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从迅达汽车贸易公司购买了1辆车,约定周某试用10天,试用期满后3天内办理登记过户手续。试用期间,周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李某撞成重伤。现周某困难,无力赔偿。关于李某受到的损害,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因在试用期间该车未交付,李某有权请求迅达公司赔偿B:因该汽车未过户,不知该汽车已经出卖,李某有权请求迅达公司赔偿C:李某有权请求周某赔偿,因周某是该汽车的使用人D:李某有权请求周某和迅达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周某和迅达公司是共同侵权人

题目
周某从迅达汽车贸易公司购买了1辆车,约定周某试用10天,试用期满后3天内办理登记过户手续。试用期间,周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李某撞成重伤。现周某困难,无力赔偿。关于李某受到的损害,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因在试用期间该车未交付,李某有权请求迅达公司赔偿
B:因该汽车未过户,不知该汽车已经出卖,李某有权请求迅达公司赔偿
C:李某有权请求周某赔偿,因周某是该汽车的使用人
D:李某有权请求周某和迅达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周某和迅达公司是共同侵权人

相似考题
更多“周某从迅达汽车贸易公司购买了1辆车,约定周某试用10天,试用期满后3天内办理登记过户手续。试用期间,周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李某撞成重伤。现周某困难,无力赔偿。关于李某受到的损害,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周某有一辆车欲出售,3月1日,周某将该车出卖给陈某,但未交付。4月1日周某又将该车出卖给杜某,约定6月1日交付。5月1日,周某又将该车出卖给不知情的邹某,约定7月1日交付。后经杜某请求,周某于6月1日将该车交付给杜某,但未给杜某办理过户登记。经邹某请求,周某于7月1日给邹某办理了汽车的过户登记,但未交付汽车。8月1日,买受人陈某、杜某、邹某就该汽车的归属发生了争议,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邹某有权请求杜某交付汽车,因为邹某于7月1日善意取得该汽车所有权
    B.邹某有权请求杜某交付汽车,因为杜某于6月1日取得了该汽车的所有权未经登记
    C.陈某有权解除与周某的买卖合同,并要求周某承担违约责任
    D.杜某有权请求周某办理汽车过户登记手续

    答案:C,D
    解析:
    A.错误。周某订立的是多重买卖合同,周某与陈某、杜某、邹某就同一辆汽车分别订立买卖合同时,周某方对汽车有处分权,故周某邹某于5月1日订立的买卖合同属于有权处分就谈不上善意取得。故A选项错误。 B.错误。《物权法》第24条规定:“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需注意,这一规定已被《买卖合同解释》第10条第4项的规定部分修改。在动产多重买卖中,《买卖合同解释》赋予交付以绝对优先效力。所以,由于周某于6月1日将该车交付给杜某的行为,将确定是杜某取得汽车所有权。故B选项错误 C.正确。《合同法》第94条第4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四)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故C选项正确。 D.正确。《买卖合同解释》第10条规定:“出卖人就同一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按照以下情形处理:(一)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均未受理交付,先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的买卖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均未受领交付,也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的买卖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四)出卖人将买卖物交付给买受人之一,又为其他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已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将标的物所有权登记在自己的名下,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第2题:

    周某下班回家途中,被一从某楼房中扔出的叉衣杆砸成重伤,该栋楼房住了70户人家,但不能查明叉衣杆是从哪一家扔出的。关于周某的权利,下列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周某有权请求物业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B.周某有权请求所有业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业主陈某如能证明自己不可能扔叉衣杆,则周某无权要求陈某对损害予以补偿
    D.周某如不能证明叉衣杆是谁扔的,则由周某自己承担全部损害

    答案:C
    解析:
    AB.错误。周某请求物业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和请求全部业主承担连带责任均无法律依据,故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C.正确。业主陈某如能证明自己不是可能的加害人,就不负有对周某的损害予以法定补偿的义务,故C选项正确。 D.错误。本题中,周某可以请求该栋楼房中可能实施加害行为的建筑物使用人以按份责任的方式对自己的损害予以适当补偿,故D选项错误。

  • 第3题:

    赵某与李某订立房屋租赁合同,将自己所有的一栋房屋租赁给李某使用。租赁期间,赵某拟以150万元的价格将该房屋转让给周某。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如果李某表示愿意以150万元购买该房屋,赵某应将该房屋转让给李某
    B.赵某将房屋转让给周某,租赁合同在周某与李某之间继续有效
    C.如果周某是赵某的表妹,李某不能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
    D.如果赵某转让房屋前未通知李某,李某无权主张赵某与周某间的合同无效

    答案:A,B,D
    解析:
    选项C: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承租人不得主张优先购买权。

  • 第4题:

