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是沿海国,乙国是内陆国,两国之间有一条界河。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构成现代国际法中合法的领土添附?( )A.甲国在甲乙两国之间的界河中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 B.甲围的一河流由于泥沙较多,每年给其河口增加了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C.乙国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人工岛屿 D.甲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

题目
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是沿海国,乙国是内陆国,两国之间有一条界河。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构成现代国际法中合法的领土添附?( )

A.甲国在甲乙两国之间的界河中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
B.甲围的一河流由于泥沙较多,每年给其河口增加了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C.乙国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人工岛屿
D.甲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是沿海国,乙国是内陆国,两国之间有一条界河。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构成现代国际法中合法的领土添附?(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国是一个地理上宽大陆架的沿海国,也是发达国家,其地理大陆架从领海基线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为380海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有关的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国记者的行为,涉嫌违反国际法

    B.乙国议会的法案一旦被执行,则涉嫌违反国际法

    C.丙国的行为涉嫌违反国际法

    D.丁国的行为不涉嫌违反国际法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新一届政府决定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武器
    B.乙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部署了威胁甲国的进攻性武器
    C.甲国的行为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D.甲国为了维护其主权,可以将乙国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的侵略行为,A正确。乙国只是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虽然可能不符合某些协定,但并不构成“侵略”,B错。自卫在国际法上是使用武力的合法性依据之一,但自卫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必要性、相称性和安理会主导三项原则。一般而言,自卫权的行使应针对实际已发生的外来武装攻击行为。而本题的乙国尚未进行武装攻击,C错,D也不正确。

  • 第3题:

    共用题干

    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近年来不断进口进攻性武器,强化其武装力量。乙国认为甲国的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从其境内向甲国境内发射导弹,将甲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联大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的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B、乙国的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C、两国的行为都是合法的
    D、乙国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上的自卫

    答案:B
    解析:
    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某些特定的政治实体,也可作为国际法的主体,A选项错误。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发展时间较短,无论从规则体系、国家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不如国内法领域完善和发达,因此选项B错误。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一定的程序制定出来的。但国际社会上没有超国家的国际立法机构来制定规则,国际法的规则只能由国家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协议的方式共同制定,这种协议可以是成文的,也可能是以不成文习惯法的形式表现出来,C选项错误。当今国际法的强制力是通过国家本身的单独或集体的行动来实现的。虽然国际法具有强制性,但有一些违背国际法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追究,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战争与和平的重大问题和某些大国违法的情况下。国际法不可能解决国际社会的所有问题,特别是有关战争、和平、发展等根本性问题,更不是国际法单独能解决的。因此D选项正确。


    本题是考查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即不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原则,该原则是指各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也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乙国不能仅因为甲国进口进攻性武器而发射导弹摧毁其导弹发射装置,因此,乙国的行为不构成自卫,而是涉嫌构成侵略。


    一般来说,会员国在缔结条约时应考虑其在《联合国宪章》所承担的义务,不得与之冲突。但在实践中发生冲突在所难免。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规定:遇依国际协定产生之义务与联合国宪章所规定联合国会员国义务发生抵触时,宪章规定之义务应居优先。所以答案为A项。


    通说认为,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以及一般法律原则。可以作为确立法律原则辅助资料的包括: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的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决议。它们本身不是国际法的渊源,而是确立国际法规则的辅助方法。选项A属于国际公约,选项B属于司法判例,选项C属于权威公法学家学说,选项D国家主权与豁免原则目前还没有成为有效的多边国际公约,一直以来作为国际习惯在国际法上发挥着作用,国际习惯是属于国际法的主要法律渊源,而不属于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因此,选项B、C属于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


    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物质要素或客观要素,指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二是心理要素或主观要素,指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的行为模式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故A、B项正确。证明一项国际习惯的存在,必须从国际法主体的实践中寻找证据,一般应注意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以及国内的立法、司法等,故选项C正确。对于D选项,国际惯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惯例现在指没有法律约束力的一般实践或通例,故D项错误。


    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是一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当一国遇有外来入侵时,单独和集体的自卫以及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构成了此原则的例外。


    内政的实质是国家基于其管辖的领土而行使主权的表现,包括建立国家政权体制和建立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制度,处理其立法、行政、司法事务以及制定对外政策、开展对外交往等所有方面的措施和行动,判断一事项属于一国的内政范围的标准有两个:1.其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2.该事项中的行为并不违背已确立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而不能以领土范围作为衡量标准,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事项不一定都属于内政的范畴,反过来,也有在一国领土外从事一国内政的情况存在。因此,B、D选项错误。选项A中的一国对另一国的经济援助在违背国际法义务的情况下,如强迫他国接受援助以及在援助中附加干涉他国内政的条件等,均属于干涉他国内政,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C强迫他国改变经济体制毫无疑问属于干涉他国内政的情况。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均未对条约适用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主要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一大批单行法律法规中有所涉及。我国参加或缔结的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分为三种情况:(1)可直接适用的,主要是在民商事范围内。其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26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及《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2)条约与国内法同时适用的,如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3)条约需经国内法转化才能适用的,即条约内容必须经过相应的国内立法程序转化成国内法,才能在国内适用。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39条规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因此,并非所有的条约、公约在我国是一律直接适用的。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民事范围的国际习惯和惯例的适用次序在国内法和条约之后,作为对国内法和条约的补充适用。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D项。

