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园林规划设计》知识试题与答案

广告的形式美法则:多样统一法则,主从法则,对比法则,同一法则,节韵法则,思维法。均衡法则,数比法则,空白与虚实法则,视觉传达法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协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下列哪一项不是图案形式美法则( )

A.对称与均衡
B.条理与反复
C.对比与对称
D.节奏与韵律

答案:C
解析: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图案的构成规律和构成原理相结合而形成的法则,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它包括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这些法则运用得当,则会使图案取得完美的装饰效果。故正确答案为C项。


下列哪一项不是形式美法则?( )。

A.条理与无章
B.对比与调和
C.节奏与韵律
D.对称与均衡

答案:A
解析: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其一与参差、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和变化与统一。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综上,A选项正确。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能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距为(),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


正确答案:25-30m;30-50m;150-270m;500m


职业技能鉴定园林规划设计知识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园林艺术构图法则的是(D)A形式美法则 B对称与均衡C对比与协调 D巧于立意2、观赏点与观赏景物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B)A2025m B2530mC3035m D4555m3、园林造景手法可概括为主景与配景手法层次手法借景用法和(A)A景物布局手法 B主次分明手法C若隐若现手法 D主景升高手法4、下列属于园林地形的处理手法的一项是(C)A平地、整平 B挖地堆山C平地叠石 D理水整平5、园路交叉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两条路交叉,一种是一条路分为两条路,处理时应注意(A)A避免交叉口过多,尽可能正交B两条主要园路交叉时,应不必正交C如不成正交,则斜交角度要大D交叉口多时,每条分叉大小要一样6、 下列不属于园林小品的是(A)A花架座椅 B花架、水池C小卖部水池 D小卖部花坛7、现代植物造景都追求群落景观,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时要注意深浅兼有若隐若现和(C)A虚实相生,错落有虚实相生致B虚实相生 富于变化C虚实相生 疏落有致D疏落有致 庄严深重8、景物可分为认为景物和自然景物,下列不属于认为景物的一项是(B)A沿岸的桥梁 B和煦的阳光C河上的渔舟 D小卖部9、下列并不是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一项是(D)A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B空间系统表达的清晰性C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关注D保护水质原则10、不是建设自然型的滨水绿地景观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A为生物创造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B扩大作为生物生存区域的环境条件C复苏真正的河流D不要干预自然的活动11、居住的规划布局形式(C)A小区居住区组团B组团小区小区C居住区组团D小区组团居住区12、居住区的建筑布置形式可分为(A)A行列式 周边式 混合式B行列式 周边式 单一式C周边式 混合式 曲尺式D曲尺式 周边式 单一式13、下列不属于小区游园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要求的是(C)A入口处理 B园路布局C位置规划 D建筑小平14、下列选项中不属学校绿地分区规划的一项是(B)A学校入口及行政办公区绿地 B隔离区绿地C教学科研区绿地 D休息游览区绿地15、下列选项中能抗氨气和对氨气敏感的树种(A)A女贞 B棕榈C香樟 D木棉16、有大气污染的工厂最好布局的位置是(B)A盛行风的下风向;B最小风频的上风向;C盛行风的上风向;D最小风频的下风向17、最早吸收中国山水园的意境融入到造园中,对欧洲造成很大影响的国家是(A)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18、分车绿带植物的配置应是(C)A以常绿乔木为主。B以落叶乔木为主。C以草皮与灌木为主。D以上植物配置都可以。19、两种不同的树有规律布置成的行道树属于(C)A简单韵律。B交替韵律。C交错韵律。D渐变韵律。20、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是(B)A添景B对景C障景D夹景21、花坛的大小应与广场的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最大不超过广场面积的(B)A1/2B1/3C1/4D1/522、属于点景的是(A)A石刻B雕像C喷泉D园灯二、多选题1、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A、B、C)A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门制定。B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C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D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2、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B、C、D)A园林绿地设计是一个微观的概念。B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D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3、属于园林构成的要素有(A、B、C、D)A山水地貌。B道路广场。C建筑和构筑物。D植物和动物。4、园林规划设计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除共同考虑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D)A经济。B技术。C生态。D美。5、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园林规划的特殊性,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应符合的要求有(A、B、C)A先确定主题思想。B发挥生态效益。C应有自己的风格。D应以建筑为主。