    某开发公司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试用期6 个月,6 个月后再根据李某工作表现确定劳动合同期限,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发公司与李某订立的劳动合同属于无固定期限合同
    B、李某的工作不满1 年,试用期不得超过1 个月
    C、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9 个月,所以李某的试用期是成立的,
    D、试用期是不成立的,6 个月应为劳动合同期限

    答案:D
    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19 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 3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1 个月;劳动合同期限 1 年以上不满 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2 个月;3 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故选项 D 正确。

  • 第5题:

    张某和李某达成收养协议,约定由李某收养张某6周岁的孩子小张,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李某收养小张1年后,李某要求解除收养协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李某、张某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B.李某、张某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C.收养关系解除后,小张与李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
    D.收养关系解除后,小张与张某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

    答案:B
    解析:
    (1)选项AB:收养关系可因双方协议而解除。(2)选项CD: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和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即行消除。未成年的养子女,在收养关系解除后与其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自行恢复。

  • 第6题:

    李某拟移民国外,遂与周某订立合同出售其房屋,并约定李某在周某付清房款之后为周某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一个月后周某付清了房款,但李某取消了移民计划,并向周某表示不再为其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合同尚未生效
    B.合同生效,但是李某有权解除合同
    C.合同生效,周某有权要求李某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并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D.合同生效,但周某只能请求李某赔偿损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合同的违约责任。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本题中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签订合同,则合同生效,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李某拒绝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的行为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且周某可以要求李某继续履行合同,即办理变更登记。

  • 第7题:

    张某和李某达成收养协议,约定由李某收养张某6岁的孩子小张;任何一方违反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张某依约向李某支付了10万元。李某收养小张1年后,因小张殴打他人赔偿了1万元,李某要求解除收养协议并要求张某赔偿该1万元。张某同意解除但要求李某返还10万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李某、张某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 B、李某应对张某承担违约责任 
    • C、张某应赔偿李某1万元 
    • D、李某应返还不当得利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张某和李某达成收养协议,约定由李某收养张某6岁的孩子小张。任何一方违反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张某依约向李某支付了10万元。李某收养小张1年后,因小张殴打他人赔偿了1万元,李某要求解除收养协议并要求张某赔偿该1万元。张某同意解除但要求李某返还10万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李某、张某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B

    李某应对张某承担违约责任

    C

    张某应赔偿李某1万元

    D

    李某应返还不当得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D项,收养协议解除后,李某收取的10万元丧失了法律依据,因此构成不当得利,应予返还。
    A项,《收养法》第26条第1款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10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因此,李某,张某在小张不满10周岁时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B项,违约责任调整的是侵犯财产关系应承担的责任,而收养关系属于身份关系,收养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故不会产生违约责任。
    C项,《收养法》第23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规定可知,李某在收养小张期间,应尽到生父母养育子女的监护义务,对养子小张的赔偿行为在其无支付能力的情况下予以赔偿,故不得要求张某赔偿李某。

  • 第9题:

    多选题
    李某与甲公司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李某与甲公司可以约定2个月的试用期

    B

    李某与甲公司可以约定6个月的试用期

    C

    李某不能胜任工作的,甲公司可以直接说明理由后解除劳动合同

    D

    李某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C,B
    解析: (1)选项AB:3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2)选项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应当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方可说明理由后解除劳动合同;(3)选项D://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抢劫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甲欲进王某家盗窃,正撬门时,路人李某经过。甲误以为李某是王某,会阻止自己盗窃,将李某打昏,再从王某家窃走财物。甲不构成抢劫既遂

    B

    乙潜入周某家盗窃,正欲离开时,周某回家,进屋将乙堵在卧室内。乙掏出凶器对周某进行恐吓,迫使周某让其携带财物离开。乙构成入户抢劫

    C

    丙窃取刘某汽车时被发现,驾刘某的汽车逃跑,刘某乘出租车追赶。途遇路人陈某过马路,丙也未减速,将陈某撞成重伤。丙构成抢劫致人重伤

    D

    丁抢夺张某财物后逃跑,为阻止张某追赶,出于杀害故意向张某开枪射击。子弹未击中张某,但击中路人汪某,致其死亡。丁构成抢劫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甲实施盗窃行为时误将李某当作王某而将其打昏的行为,甲主观认识到的(打昏王某)与实际发生的(打昏李某)二者不一致,打昏李某的行为应单独评价为故意伤害行为,不应认定为转化型抢劫罪。
    B项,入户实施盗窃行为被发现以后,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的,若暴力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乙暴力抗拒抓捕的行为发生于周某卧室内。
    C项,转化型抢劫中的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对象是阻止其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人,本案中陈某不属于上述人员的范围,所以丙不成立转化型抢劫,应按照故意伤害罪与盗窃罪并罚。
    D项,丁抢夺张某财物后逃跑,为阻止张某追赶,出于杀害故意向张某开枪射击的行为构成事后抢劫,虽然因为打击错误致使路人汪某死亡,但不影响丁构成抢劫致人死亡

