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相当于:已知A点75.141,;后视读数1.441;前视读数3.521;求B。】【问题】列式计算B点高程HB。

题目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相当于:已知A点75.141,;后视读数1.441;前视读数3.521;求B。】
  【问题】
  列式计算B点高程HB。


相似考题
更多“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相当于:已知A点75.141,;后视读数1.441;前视读数3.521;求B。】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新建办公楼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
    【问题】
    请列式计算B点高程HB。


    答案:
    解析:
    由HA+a=HB+b得:75.141+1.441=HB+3.521,HB=73.061m。

  • 第2题:

    某高程测量,己知A点高程为HA,欲测得B点高程H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答案:C
    解析:


    B点高程等于A点高程加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 第3题:

    某工程高程测量,已知A点高程为HA,水准仪安置于A、B两点之间,后视读数为a,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

    A.HB=HA-a-b
    B.HB=HA+a-b
    C.HB=HA-a+b
    D.HB=HA+a+b

    答案:B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77
    测定地面上点的高程b = HA + a — HB经换算HB=HA+a-b

  • 第4题:

    某工程高程测量时,已知A点高程为HA,水准仪安置于

    A、B两点之间,后视读 数为《,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现有地面点,将水准仪架设在之间,已知A点高程为1970.16m,水准尺在A点读数为1.124m,水准尺在B点读数为1.428m,问A、B两点哪点高,B点高程为多少?


    正确答案: ∵A、B两点高差 h=1.124-1.428=-0.304(m)
    ∴B点比A点低。
    B.点高程  H=1970.16+(-0.304)=1969.856(m)

  • 第6题:

    已知场地内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44.875米,测设室内地坪±0.000标高的B点,已知±0.000的标高相当于高程45.306米,已知A点上的后视读数为1.692米,则B点立的水准尺上的前视读数为()时,尺底为B点的设计高程。

    • A、1.201米
    • B、1.261米
    • C、1.239米
    • D、1.289米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高程测量时,凡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记为“()”。

    • A、前视读数
    • B、后视读数
    • C、高程读数
    • D、间视读数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己知高程为12.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m,N点高程为()m。
    A

    11.00

    B

    12.00

    C

    12.50

    D

    13.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己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m;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B,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读数等于b,B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HA+a-b,则N点高程式=12.000+4.500-3.500=13.00m

  • 第10题:

    填空题
    高程联系测量中,已知井上A点高程HA=51.401,悬挂钢尺时为倒挂,零点朝上,外业读数时精确到0.1mm。井上读数:后视水准尺为(立尺在A点)14268,钢尺读数为32499;井下读数:待求水准点B尺读数为0.8575,钢尺读数为17.6740。则B点高程HB=()。

    正确答案: BM(37.546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高程测量时,凡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记为“()”。
    A

    前视读数

    B

    后视读数

    C

    高程读数

    D

    间视读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已知A点高程为:HA=3.228m,水准仪后视A点读数为:a=1.518m,前视B点读数为:b=1.310m。则B点高程测量结果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某工程高程测量,已知A点高程为HA,水准仪安置于A、B两点之间,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高程测量(如下页右图所示),已知A点高程为HA,欲测得B点高H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答案:C
    解析:

    测定地面上点的高程,采用如图所示,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已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a,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H,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 HA+a-b。

  • 第16题:

    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0m前视读数b=1.428m,则()。

    • A、后视点比前视点低
    • B、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 C、若A点高程HA=202.016,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
    • D、若A点高程HA=202.016,则前视点高程为201.828m
    • E、A、B两点中,水准尺上读数小的高程值小。

    正确答案:B,D

  • 第17题:

    计算题:现有地面点,将水准仪架设在之间,已知A点高程为1970.16m,水准尺在A点读数为1.124m,水准尺在B点读数为1.428m,问A、B两点哪点高,B点高程为多少?


    正确答案: ∵A、B两点高差h=1.124-1.428=-0.304(m)
    ∴B点比A点低。
    B点高程H=1970.16+(-0.304)=1969.856(m)

  • 第18题: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1层,筏板基础,地上12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8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 事件2:在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期间,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1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并留置了1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和1组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事件3:框架柱箍筋采用φ8盘圆钢筋冷拉调直后制作,经测算,其中KZ1的箍筋每套下料长度为2350mm。 事件4: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并交付使用1年后,屋面出现多处渗漏,建设单位通知施工单位立即进行免费维修。施工单位接到维修通知24h后,以已通过竣工验收为由不到现场,并拒绝免费维修。经鉴定,该渗漏问题因施工质量缺陷所致。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 列式计算B点高程HB。


    正确答案: B点高程HB=HA+a-b=(75.141+1.441-3.521)m=73.061m。

  • 第19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 Ha,A尺读数为 a,前视点B尺读数为b ,其视线高为 () ,B点高程等于 () 。


    正确答案:8848.13Ha+a Ha+a-b

  • 第21题:

    单选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12.0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   )
    A

    11.000

    B

    12.000

    C

    12.500

    D

    13.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墙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 1980立方米,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在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问题:列式计算B点高程Hg。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 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 12.000m,N 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 M、N 之间,先在 M 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 4.500m,然后在 N 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 3.500m。N 点高程为()m。
    A

    11.000

    B

    12.000

    C

    12.500

    D

    13.000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