  • 第4题:

    关于领土的合法取得,依当代国际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围海造田,未对他国造成影响
    B、乙国囤兵邻国边境,邻国被迫与其签订条约割让部分领土
    C、丙国与其邻国经平等协商,将各自边界的部分领土相互交换
    D、丁国最近二十年派兵持续控制其邻国部分领土,并对外宣称拥有主权

    答案:A,C
    解析:
    选项A正确,围海造田属于人工添附,人工添附不能损害他国的利益。选项B错误,非强制割让是国家自愿地通过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他国,包括买卖、赠与及互换等。强制割让是一国通过武力以签订条约方式迫使他国进行领土割让,通常是战争或战争胁迫的结果,属于非法行为。选项C正确,自愿交换领土的行为不违反国际法。选项D错误,丁国派兵长期控制邻国领土,侵犯了邻国的领土主权,属于非法行为。

  • 第5题:

    添附是国际法中获得领土的一种方式,下列哪种情况构成国际法中的领土添附?()

    • A、沿海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
    • B、沿海国三角洲的自然添附
    • C、在公海上的珊瑚礁上进行人工建设使其浮出水面
    • D、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岛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现代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的新方式?

    • A、全民投票
    • B、先占
    • C、时效
    • D、添附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关于国际争端解决方式,下列哪些表述是不符合国际法相关规则的?()

    • A、丙国为支持甲国可出面武装干涉甲、乙两国有关界河使用的纠纷
    • B、丙国总统可出面调停甲、乙两国的边界争端属于干涉内政
    • C、甲乙两国可书面协议将两国的专属经济区争端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国际法院对此争端拥有管辖权
    • D、国际法院可就国际争端解决提出咨询意见,该意见具有法律拘束力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近年来不断生产和进口进攻性武器,以增强其武装力量。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同另一邻国丙国协商,通过其领土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丙国同意。甲国于是在丙国境内向乙国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哪些项?()

    • A、甲乙丙三国的行为均构成侵略
    • B、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 C、只有甲丙两国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 D、乙丙两国行为合法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单选题
    甲国是群岛国,乙国是甲国的隔海邻国,两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他国船舶通过甲国的群岛水域均须经过甲国的许可

    B

    甲国为连接其相距较远的两岛屿,其群岛基线可隔断乙国的专属经济区

    C

    甲国因已划定了群岛水域,则不能再划定专属经济区

    D

    甲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D项,群岛水域是指群岛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方法划定的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是一种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海域。群岛国是全部领陆由一个或多个群岛与岛屿组成的国家。群岛国可以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的最外缘各点构成直线群岛基线。群岛基线的确定需要满足《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条件。群岛国的主权及于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及其中的资源。
    A项,所有国家的船舶均享有通过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所有国家的船舶和飞机均享有在群岛国指定的海道和其上的空中航道,专为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继续不停、迅速和无障碍的过境的目的,以正常方式航行和飞越的权利。行使这种权利的外国船舶和飞机不得对群岛国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并应遵守有关的海上安全国际规章和航空规则。在符合上述情况的前提下,他国船舶通过甲国的群岛水域无须经过甲国的事先许可。
    B项,群岛国可以按照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环礁的最外缘各点的方式划定直线群岛基线,但这种基线的划定不应在任何明显的程度上偏离群岛的一般轮廓。此外,直线基线不得明显偏离海岸的一般方向,也不得将另一国的领海与专属经济区或公海阻断
    C项,群岛水域的划定不妨碍群岛国可以按照《海洋法公约》划定内水,及在基线之外划定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 第10题:

    多选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近年来不断强化其军事力量,在自己的领土内建立了若干军事基地。乙国认为甲国的行为对其构成威胁,向甲国境内发射若干导弹试图摧毁其军事基地。甲国遭袭后迅速反击,派出军队封锁了乙国的陆地边境和海岸。对于本案,根据1974年联大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以及其他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
    A

