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多用于土质地基,岩质地基中的桩基勘探点深度应结合()等确定。A.岩石风化程度B.构造情况C.岩性D.承载力

题目

桩基多用于土质地基,岩质地基中的桩基勘探点深度应结合()等确定。

A.岩石风化程度

B.构造情况

C.岩性

D.承载力


相似考题
更多“桩基多用于土质地基,岩质地基中的桩基勘探点深度应结合()等确定。A.岩石风化程度B.构造情况C.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下列关于桩基勘探孔孔深的确定与测试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 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B. 嵌岩桩的勘探孔钻至预计嵌岩面
    C. 在预计勘探孔深度遇到稳定坚实岩土时,孔深可适当减少
    D. 有多种桩长方案对比时,应能满足最长桩方案

    答案: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9.4条规定,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②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③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小。
    ④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
    ⑤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 第2题:

    桥梁基础分类中,(??)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各类土层,根据土质情况分别采用铁镐、十字镐、爆破等设备和方法开挖。

    A.桩基础
    B.管柱
    C.沉井
    D.刚性基础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桥梁基础分类。刚性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各类土层,根据土质情况分别采用铁镐、十字镐、爆破等设备和方法开挖。

  • 第3题:

    岩、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需要进行深度修正的情况有:

    A.基础埋置深度小于0.5m时

    B.中风化岩石地基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经验值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深层载荷板测试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基础 埋置深度小于 0.5m 时;中风化岩石地基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层载荷板测试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第4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进行桩基础勘察时,对土质地基勘探点间距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
    A.端承桩勘探点间距宜为12~24m
    B.端承桩与摩擦桩勘探点间距宜使持力层层面高差控制在1~2m
    C.摩擦桩勘探点间距宜为20~35m
    D.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置勘探点


    答案: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4. 9. 2条,土质地基勘探点间距应符合的规定有:①对端承桩勘探点间距宜为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在1~2m;②对摩擦桩勘探点间距宜为20 ~35m,当地展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③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置勘探点。

  • 第5题: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及桩基的论述,何项是不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地基处理增强体顶部应设褥垫层,褥垫层采用碎石时,宜掺入20%~30%的砂
    B.桩基布桩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C.软弱地基处理施工时,应注意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底面的保护,减少扰动
    D.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桩间距应不小于6d

    答案: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7.2.13条规定,增强体顶部应设褥垫层,褥垫层采用碎石时,宜掺入20%~30%的砂。
    B项,根据第8.5.3第4款规定,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C项,根据第7.2.1条第1款规定,利用淤泥和淤泥质土作为持力层时,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
    D项错误,根据第8.5.16条第4款规定,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桩距可采用4倍~6倍桩身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