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4-5所示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题目
图2-4-5所示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相似考题
更多“图2-4-5所示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50万。城市建设用地为62 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 km2, 5年来已建成约1. 5 km2,另有约2. 5 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如图1所示) 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请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答案:
    解析: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与工业用地比例不合理。压缩城市工北用地。
    2.人口50万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开发区。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 第2题: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 0 2 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 0 2 0年城市人口5 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 6 km2,5年来已建成约1. 5km2,另有约2. 5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图2)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的了重要修改意见。



    【问题】


    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答案:
    解析: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与工业用地比例不合理。压缩城市工业用地。


    (2)50万人口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开发区。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解析】


    认真看图,我们可以对提出的三方面问题分析如下: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按城市等级分类标准,5 0万人的城市应属于大城市。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 2011),各类城市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不得超过105m2/人,首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不得超过11 5m2/人。而此题中的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除以5 0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2 4m2/人,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括号中的内容是对该市的工业开发区发展情况做了特别的说明,大家在考试时看到这样的内容一定要引起特别的关注“原定用地范围为16 km2,5年来已建成1. 5km2,另有约2. 5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说明开发区的面积过大,5年来已建成的部分不到1/10,加上已投入基础设施的部分才大约4 km2。这就为我们“提出相应的最主要调整措施”提供了方向:适当压缩工业开发区用地规模,可以使整个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城市商业中心:从图中可以看出,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中部偏西和北部。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说,除了市级的主要商业中心外,必须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副中心,以方便市民的消费活动。图中城市南部和东部缺少相应的副中心。另外,图中在城市最主要的商业中心附近布置了大量的一、二、三类工业用地,与市中心的用地性质、环境要求、交通组织都是有矛盾的。


    城市环境:由图中可看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城市中心有河流穿过,沿河布置了大量的绿地,显然是作为城市的主要生态环境建设内容,使之成为城市面貌中的一个亮点来建设。但沿河同时布置了不少三类工业用地,大家知道三类工业用地是污染最重、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工业种类,在该市沿河布置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二,河流和沿河绿带偏于城市北侧,南侧的河流偏东,其他部分集中绿地较少。涉及城市环境的方面很多,此题的图中还有一些内容,比如铁路可能涉及噪声问题,但在图中是由城市边缘经过;工业开发区的位置可能涉及污染问题,但在图中两块集中的工业区都位于主导风向上的城市两侧;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常常会不合理而成为考点,在此题的图中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而且又相对独立设置等等,都不成为问题。


  • 第3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A:城市总体规划用地
    B:城市总体规划实际用地
    C: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用地
    D:城市近期建设实际用地

    答案:A
    解析:
    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 第4题: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中,应提供的图纸是()

    A:城市现状图
    B: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
    C:城市行政分区建议图
    D:城市总平面图
    E: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

    答案:A,B,E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的主要图纸有: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市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图;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城市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其他必要的分析图纸。

  • 第5题:

    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B.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D.城市规划区范围

    答案:A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防灾减灾。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第6题:

    以下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衔接的内容的是()。

    • A、城市用地评价
    • B、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 C、城市用地分类
    • D、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下列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A、从规划区域的角度看,两者是点与面的关系
    •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数量和空间配置关系;而城市规划解决各类城市内部用地之间数量和空间的关系
    • C、从规划的空间范围看,城市总体规划的范畴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两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 D、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范围局限于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范围是整个区域或行政区划单位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不是城市总体规划有关城市建设用地的强制性内容。

    • A、规划期内限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 B、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规定
    • C、城市各类建筑用地的具体指标和比例
    • D、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A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人

    B

    用地规模与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等有关

    C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需要低于现状水平

    D

    规划用地规模是推算规划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

    E

    规划人口规模是推算规划用地规模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是不同的,即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在不同城市中变化的规律和变化的幅度是不同的。在国家大的土地政策、经济水平以及居住模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通过统计得出的数据(如居住区的人口密度或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等),结合人口规模的预测,很容易计算出城市在未来某一时点所需居住用地的总体规模。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衔接的内容的是()。
    A

    城市用地评价

    B

    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C

    城市用地分类

    D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规定,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数据,(  )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A

    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规划人口

    B

    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

    C

    规划范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

    D

    规划范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规划人口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图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正确答案: 1.主次干道布置顺应了山势河流
    2.沿东西向城市中心大道布置城市中心共建有利于组织城市特色,东为西山风景区,南为客站。
    3.工业、仓库用地区位合理,对外交通方便,靠近货站。
    缺点:
    1.沿铁路西侧的南北向城市道路承担过境交通功能,两侧布置了市中心公建,影响了交通功能的发挥,道路功能混乱。
    2.工业、仓库区内部没有规划道路系统与城市其他用地缺少联系。
    解析:

  • 第13题:

    图 2 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问题】
      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答案:
    解析:
    其主要优、缺点分别如下:
      (1)主要优点包括:
     ①城市干道网的布置顺应了山势、河流走向。
      ②沿东西向的城市中心大道布置城市中心公建,有利于交通组织与城市景观。
      ③工业、仓库用地区位合理,对外交通方便,靠近货站。
      ④沿主要干道和河流之间布置带状绿地,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景观。
      (2)主要缺点包括:
      ①沿铁路客站西侧的南北向城市主干道承担过境交通,两侧布置了大量城市中心公建,影响城市交通性主干道功能的发挥。
      ②工业仓储区与其他用地缺少联系道路,内部也没有布置道路系统。

  • 第14题: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 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 62 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 km2, 5年来已建成约1. 5 km2,另有约2. 5 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图2-7-1)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答案:
    解析: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与工业用地比例不合理。压缩城市工业用地。

    2.50万人口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开发区。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 第15题: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规定,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 )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A.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规划人口
    B.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
    C.规划范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
    D.规划范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规划人口

    答案:B
    解析: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第3.0.1条规定,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 第16题: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的现状图不主要标明的是( )。

    A.主要干道
    B.主要建设用地范围
    C.重要的基础设施
    D.城市商务中心和市、区中心

    答案:D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的城市现状图的图纸比例为l:5000~1:25000,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路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

  • 第17题: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人
    • B、用地规模与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等有关
    •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需要低于现状水平
    • D、规划用地规模是推算规划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
    • E、规划人口规模是推算规划用地规模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B,E

  • 第18题: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的现状图不主要标明的是( )

    • A、主要干道
    • B、主要建设用地范围
    • C、重要的基础设施
    • D、城市商务中心和市、区中心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

    • A、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 B、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C、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 D、城市规划区范围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  )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与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A

    城市总体规划

    B

    城市绿化规划

    C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D

    城市自然保护规划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 2011),有关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 ~ 105.0 m2人内确定。

    B

    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5.1 ~ 115.0 m2/人内确定。

    C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00.0m2/人。

    D

    编制和修订城市(镇)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不需提供的图纸是( )。
    A

    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

    B

    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

    C

    城市现状图

    D

    各项专业规划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平方公里(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平方公里,5年来已建成约1.5平方公里,另有约2.5平方公里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如示意图)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你认为上达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正确答案: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和工业用地比例。压缩城市工业用地。
    2.50万人口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