    甲国的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B

    乙国的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C

    甲乙两国的行为都违背了国际义务,但乙国的行为属于针对甲国行为的反措施,其行为构成对抗措施,其行为不当性被排除

    D

    甲乙两国的行为都违背了国际义务,但甲国的行为属于针对乙国行为的反措施,其行为构成自卫,其行为不当性被排除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非穷尽地列举了7项侵略行为:
    (1)武装部队侵入或攻击他国领土:由侵入或攻击造成的军事占领;使用武力吞并别国的任何领土
    (2)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
    (3)封锁另一国的港口或海岸;
    (4)武装部队攻击他国的陆海空军、商船或民航机;
    (5)一国违反协定使用在别国驻扎的军队或违约延期驻扎;
    (6)提供领土供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
    (7)以国家名义派遣武装团体、非正规军或雇佣军。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领土的合法取得,依当代国际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甲国围海造田,未对他国造成影响

    B

    乙国囤兵邻国边境,邻国被迫与其签订条约割让部分领土

    C

    丙国与其邻国经平等协商,将各自边界的部分领土相互交换

    D

    丁国最近二十年派兵持续控制其邻国部分领土,并对外宣称拥有主权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BD三项,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有:①先占。指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占据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所有的土地,将其作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的国家法律行为。先占的客体必须是无主土地,即指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土地。先占必须是实行有效的占领,即必须对占有地进行实际控制和实施行政管理。②时效。指占有他国的某块土地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受干扰地占有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③割让。指一国根据条约把部分领土主权转移给另一个国家。从现代国际法看,由战争或不平等条约造成的割让都是违反国际法的。④征服。指战争结束后战胜国把战败国灭亡而兼并其领土的行为。⑤添附。指领土因自然状态的变化或人工力量而增添的新部分。如新生岛、废河床、人工岛屿等。现代国际法已经将战争作为国际犯罪行为,即采取犯罪手段取得的土地不具有合法权利
    C项,现代国家取得领土的方式为:①交换领土。为了便于边境管理和适应当地的历史条件,有关国家在自愿基础上交换其部分领土这是符合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原则的。②全民投票。指由某一领土上的居民以充分自主的投票方式决定其领土的归属。③收复失地。指国家为恢复其对某些领土历史性权利而收回被他国侵占的领土。恢复领土主权可以采取武力方式,也可采取和平方式。

  • 第12题:

    多选题
    添附是国际法中获得领土的一种方式,下列哪种情况构成国际法中的领土添附?()
    A

    沿海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

    B

    沿海国三角洲的自然添附

    C

    在公海上的珊瑚礁上进行人工建设使其浮出水面

    D

    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岛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领土--领土取得的方式。添附是指由于自然形成或人造的新土地出现而使得国家领土增加,包括河口三角洲、涨滩等自然添附,也包括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人工添附不能损害他国的利益。AB是正确的。

  • 第13题:

    添附是国际法中获得领土的一种方式,下列哪种情况构成国际法中的领土添附?( )

    A.沿海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丁程
    B.在界河一侧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
    C.在公海上的珊瑚礁上进行人工建设使其浮出水面
    D.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岛

    答案:A
    解析:
    添附是指由于自然形成或人造的新土地出现而使得国家领土增加,包括河口三角洲、涨滩等自然添附,也包括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人工添附不能损害他国的利益。只有A是正确的。

  • 第14题:

    关于领土的合法取得,依当代国际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围海造田,未对他国造成影响
    B.乙国囤兵邻国边境,邻国被迫与其签订条约割让部分领土
    C.丙国与其邻国经平等协商,将各自边界的部分领土相互交换
    D.丁国最近二十年派兵持续控制其邻国部分领土,并对外宣称拥有主权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领土的取得。A项,添附,是由于自然形成或人造的新土地出现而使得国家领土增加,既包括河口的三角洲、涨滩等自然添附,也包括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人工添附在不损害他国利益的条件下符合国际法,A项正确。
    B项,割让,指一国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分为强制割让和非强制割让。强制割让,即一国通过武力迫使他国割让领土,是战争或胁迫的结果,违反国际法,B项错误。
    C项,非强制割让,即国家自愿通过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他国,包括领土的买卖、赠与及互换等,非强制割让合法有效,C项正确。
    D项,时效是指由于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的主权。通过时效取得他国领土的条件之一是“不受干扰地”占有,即占有的事实得到被占国的默认;同时,对于取得时效期限,国际法上没有明确的规定。D项没有说明丁国的占领是否得到被占国的默认,20年的占领期限也不能成为其取得领土的合法依据,D项错误。

  • 第15题:

    ★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近年来不断生产和进口进攻性武器,以增强其武装力量。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同另一邻国丙国协商,通过其领土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丙国同意。甲国于是在丙国境内向甲国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哪些项?()
    A.甲乙丙三国的行为均构成侵略
    B.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C.只有甲丙两国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D.乙丙两国行为合法


