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蛤仔苗采收方法有()、()和()等。”相关问题
  • 第1题:

    仔鳝苗如何培育?


    正确答案: 种鳝产卵10天后,一般鳝苗即会孵出。待鳝苗孵出后,应在5天之内将其捞入培育池进行专池培育。
    仔鳝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在入池前,应将培育池的水温调整至与原池或运输容器内的水温相近(温差不超过2℃,具体方法在以后的有关资料中有详细介绍。
    刚孵出的鳝苗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生活,这期间可不投喂食物。5天以后,其卵黄囊已基本吸收完,此时即可投喂煮熟的鸡蛋黄,最初每3万尾约投喂一个鸡蛋的蛋黄,以后逐步增加,以“吃完不欠,吃饱不剩”为宜。投喂3天以后,即可在蛋黄中加入少量的蚯蚓浆,蚯蚓浆要打细,最初可先按总量的10%加入,以后逐步增加,直至全部投喂蚯蚓,切碎的蚯蚓以黄鳝能顺利吞吃为准,若鳝苗咬住食物在水面旋转,则证明食物过大,可再切细一点,同时在蚯蚓中逐步加入黄粉虫,蚌肉,猪肝等,培育有水蚯蚓(水丝蚓的,可直接向池内投入水蚯蚓,供幼苗自行取食。
    当鳝苗长至体长10厘米以上时,即可按大小分级,并将达到10厘米的鳝苗选出移入育肥池饲养。由于自繁自养野生黄鳝,从产卵孵化到条重50克左右,一般需2-3年,故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我们仅对自然繁殖作一概略介绍。具体技术将在学员学习或引种时作详细的讲解。

  • 第2题:

    为什么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正确答案: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
    (1)个体小(一般每只仅3~7毫克),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水蚤、水虹蛔和一些水生植物(小浮萍等),这些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提供量多质好的适口饵料,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蟹苗的适温范围为l5~30℃,最适水温为25±3.5℃。水温下降到12℃以下,就要冻死。对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差,降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5.37±0.85℃,升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3.15±0.75℃。此外,它们对淡水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控制水质,提高其成活率。
    (4)新陈代谢水平高,蟹苗生长快。一般3~7毫克/只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体重达35~80毫克/只,增长了l0倍以上。其每克体重的耗氧率为1.068毫克/小时,比一龄蟹种大8.3倍,每小时每千克能需量为3.44千卡,比一龄蟹种大4.9倍。
    综上所述,蟹苗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需要摄食大量的高质量的饵料,但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对饵料的要求高。如果直接将它们放入湖泊、河道中,就好比将鱼苗直接放入天然水体一样,成活率极低(通常回捕率仅0.1%~5%)。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无敌害的、水质良好、饵料适口充足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仔蟹培育池就是为其创造这一生态环境而设立的专用培育池。

  • 第3题:

    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是:()、()、蚶和蛤仔。


    正确答案:牡蛎;缢蛏

  • 第4题:

    苗菜类一般在幼苗具有()片真叶,趁秧苗幼嫩时采收。


    正确答案:2~3

  • 第5题:

    采收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摘取法;
    ②刈割法;
    ③掘取法;
    ④剥取法。

  • 第6题:

    香料烟采收方法有()。

    • A、逐叶采收;
    • B、带茎整株采收;
    • C、半整株采收;
    • D、整株砍收。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烫发时,卷杠排列方法有普通形、()、砌砖形、S形和蛇仔形等5种。

    • A、人字形
    • B、扇形
    • C、竖直形
    • D、斜线形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正确答案: 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
    (1)个体小(一般每只仅3~7毫克),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水蚤、水虹蛔和一些水生植物(小浮萍等),这些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提供量多质好的适口饵料,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蟹苗的适温范围为l5~30℃,最适水温为25±3.5℃。水温下降到12℃以下,就要冻死。对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差,降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5.37±0.85℃,升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3.15±0.75℃。此外,它们对淡水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控制水质,提高其成活率。
    (4)新陈代谢水平高,蟹苗生长快。一般3~7毫克/只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体重达35~80毫克/只,增长了l0倍以上。其每克体重的耗氧率为1.068毫克/小时,比一龄蟹种大8.3倍,每小时每千克能需量为3.44千卡,比一龄蟹种大4.9倍。
    综上所述,蟹苗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需要摄食大量的高质量的饵料,但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对饵料的要求高。如果直接将它们放入湖泊、河道中,就好比将鱼苗直接放入天然水体一样,成活率极低(通常回捕率仅0.1%~5%)。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无敌害的、水质良好、饵料适口充足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仔蟹培育池就是为其创造这一生态环境而设立的专用培育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嫁接苗一般由()和()两部分组成,常用的芽接方法有()、()、()等,枝接方法有()、()、()、()等。

