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更多“岩浆矿床主要形成于岩浆阶段,矿床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含矿岩浆。() ”相关问题
  • 第1题:

    4. 残余岩浆成矿阶段形成热液矿床…………………()


    含矿热液在岩体内部的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岩石裂隙中,在高温和深成条件下,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热液矿床称为岩浆高温热液充填矿床。 1)岩浆侵入以后随温度下降,首先从岩体顶部及边部开始冷凝结晶,形成岩浆岩壳。 2)先结晶的岩浆岩壳对岩浆热液起到了屏蔽的作用,使壳下以H2O为主的含矿挥发组分不断聚集,H2O分压不断升高,岩浆结晶温度降低,结晶作用中断。 3)当断裂构造切穿上部岩壳时,含矿热液上升并且经充填作用成矿,同时也可能有部分岩浆上升形成岩脉。 4)由于挥发分被释放,H2O分压降低,岩浆结晶温度升高,于是开始了第二次岩浆结晶成壳—含矿挥发组分聚集—构造破裂—充填成矿的过程。如此往复形成多期多阶段成矿作用。

  • 第2题:

    3、简述侵入岩浆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热液矿床是指含矿热水溶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由充填和交代等成矿方式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其基本特点是: 1)含矿热液多来源:深部的岩浆热液;火山-次火山的热液;地下水的地下水热液;与深构造层变质水有关的变质水热液;不同来源的含矿热液在长距离运移过程中经混合而成的混合热液。由于含矿热液的来源不同,成矿地质环境不同,因而形成众多的矿床类型,其矿床地质特征也各不相同; 2)含矿热液的成分复杂:主要是水,并有S、CO2、Cl、F、B等和:Fe、Cu、Pb、Zn、Hg、Sb、Ag、Au、W、Sn、Mo、Co、Ni、Bi、U等多种金属组份。 3)形成温度和深度较其它内生矿床低和浅:矿床形成的温度,一般在400℃以下,最高在500-600℃,最低在50℃左右。矿床形成的深度:深-中深(4.5-1.5km),或浅到超浅(1.5km-近地表),甚至在地表形成; 4)构造控制作用极为显著:各种构造空隙既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又常是成矿物质沉淀的场所; 5)成矿时间一般晚于围岩:属后生矿床。由于含矿热液作用于围岩,因而常具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有的矿床围岩蚀变十分显著; 6)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为主。因此矿体多呈脉状、网脉状、似层状、凸镜状等多种形态。矿石构造常呈栉状、对称带状、皮壳状、角砾状、晶洞状、浸染状及块状等; 7)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金属矿物以硫化物、氧化物、砷化物及含氧盐等为主,非金属矿物有碳酸盐、硫酸盐、含水硅酸盐、石英等。多数热液矿床中(特别是各种脉状矿床)矿石的物质成分与围岩的基本物质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8)矿床的形成过程的多期多阶段性:热液矿床的成矿过程往往是长期而复杂的.常具明显的多期性和多阶段性。不同的成矿期和成矿阶段,形成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 总之,热液矿床类型众多,工业价值巨大。它包括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Cu、Pb、Zn、Hg、Sb、W、Sn、Mo、Bi等),一些对尖端科学有特殊意义的稀有和分散元素矿产(U、Be、Ga、Ge、In、Cd…等)以及放射性元素(U)矿产。 此外,还有Fe、Ni、Co和许多非金属矿产:硫、石棉、重晶石、萤石、水晶、明矾石、菱镁矿、冰洲石等。这些矿产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中都是极为重要的。

  • 第3题:

    1、岩浆矿床是指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使其中的()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A.有用组分

    B.无用组分

    C.伴生组分

    D.化学组分


    在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各种矿物组分是按其熔点高低及浓度等物理化学条件依次从岩浆中结晶出来的。因而在正岩浆阶段.同时存在着成分都在不断变化的固体和熔体两部分,即由于不同时结晶,岩浆被—分为二了。这种分异作用称为结晶分异作用。

  • 第4题:

    3、岩浆矿床中除个别()外绝大多数岩浆矿床属同生矿床

    A.层状矿体

    B.透镜状矿体

    C.贯入矿体

    D.细脉状矿体


    贯入矿体

  • 第5题:

    内生矿床的矿床类型可分为: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热液矿床、火山成因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