菌污染的关键一环,因为所用的各种原料都含有相当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物质,一旦灭菌不完全,在液体曲的培养过程中杂菌就会大量的繁殖起来,严重影响液体曲的质量和生产的进行。
    (三)空消灭菌
    用来生产液体曲的管道、设备等,在没有投入发酵液以前的灭菌,生产中就叫做空消。空消前必须把它们全部清洗干净,保持管道、阀门畅通无阻,尽量减少死角,打开所有的排污阀,待排完里面存积的余水后,再保持微开,检查仪器、仪表是否正常。进入蒸气后必须将罐内冷空气排尽,再进行保压加热灭菌,灭菌中保持罐内压力为2.5—3kg/cm2(表压),温度不得低于121℃,维持30一45分钟,空消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打开进料阀,方可压发酵液入内。
    (四)空气净化系统
    液体曲中杂菌的污染75%以上都是由于空气处理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它主要是由于几组过滤器和分过滤器上的毛病所致。所用的油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每隔20一30分钟要进行间断排水、排油,或者采用连续不断地排除冷凝水、油污。所用的总过滤器中的过滤介质要经常检查,不能使空气有泄漏、直通跑过的现象,对于采用超细纤维过滤纸作为分过滤器的过滤介质时,要特别注意超细纤维过滤纸吸水致湿,一旦致湿应立即更换,以防失效而引起杂菌污染。
    (五)停电、停气时的处理
    生产中如遇停电、停气时,应立即关闭进气阀,再关闭排气阀,并使罐内至少能保持有0.2一0.5kg/cm2的罐压,在液体曲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不能有罐内压力处于零的现象。
    (六)正确控制培养条件
    培养液中的pH值对污染杂菌影响很大,生产中要求把PH值控制在既能防止杂茵的生长,又能促进生产液体曲所用菌的生长、繁殖。一般培养液中的pH值控制在4.0一5.0以内,pH值高于5.0时易引起杂菌的繁殖,pH值低于4.0以下.又会抑制培养菌的生长。液体曲的培养温度与污染杂菌关系密切,如温度低于28℃,易被青霉菌污染,温度高于35℃又易被某些细菌污染,所以培养温度应控制在32℃。同时液体曲超过正常的培养时间也容易引起杂菌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生产操作过程中怎样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


    正确答案: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⑵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⑶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和混淆的设施;
    ⑷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⑸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⑹挑拣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清洗后的药材及切制和炮制品不准露天干燥。
    药材及其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配料前应做微生物检查。

  • 第14题:

    可降低啤酒的PH值,使口味柔和,还可防止杂菌污染的物质是()


    正确答案:二氧化碳

  • 第15题:

    发酵工程中杂菌污染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1)由于杂菌的存在,消耗基质或产物,造成生产能力下降;
    (2)杂菌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改变发酵液的某些物化性质,造成产物提取更困难,从而回收率下降或产品质量下降;
    (3)杂菌造成产物分解,导致生产失败;
    (4)杂菌的大量繁殖,改变反应介质的pH,从而使生化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5)噬菌体污染造成菌体裂解,导致生产失败。

  • 第16题:

    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大多数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菌,但空气不需要过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添加青霉素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简述生产过程中杂菌污染的途径。


    正确答案: 1.种子带菌
    2.空气带菌
    3.操作失误导致染菌
    4.设备渗漏或“死角”造成的染菌
    5.噬菌体污染

  • 第19题:

    问答题
    腐乳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污染什么杂菌?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易染菌种:沙雷氏菌和嗜温性芽胞杆菌;
    防治措施:(1)保持发酵室和木格的卫生:有效的杀菌方法是甲醛熏蒸法和硫磺熏蒸法;(2)发酵容器消毒:2%漂白粉消毒;(3)前期发酵要专人管理,定期翻笼、调温,为毛霉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4)入发酵室前,豆腐坯的温度降至30℃以下,接种时,豆腐坯的五个面应均匀接种,不留空白;(5)菌种要纯且新鲜,生长旺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添加青霉素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发酵工程中杂菌污染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1)由于杂菌的存在,消耗基质或产物,造成生产能力下降;
    (2)杂菌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改变发酵液的某些物化性质,造成产物提取更困难,从而回收率下降或产品质量下降;
    (3)杂菌造成产物分解,导致生产失败;
    (4)杂菌的大量繁殖,改变反应介质的pH,从而使生化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5)噬菌体污染造成菌体裂解,导致生产失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工业发酵过程中常用的补加无机氮源的是()
    A

    氨水

    B

    硫酸铵

    C

    硝酸盐

    D

    氨基酸

    E

    生物碱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大多数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菌,但空气不需要过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