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病原物传播方式有哪些?了解它对防治病害有何意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的传播、 三个基本环节.


    初侵染和再侵染

  • 第2题:

    无论是采取什么防治措施,病害防治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病原物。


    (1)消除侵染来源:剪病株,拔除病株,铲除枝干锈病的转主寄主,是减少和控制侵染来源的重要手段。消灭介体昆虫也是极其重要的方法。 (2)改善管理措施,增强花木生长势,提高抗病力:对于死养生物引起的茎杆病害,如杨树腐烂病,溃疡病和因气温不适引起的日灼病和冻伤等有效。 (3)药剂防治:可用化学和生物制剂涂刷病部。为提高防效和节省用药量,通常先刮病组织,再涂药。少数珍贵花木用注射法。如美国用注射苯来特来防治榆树枯萎病。这种方法在其他病害防治中很少见。 (4)选育抗病品种:例如泡桐丛枝病和木麻黄青枯病,在自然界均有抗病性强的品种。中国榆抗枯萎病等。

  • 第3题:

    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如何防治这两种病害?


    种植抗病品种;药剂防治;栽培防治

  • 第4题:

    许多植物病毒病均由蚜虫传播,所以防治这类病害,主要在于防治蚜虫。


    正确

  • 第5题:

    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包括()。

    A.大量易感病的寄主

    B.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

    C.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

    D.传播昆虫


    有大面积种植的感病寄主植物;有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发病的环境条件;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