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减慢滴速,密切观察B.加压输液无须专人守护C.高流量吸氧D.20%~30%乙醇湿化吸氧E.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题目

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减慢滴速,密切观察

B.加压输液无须专人守护

C.高流量吸氧

D.20%~30%乙醇湿化吸氧

E.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减慢滴速,密切观察B.加压输液无须专人守护C.高流量吸氧D.20%~30%乙醇湿化 ”相关问题
  • 第1题:

    吴女士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性泡沫痰,下列措施哪项正确

    A.持续低浓度吸氧
    B.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C.50%乙醇湿化吸氧
    D.置病人于坐位,两腿下垂
    E.继续输液,减慢滴速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58岁。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日输液量l000ml。今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胸骨后疼痛,继之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主诉有濒死感觉,听诊心前区可闻及一个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减慢滴速,密切观察
    B:加压输液无须专人守护
    C:高流量吸氧
    D:20%~30%乙醇湿化吸氧
    E: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答案:E
    解析:
    根据其循环和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以及特征性的心前区听诊音即可判断。空气进入静脉,随血流经右心房到右心室,如空气量较大,则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可引起严重缺氧,甚至死亡。空气经静脉进入循环,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故一旦发生,应立即予以紧急处理,配合抢救。加压输液时为防止空气栓塞的发生,必须专人守护;高流量吸氧和乙醇湿化吸氧为急性肺水肿的处理措施。此体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低位,利于气泡漂移至右心室尖部,从而避开肺动脉口。随着心脏的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 第3题:

    患者,女性,58岁。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日输液量1000ml。今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胸骨后疼痛,继之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主诉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护士提供的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A.减慢滴速,密切观察
    B.加压输液无需专人守护
    C.高流量吸氧
    D.20%~30%乙醇湿化吸氧
    E.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患者女,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性泡沫痰,下列哪项措施正确

    A.继续输液,减慢滴速
    B.置患者于坐位,两腿下垂
    C.持续低浓度吸氧
    D.56%乙醇溶液湿化吸氧
    E.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答案:B
    解析:
    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性泡沫痰为急性肺水肿。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故答案为B。

  • 第5题:

    下列措施与防止空气栓塞无关的是

    A.滴壶内的液面不可过低
    B.减慢输液速度
    C.加压输液时,有专人守护
    D.连续输液时,及时更换液体
    E.输液导管的连接紧密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