6、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有(A、B、C、D)A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B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用的依据。C园林绿地施工的依据。D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7、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A、B、C、D)A科学依据。B社会需要。C功能要求。D经济条件。8、园林设计的适用原则所包含的意思有(A、B)A因地制宜,B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C美观。D个性化。9、关于园林规划设计原则描述正确的有(A、C、D)A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B美观是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C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D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10、关于园林美描述正确的有(A、B、C、D)A园林美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B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C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D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景观。11、关于园林中的自然美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美统称为自然美。B园林植物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C自然美往往以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D大自然的风云雨雪,虫鱼鸟兽,晦明阴晴,晨昏昼夜等都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12、园林中的生活美包括有(A、B、C)A园林中空气清新、卫生条件好、水体清洁。B适于人生活的小气候。C交通方便,有各种活动场所。D风摇松涛。13、园林艺术美的具体特征是(A、B、D)A形象性。B典型性。C变化性。D审美性。14、关于对称与均衡的描述正确的有(A、B、C)A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前后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B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延伸,是事物的两个部分在量上大致相当。C对称是均衡的,但均衡不一定对称。D不对称均衡又叫静态均衡。15、在园林布局上属于稳定布置的有(A、B、D)A在体量上采用上小下大。B筑山采用石包土。C山顶置石。D下部质感粗,颜色深,上部光滑、色浅。16、下列关于对比的描述正确的有(A、B、D)A以短衬长,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以大衬小,小者更小。B大中见小,小中见大。C垂直与水平的对比属于空间的对比。D山与水的对比属于虚实的对比。17、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的布置正确的是(A、B、D)A不超过水面的1/3;B有疏有密;C沿池岸种植一圈;D设置种植床18、属于突出主景的方法有(A、B、C)A主景升高;B中轴对称;C动势向心;D体量的调和19、关于学校绿地的设计,正确的有(A、B、C、D)A绿地率要不低于30%;B树种应选择无毒无污染树种;C教学楼的绿化要保证教室内采光;D大门内外绿化以装饰绿地为主20、屋顶花园植物应选择(A、B、D)A不易倒伏树种;B耐修剪;C阴性耐旱;D抗寒性强21、作为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A、B、C)A树形优美,轮廓富于变化;B花大而美;C寿命长;D常绿22、三株树丛配置的原则是(A、B、D)A树种搭配不超过两种;B各株树应有姿态、大小的差异;C最大的一株稍远离;D三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不为等边三角形23、道路绿化设计的总原则是(A、B、C、D)A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B保证道路行车安全;C植物配置应与市政设施相协调;D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24、突出主景的方法有(A、B、C、D)A主景升高;B中轴对称;C对比与调和;D抑景25、公园常规设施主要有(A、B、C、D)A游憩设施;B服务设施;C公用设施;D管理设施26、公园设计依据有(A、B、C、D)A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针政策;B国土规划;C城市规划;D绿地系统规划27、居住区用地按功能要求可分为(A、B、C)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居住区公园用地28、下列属于居住区公共绿地的有(A、B、C)A居住区公园;B小区中心游园;C组团绿地;D居住区道路绿地29、属于工厂企业绿地特点的是(A、C、D)A环境较差不利于植物生长;B绿化用地面积大;C绿化要保证工厂的生产安全;D工厂绿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厂职工;30、下列园林植物选择上体现了园林布局在时间上的规定性的有(A、B、D)A春季以鲜花为主;B植物的季相变化;C植物乡土化;D夏荫秋实31、模纹花坛在选用植物上应(A、B、C、D)A生长缓慢;B耐修剪;C分枝密;D色彩分明32、园林植物的选择原则应做到(A、B、C、D)A以乡土树种为主。B适地适树。C对原有树木和植被加以利用。D速生与慢长相结合。33、关于合适视距描述正确的有(A、B、D)A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高的倍。B水平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宽度的。C当宽度大于高度时,依水平视距来考虑。D当高度大于宽度时,依垂直视距来考虑。34、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有(A、B、C、D)A两段式程序。B三段式程序。C循环程序。D专类序列35、关于色彩感觉描述正确的是(A、B、D)A橙色系属于暖色系,青色系属于冷色系。B绿色和白色属中性色。C橙色系给人一种收缩的面积感,青色系给人一种扩大的面积感。D橙色系给人一种强烈的运动感。36、属于自然式种植的是(B、C、D)A列植。B丛植。C群植。D林植。37、控制花坛植物花期的措施有(A、B、C、D)A分期播种。B低温处理。C光照处理。D药物刺激38、按绿篱的高度可分为(A、B、C、D)A绿墙。B高绿篱。C中绿篱。D矮绿篱。39、孤植树可设置在(A、B、C、D)A岛。B桥头。C树林空地。D转弯处。40、园林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是(A、B、C、D)A图纸规范。B画出坐标网及基点基线的位置。C图纸要注明图头、图例、指北针、比例尺等。D文字、阿拉伯数字用打印字剪贴复印。41、关于行道树株距与定干描述正确的有(A、B、D)