    答案:B,C
    解析:
    。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丙国的行为属于“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因此甲丙两国的行为都构成侵略。BC正确。

  • 第16题:

    甲国是坚持绝对豁免主义的国家,乙国是坚持相对豁免主义的国家。甲国和乙国A公司缔结一项国际商事合同,甲国没有在合同中放弃主权豁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国违约,A公司在乙国法院对甲国提起诉讼。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绝对豁免主义是普遍接受的习惯国际法规则,因此乙国法院无权对甲国行使管辖
    • B、相对豁免主义是普遍接受的习惯国际法规则,因此甲国无权反对乙国法院对甲国行使管辖
    • C、乙国法院对甲国行使管辖违反了国际法强行规范
    • D、乙国法院对甲国行使管辖不违反国际法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甲国的种族隔离政策导致种族冲突,造成平民伤亡,安理会经讨论决定制裁甲国,乙国是参与制裁的国家之一,甲国是1949年日内瓦四个公约的当事国,乙国不是。依国际法的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对他国的制裁进行的反抗属于自卫,可以不受日内瓦四个公约的约束
    • B、乙国的行为已经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
    • C、乙国依安理会的决议制裁甲国并非干涉内政
    • D、对于从甲国涌入乙国的难民,乙国应予安置,而不能强行遣回甲国

    正确答案:C,D

  • 第18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近年来不断生产和进口进攻性武器,以增强其武装力量。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同另一邻国丙国协商,通过其领土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丙国同意。甲国于是在丙国境内时甲国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哪项?( )

    • A、甲乙丙三国的行为均构成侵略
    • B、甲国的行为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 C、只有甲丙两国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 D、乙丙两国行为合法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添附是国际法中获得领土的一种方式,下列哪种情况构成国际法中的领土添附?( )

    • A、沿海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
    • B、在界河一侧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
    • C、在公海上的珊瑚礁上进行人工建设使其浮出水面
    • D、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岛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甲国和乙国是两个相邻国家。一直以来,两国之间在大陆架划界的问题上存在争议。甲国坚持两国之间的大陆架边界应适用与测算各国领海宽度的基线的最近点距离相等的标准来确定。乙国主张应考虑海岸线的长度来确定,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于是,1994年3月9日,甲国依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第2款关于强制管辖权的规定向国际法院递交了诉讼请求,要求国际法院就两国大陆架边界的划定作出判决。在此之前,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的协议。甲国和乙国曾分别于1960年和1968年向国际法院提交了接受国际法院管辖的声明。问题:(1)什么是大陆架?国际实践关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有哪些原则?(2)甲、乙两国采用了哪些方法解决该国际争端?(3)国际法院对于甲、乙两国之间的争端是否具有管辖权?为什么?(4)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法院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确定其诉讼管辖权?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近年来不断生产和进口进攻性武器,以增强其武装力量。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同另一邻国丙国协商,通过其领土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丙国同意。甲国于是在丙国境内向乙国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哪些项?()
    A

    甲乙丙三国的行为均构成侵略

    B

    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C

    只有甲丙两国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D

    乙丙两国行为合法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导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丙国的行为属于"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因此甲丙两国的行为都构成侵略。BC正确。

  • 第22题:

    问答题
    甲、乙两国分别单方面向国际法院提出请求书,状告丙国的空中核试验违反国际法。甲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乙国非联合国会员国,但为《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丙国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也非《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它认为国际法院对此案没有管辖权。但丙国还是写信给国际法院说:“甲国和乙国的起诉方式不正当,但本国政府还是准备出庭应诉。”问题:(1)国际法院对该案是否有强制管辖权?为什么。(2)国际法院对甲国是否有管辖权?为什么。(3)国际法院对丙国是否有管辖权?为什么。(4)国际法院所作判决对哪些国家具有法律拘束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甲国的种族隔离政策导致种族冲突,造成平民伤亡,安理会经讨论决定制裁甲国,乙国是参与制裁的国家之一,甲国是1949年日内瓦四个公约的当事国,乙国不是。依国际法的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甲国对他国的制裁进行的反抗属于自卫,可以不受日内瓦四个公约的约束

    B

    乙国的行为已经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

    C

    乙国依安理会的决议制裁甲国并非干涉内政

    D

    对于从甲国涌入乙国的难民,乙国应予安置,而不能强行遣回甲国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对战时平民及受难者保护的有关规则。A错,甲国的行为不属于自卫。B错,乙国依据安理会的决定行动,不是国际不法行为。C对,甲国实行种族隔离政策不属于其内政,内政不是地理的概念,甲国的行为违背已确立的国际法规则及其承担的国际义务。因此,安理会可以决定对其进行制裁。D对,主权国家没有必须接受难民的义务,但对于进入本国境内的难民承担不推回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