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对本文的说明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国高铁列车 B. 中国高速铁路是怎样建起来的C.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广深港高速铁路跨境旅客运输组织规则》的通知(铁总客〔2018〕149号)规定,跨境旅客的车票最远只发售到本次列车的()。

    A.终到站

    B.下车站

    C.终到站

    D.停靠站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本文意在说明的是( )。 A.中国画需继承晋唐优秀的传统 B.中国画对西画传统的“借鉴”存在惰性 C.中国画的精神意度和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相通 D.中国画创新要融合中西传统


    正确答案:D
    A、B、C三项均为文章部分内容,排除。统观全文,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中国画的创新问题。故本题答案为是D。

  • 第3题:

    对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世界文化大国,就能成为文化强国

    B.中国是世界文化强国,首先是文化大国

    C.中国是世界文化大国,但还不是世界文化强国

    D.中国既不是世界文化大国也不是世界文化强国


    正确答案:C
    C
    [解析]从中国“有信心从文化大国成为世界文化强国”来看,可见中国本身已是文化大国,正在朝着世界文化强国努力。所以答案选C。

  • 第4题:

    2012年12月1日,我国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这条高铁是( ),
    A.哈大高铁 B.长沈高铁
    C.哈长髙铁 D.京哈高铁


    答案:A
    解析:
    2012年12月1日,四列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列车分别从哈尔滨西站、长春站、沈阳北站、大连北站四站同时首发,标志着我国首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啥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 第5题:

    对中国现今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解析:
    目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种现象是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新问题之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
    (1)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体制中,每位劳动者获取的报酬是不同的,多劳多得,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贫富差距应该保持适当的“度”,我国目前已经显现出了贫富差距过大的雏形,这种形势对维护社会安定很不利,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措施制止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例如增加个人所得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3)减少贫富差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可以的,但是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不能背离这个初衷。

  • 第6题:

    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自然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本质力量。
    (2)“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创造的“作品”。
    (3)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从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
    (4)美离不开活的形象,美只能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不可能是本质概念的对象化。
    (5)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把对象塑造成为美的形象。

  • 第7题:

    由中国铁建总承包建设在()的高速铁路二期主体工程宣布完工,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首个高铁项目进入了收官阶段,中国高铁“走出去”交出首份成绩单。


    正确答案:土耳其

  • 第8题: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上铁师〔2018〕15号)规定,动车组列车必须做到一次对标停车,无特殊原因,可再次移动列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高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 A、成渝
    • B、京津
    • C、京沪
    • D、京哈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人本文化为主导的泛宗教社会?

    正确答案: 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采取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的态度。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牟,中国高铁总里程达9356公里。而自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浦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我国高铁里程达到了10463公里,跃居世界第一。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发展潮流的改变,中国的高速铁路不仅伸延到了国外,甚至越过海洋开始打造世界规模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高速铁路后来居上,与多国签订高铁建设合作意向书,“高铁外交”因此应运而生,异军突起。2013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泰国总理英拉共同出席中国高速铁路展开幕式,中泰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技术出口进入了全新阶段。我国对外铁路建设合作成果显著,高铁“走出去”也与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进行了不少尝试,但落到实处的不多。如果此次中泰合作取得突破,将是高铁“走出去”的第一例,可谓重要的起点。此外,我国的高铁技术无论是在主机制造、工程制造、通信信号还是轨道、电气设备等方面都已取得很大突破,已经到了走出国门的时候了。“高铁外交”的出现,说明了(  )。①我国国际外交实力的增强②中国“智造”品牌效应正在形成③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共同的主题④“走出去”的战略迈上一个新台阶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牟,中国高铁总里程达9356公里。而自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浦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我国高铁里程达到了10463公里,跃居世界第一。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发展潮流的改变,中国的高速铁路不仅伸延到了国外,甚至越过海洋开始打造世界规模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高速铁路后来居上,与多国签订高铁建设合作意向书,“高铁外交”因此应运而生,异军突起。2013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泰国总理英拉共同出席中国高速铁路展开幕式,中泰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技术出口进入了全新阶段。我国对外铁路建设合作成果显著,高铁“走出去”也与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进行了不少尝试,但落到实处的不多。如果此次中泰合作取得突破,将是高铁“走出去”的第一例,可谓重要的起点。此外,我国的高铁技术无论是在主机制造、工程制造、通信信号还是轨道、电气设备等方面都已取得很大突破,已经到了走出国门的时候了。关于加快建设高铁网络所具有的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铁技术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

    B

    适当加快高铁建设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C

    相对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高铁占地多,但耗能小

    D

    高铁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有希望的新领域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对第3段中“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一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中国的生产优势对美国工业的影响之大

    B.讽刺美国政府夸大其词,借此耸人听闻

    C.说明美国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D.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的发展构成威胁


    正确答案:B
    88.【答案】B  通读文章作者并没有讽刺的用意,只是引用了一下对方的原话,只是引用的作用,故B不正确。

  • 第14题: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之道的理念是普适的,是不会过时的,不需要具有兼容性 B.中国文化的复兴不仅仅是发展中国文化,更需要恢复传统文化 C.我们推崇的古圣先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与民兴利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 D.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依据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正确答案:C
    由“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可知A项说法错误。由“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可知B项说法错误。由“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依据”可知,D项说法错误。由“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可知,C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 第15题:

    我国首条开通的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是()。

    A.哈大高铁
    B.长沈高铁
    C.哈长高铁
    D.京哈高铁

    答案:A
    解析:
    2012年12月1日,四列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列车分别从哈尔滨西站、长春站、沈阳北站、大连北站四站同时首发,标志着我国首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 第16题:

    高铁列车的车窗和车门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完全密闭。对此,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

    A.减少高铁列车运行的能源消耗
    B.保持高铁列车车厢内部的安静
    C.避免车速过快形成空气压强差
    D.确保高铁列车车厢内部的整洁

    答案:C
    解析:
    高铁列车行驶时会产生巨大的空气压力波,它一旦进入车内,会让桌上的物品一片狼藉。车外的尘土会使
    车内空气变得混浊,车外的噪声,特别是列车进出隧道和两车交会时的巨大噪声也会乘虚而入。更严重的是,乘坐者
    根本无法忍受这种空气压强差,轻则使乘客耳膜产生压迫感,重则会使乘客感到头晕恶心,严重时甚至造成耳膜破裂
    。事实上,高铁列车上不仅窗户要固定、密闭,其车门、车厢连接处等都要尽可能地做到密闭,如此才能保证旅客有
    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

  • 第17题: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据悉,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高铁给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中国的“高铁外交”是中国走出去的成果典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与发展的战略举措
    • B、“高铁外交“说明我国当前的对外开放的战略主要是走出去战略
    • C、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国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
    • D、“高铁外交”是李克强总理的杰作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近年来,中国开启了“高铁外交”的进程,把东南亚、中亚等邻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作为高铁推销的对象,构建以中国为起点的高速铁路网,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目前,中国已经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总合同额为260亿美元。开展“高铁外交”()①拉动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②推进政治一体化进程③促进区域交流、改善人民生活④改变了世界贸易结构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人本文化为主导的泛宗教社会?


    正确答案: 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采取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的态度。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

  • 第21题:

    济南西客站是京沪高速铁路五个始发站点之一,主要承担快速列车、特快列车和高铁的任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单选题
    ()高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A

    成渝

    B

    京津

    C

    京沪

    D

    京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徐州高速铁路站是中国最高等级高速铁路京沪高铁中心站点及哪条高铁的东起点?

    正确答案: 徐州高速铁路站是中国最高等级高速铁路京沪高铁中心站点及徐兰高铁的东起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