    正确答案: 砧木,接穗,盾形芽接法,方块形芽接法,嵌芽接,劈接,切接,合接,插皮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确定种子的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

    正确答案: 生产上多以形态成熟作为种子成熟的标记,来确定采种时间。如干果类,当果皮由绿色变黄色、褐色、紫黑色等,果皮干燥、紧缩、变硬或自然开裂,有的因成熟开裂而散出单个种子时采收。肉质果类,果皮变色,有的出现白霜,果肉软化,颜色有红色、蓝黑色时采收。
    采收的方法因种子类型不同而异。如许多一、二年生花卉开花期很长,边开花边结实,且常以首批成熟的种子品质最佳,所以,要注意及时分批采收;有些花卉不仅种子陆续成熟,而且果实成熟后自然开裂引起种子自行脱落,采集这类花卉的种子,必须在果实充分成熟前,即将开裂或脱落前采收。采收时间宜在清晨空气湿度较大时进行。有些种子采收时下面要用容器接着,以减少种子的飞落。多数成熟期比较一致、成熟后种子又不易散失的花卉种子,可以当大部分果皮变黄、变褐时,一次性刈割果枝采集种子。
    花卉种子要求品种纯正,应按要求,分品种、花色、花期等逐株采收,避免相互混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黄姜若在盛花期采收,皂素含量低产量小;若倒苗后采收,则产量高,且皂素含量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香料烟采收方法有()。
    A

    逐叶采收;

    B

    带茎整株采收;

    C

    半整株采收;

    D

    整株砍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包括牡蛎、缢蛏、蚶类和()。

    • A、海螺
    • B、蛤蜊
    • C、蛤仔
    • D、海参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为什么将蟹苗养至Ⅲ期仔蟹作为仔蟹培育阶段?


    正确答案:蟹苗蜕3次壳即为Ⅲ期仔蟹,标志着仔蟹阶段结束。这是因为:
    (1)Ⅲ期仔蟹已开始具备河蟹的基本形态。I期仔蟹尽管已形成蟹的形状,但其头脑甲长度大于头胸甲的宽度,而从Ⅲ期仔蟹开始,其头胸甲长小于头胸甲宽。
    (2)Ⅲ期仔蟹已开始完全适应在淡水中生活。在蟹苗阶段其最适盐度为7‰~8‰,I期仔蟹的最适盐度为5‰左右,Ⅱ期仔蟹为3‰左右,Ⅲ期仔蟹为0.5‰以下(淡水),它们发育到Ⅲ期仔蟹以后,只有在淡水中,耗氧率低,能需量小,生长快,蜕壳间隔时间短,成活率高。如果此时Ⅲ期仔蟹仍在咸淡水中生活,其生长速度比淡水中低得多。
    (3)Ⅲ期仔蟹已开始挖洞穴居,与成蟹的生活习性相似。通常I期、Ⅱ期仔蟹不会挖洞穴居,仅过隐居生活。而Ⅲ期仔蟹开始挖洞穴居,其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明显加强。
    (4)Ⅲ期仔蟹的食性已属杂食性。蟹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也摄食少量有机碎屑。到I期仔蟹,肠道内植物性饵料以及有机碎屑的含量逐步增加。到Ⅲ期仔蟹阶段,其食性已与成蟹相近似,唯食谱范围比成蟹狭,均属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类型。
    由此可见,从蟹苗到Ⅲ期仔蟹是一个过渡阶段。在形态上由龙虾型过渡到真正的蟹型;在生态上从海水逐步过渡到淡水。从浮游逐步过渡到穴居,其食性从食浮游生物过渡到杂食性。因此在养殖上必须提供这种过渡所要求的条件,采用专门的池塘给予精心的培育。
    此外,从生产上看,蟹苗经l5~20天的培育,随着个体增大,养殖的密度与水质、饵料的矛盾也随之增大,特别是在培育后期,水温越来越高,给出池、分养和运输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只要达到Ⅲ期仔蟹,幼体已完全适应淡水生活,其抗逆能力大大增强,即可出池分养、运输和销售。仔蟹培育阶段相当于鱼苗培育成夏花阶段。

  • 第15题:

    苗菜类一般在幼苗具有()片真叶,趁秧苗幼墩时采收。


    正确答案:2~3

  • 第16题:

