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其外延长度不少于通道口宽度的( )倍。A.0.5B.0.6C.0.9D.1

题目

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其外延长度不少于通道口宽度的( )倍。

A.0.5

B.0.6

C.0.9

D.1


相似考题
更多“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其外延长度不少于通道口宽度的( )倍。 A.0.5B. ”相关问题
  • 第1题:

    北方某城市拟对本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方式,选择了甲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2)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3)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的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问题】
    1.对本工程中降水井布置的各要求是否妥当?若存在不妥之处,请改正。
    2.为保证滤池的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应严格控制哪些环节的施工质量?
    3.基坑内构筑物施工中的基本抗浮措施有哪些?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本工程中对降水井布置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1)不妥之处: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正确做法: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加密,排泄方向适当减少。
    (2)不妥之处: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并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正确做法:面状基坑宜在基坑外缘设置封闭状布置。
    (3)不妥之处: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正确做法: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其外延长度不少于通道口宽度的1倍。
    2.为了保证滤池的过滤效果,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环节包括:
    (1)对滤头、滤板、滤梁逐一检验,清理。
    (2)地梁与支承梁位置须准确。
    (3)滤梁安装要保证全池水平度、精度。
    (4)滤板安装不得有错台。
    (5)必须封闭滤板间以及滤板与池壁间缝隙。
    (6)用应力扳手按设计要求检查滤头紧固度。
    (7)滤头安装后须做通气试验。
    (8)严格控制滤料支承层和滤料铺装层厚度及平整度。
    (9)滤料铺装后,须做反冲洗试验,通气通水检查反冲效果。
    3.基坑内构筑物施工中的抗浮措施包括:
    (1)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2)选择可靠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严格进行排降水工程施工,对排降水所用机具随时做好保养维护,并有备用机具。
    (3)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4)可能时,允许地下水和外来水进人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少浮力值。
    (5)雨期施工,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 第2题:

    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增设降水井时,其外延长度至少应为出口宽度的()倍。

    A、0.5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
    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增设降水井时,其外延长度至少应为出口宽度的1倍。(教材无该知识点)

  • 第3题:

    下列降水系统平面布置的规定中,正确的有()

    A.面状降水工程降水井点宜沿降水区域周边呈封闭状均与布置
    B.线、条状降水工程,两端应外延0.5倍围合区域宽度布置降水井
    C.采用隔水帷幕的工程,应在围合区域内增设降水井或疏干井
    D.在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
    E.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降水井点间距可适当减小

    答案:A,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85页
    降水系统平面布置应根据工程的平面形状、场地条件及建筑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面状降水工程降水井点宜沿降水区域周边呈封闭状均匀布置,距开挖上口边线不宜小于1m。
    2)线状、条状降水工程降水井宜采用单排或双排布置,两端应外延条状或线状降水井点围合区域宽度的1~2倍布置水井。
    3)降水井点围合区域宽度大于单井降水影响半径或采用隔水帷幕的工程,应在围合区域内增设降水井或疏干井。
    4)在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
    5)当降水区域远离补给边界,地下水流速较小时,降水井点宜等间距布置;当邻近补给边界,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降水井点间距可适当减小。
    6)对于多层含水层降水宜分层布置降水井点,当确定上含水层地下水不会造成下层含水层地下水污染时,可利用一个井点降低多层地下水水位。
    7)降水井点、排水系统布设应考虑与场地工程施工的相互影响。

  • 第4题:

    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增设降水井时,其外延长度至少应为出口宽度的( )倍。
    A. 0. 5 B. 1. 0
    C. 1. 5 D. 2.0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下列降水系统平面布置的规定中,正确的有( )。

    A.面状降水工程降水井点宜沿降水区域周边呈封闭状均匀布置
    B.线.条状降水工程,两端应外延0.5倍围合区域宽度布置降水井
    C.采用隔水帷幕的工程,应在围合区域内增设降水井或疏干井
    D.在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
    E.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降水井点间距可适当减小

    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降水。选项B,线、条状降水工程降水井宜采用单排或双排布置,两端应外延条状或线状降水井围合区域宽度的1~2倍布置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