《公园设计规范》中关于种植设计方面,对树木的景观控制的规定包括()。

  • A、丛植、群植近期郁闭度应大于0.5
  • B、孤立树、树丛和树群至少有一处观赏点,视距为观赏面宽度的1.5倍和高度的2倍
  • C、孤植树、树丛与周围环境或树木之间应留有明显的空间
  • D、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4倍以上

正确答案:A,B,C


构图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与最高法则是()

  • A、对称与均衡
  • B、节奏与旋律
  • C、多样与统一
  • D、对比与谐调

正确答案:C


构图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与最高法则是()

  • A、对称与均衡
  • B、节奏与旋律
  • C、多样与统一
  • D、对比与谐调

正确答案:C


形式美的法则除了统一与变化外,还有()。

  • A、形式与内容
  • B、对称与均衡
  • C、对比与调和
  • D、节奏与韵律

正确答案:B,C,D


平面设计的构成法则包括()

  • A、变化与统一
  • B、对称与均衡
  • C、对比与调和
  • D、节奏与韵律

正确答案:A,B,C,D

更多 “职业技能鉴定《园林规划设计》知识试题与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图形的()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A、造型规范B、构图法则C、形式美法则D、功能美法则正确答案:C

考题 ()是作品设计造型形式美的总法则。A、统一与变化B、和谐与对称C、比例与均衡D、和谐与比例正确答案:A

考题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每一个观赏景点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观赏点,解释什么叫观赏视距,和什么是定位设景效果最佳,以及观赏点有哪些形式?正确答案:观赏点与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按人们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与30°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的2倍,宽度的1.2倍,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观赏点的形式有平视观赏,俯视观赏,仰视观赏。

考题 单选题观赏点与观赏景物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A 20~25mB 25~30mC 30~35mD 45~55m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园林艺术构图法则的是()A 形式美法则B 对称与均衡C 对比与协调D 巧于立意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观赏点与观赏景物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A 20~25mB 25~30mC 30~35mD 45~55m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不属于园林形式美法则。A、统一与变化B、对比与协调C、移步与换景D、均衡与稳定正确答案:C

考题 判断题广告的形式美法则:多样统一法则,主从法则,对比法则,同一法则,节韵法则,思维法。均衡法则,数比法则,空白与虚实法则,视觉传达法则。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观赏点与观赏景物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A、20~25mB、25~30mC、30~35mD、45~55m正确答案:B

考题 问答题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每一个观赏景点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观赏点,解释什么叫观赏视距,和什么是定位设景效果最佳,以及观赏点有哪些形式?正确答案:观赏点与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按人们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与30°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的2倍,宽度的1.2倍,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观赏点的形式有平视观赏,俯视观赏,仰视观赏。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