    乔灌木栽植主要采用的掘苗方法包括()等。

    • A、露根掘苗法
    • B、分部掘苗法
    • C、带土球掘苗法
    • D、分步掘苗法

    正确答案:A,C

  • 第17题:

    如何确定种子的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


    正确答案: 生产上多以形态成熟作为种子成熟的标记,来确定采种时间。如干果类,当果皮由绿色变黄色、褐色、紫黑色等,果皮干燥、紧缩、变硬或自然开裂,有的因成熟开裂而散出单个种子时采收。肉质果类,果皮变色,有的出现白霜,果肉软化,颜色有红色、蓝黑色时采收。
    采收的方法因种子类型不同而异。如许多一、二年生花卉开花期很长,边开花边结实,且常以首批成熟的种子品质最佳,所以,要注意及时分批采收;有些花卉不仅种子陆续成熟,而且果实成熟后自然开裂引起种子自行脱落,采集这类花卉的种子,必须在果实充分成熟前,即将开裂或脱落前采收。采收时间宜在清晨空气湿度较大时进行。有些种子采收时下面要用容器接着,以减少种子的飞落。多数成熟期比较一致、成熟后种子又不易散失的花卉种子,可以当大部分果皮变黄、变褐时,一次性刈割果枝采集种子。
    花卉种子要求品种纯正,应按要求,分品种、花色、花期等逐株采收,避免相互混杂。

  • 第18题:

    嫁接苗一般由()和()两部分组成,常用的芽接方法有()、()、()等,枝接方法有()、()、()、()等。


    正确答案:砧木;接穗;盾形芽接法;方块形芽接法;嵌芽接;劈接;切接;合接;插皮接

  • 第19题:

    填空题
    苗菜类一般在幼苗具有()片真叶,趁秧苗幼嫩时采收。

    正确答案: 2~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植物组织培养中,脱毒苗的检测方法有()、()、()等。

    正确答案: 指示植物法,显微镜鉴定法,抗血清鉴定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果蔬采收的方法有()和()两种。

    正确答案: 人工采收,机械采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将蟹苗养至Ⅲ期仔蟹作为仔蟹培育阶段?

    正确答案: 蟹苗蜕3次壳即为Ⅲ期仔蟹,标志着仔蟹阶段结束。这是因为:
    (1)Ⅲ期仔蟹已开始具备河蟹的基本形态。I期仔蟹尽管已形成蟹的形状,但其头脑甲长度大于头胸甲的宽度,而从Ⅲ期仔蟹开始,其头胸甲长小于头胸甲宽。
    (2)Ⅲ期仔蟹已开始完全适应在淡水中生活。在蟹苗阶段其最适盐度为7‰~8‰,I期仔蟹的最适盐度为5‰左右,Ⅱ期仔蟹为3‰左右,Ⅲ期仔蟹为0.5‰以下(淡水),它们发育到Ⅲ期仔蟹以后,只有在淡水中,耗氧率低,能需量小,生长快,蜕壳间隔时间短,成活率高。如果此时Ⅲ期仔蟹仍在咸淡水中生活,其生长速度比淡水中低得多。
    (3)Ⅲ期仔蟹已开始挖洞穴居,与成蟹的生活习性相似。通常I期、Ⅱ期仔蟹不会挖洞穴居,仅过隐居生活。而Ⅲ期仔蟹开始挖洞穴居,其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明显加强。
    (4)Ⅲ期仔蟹的食性已属杂食性。蟹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也摄食少量有机碎屑。到I期仔蟹,肠道内植物性饵料以及有机碎屑的含量逐步增加。到Ⅲ期仔蟹阶段,其食性已与成蟹相近似,唯食谱范围比成蟹狭,均属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类型。
    由此可见,从蟹苗到Ⅲ期仔蟹是一个过渡阶段。在形态上由龙虾型过渡到真正的蟹型;在生态上从海水逐步过渡到淡水。从浮游逐步过渡到穴居,其食性从食浮游生物过渡到杂食性。因此在养殖上必须提供这种过渡所要求的条件,采用专门的池塘给予精心的培育。
    此外,从生产上看,蟹苗经l5~20天的培育,随着个体增大,养殖的密度与水质、饵料的矛盾也随之增大,特别是在培育后期,水温越来越高,给出池、分养和运输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只要达到Ⅲ期仔蟹,幼体已完全适应淡水生活,其抗逆能力大大增强,即可出池分养、运输和销售。仔蟹培育阶段相当于鱼苗培育成夏花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包括牡蛎、缢蛏、蚶类和()。
    A

    海螺

    B

    蛤蜊

    C

    蛤仔

    D

    海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