  • 第11题:

    多选题
    2015年2月2日,朱某将其房屋以100万元的价格卖与齐某,双方签订的书面合同约定:合同订立后3日内齐某搬入居住,自签约起3个月内由朱某负责协助办妥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但是,签约1个月后,朱某又与不知情的周某签订合同,将该房卖与周某,价格130万元,并为周某办理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现周某要求齐某搬出该房屋。根据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表述正确的有()。
    A

    两个房屋买卖合同都有效

    B

    朱某与齐某的房屋买卖合同自房屋产权人变更登记为周某之日起失效

    C

    周某已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D

    齐某有权要求朱某承担不超过已付房款1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正确答案: B,D
    解析: (1)选项AB:当事人之问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虽然齐某未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只是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权。(2)选项C://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选项D://“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的,买受人在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的前提下,还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房款一倍的惩罚性赔偿金;本案中,并非商品房买卖合同,不适用惩罚性赔偿金的规定。

  • 第12题:

    单选题
    李某拟移民国外,遂与周某订立合同出售其房屋,并约定李某在周某付清房款之后为周某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1个月后周某付清了房款,但李某取消了移民计划,并向周某表示不再为其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合同尚未生效

    B

    合同生效,但是李某有权解除合同

    C

    合同生效,周某有权要求李某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并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D

    合同生效,但周某只能请求李某赔偿损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李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并约定了试用期,以下关于试用期的约定有效的是、()

    A、试用期为3个月
    B、试用期期间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须提前3天通知李某
    C、试用期期间李某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须提前3天通知公司
    D、试用期期间李某的工资为该岗位最低档工资的70%

    答案:C
    解析:
    【考点】试用期。详解:《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所以A选项的约定不合法。该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所以D选项的约定不合法。该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C选项正确。根据第39条的规定可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只有被证明不合格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B选项的约定违法。

  • 第14题:

    共用题干

    李某与飞达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约定李某试用期6个月,每月工资800元,试用期满李某经考核合格后,再与李某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同无效
    B、试用期1个月,超过1个月的剩余5个月为劳动合同期限
    C、试用期2个月,超过2个月的剩余4个月为劳动合同期限
    D、没有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

    答案:D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4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李某与飞达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只约定了试用期,试用期不成立,该6个月的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所以D选项正确。
    《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3款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A选项正确。第20条规定,试用期内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二者符合一个即可,不是必须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所以B选项不正确。第83条规定,违法约定试用期,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无权罚款,所以C选项不正确。已履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所以D选项正确。
    A选项中曲某的情况符合《劳动法》第26条第1项规定的情形,但是工厂不是书面通知,而是口头通知,所以工厂的做法不正确。B选项中王某的情况符合第26条第2项规定的情形,但是建筑公司应提前30日通知,所以B选项不正确。C选项中陈某等三人的情况符合第26条第3项规定的情形,企业的做法也符合法律规定,所以C选项正确。根据《劳动法》第29条第1项的规定,劳动者因工负伤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所以D选项不正确。
    《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须支付违约金的,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所以A选项中甲公司的做法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除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及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条款这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所以B选项中乙公司的做法违反《劳动合同法》。依第34条,丙公司发生分立,原劳动合同应继续有效,由新分立的两个公司继续履行,因此新公司的做法违反《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从事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所以D选项中丁公司的做法违反《劳动合同法》。
    公司要求怀孕8个月的李女值夜班导致其流产,违反了《劳动法》对女职工的保护规定,并造成了损害,李女有权要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李女有权直接向劳动争议委员会提起仲裁,但是不能直接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不正确。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公司进行罚款,但是无权责令公司对李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不正确。

  • 第15题:

    秦某毕业后直接应聘到甲公司工作,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某日秦某下班期间因闯红灯被车撞伤,住院治疗1个月。劳动合同期满后,甲公司不再和秦某续约,事后秦某发现甲公司未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但缴纳失业保险费用5年。秦某去办理了失业登记。
    关于甲公司和秦某约定试用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可以和秦某约定3个月的试用期
    B.甲公司必须和秦某约定6个月的试用期
    C.甲公司可以和秦某约定1个月的试用期
    D.甲公司不能和秦某约定试用期

    答案:A,C
    解析:
    试用期属于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双方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 第16题:

    某开发公司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试用期6个月,6个月后再根据李某工作表现确定劳动合同期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开发公司与李某订立的劳动合同属于无固定期限合同
    B.李某的工作不满1年,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C.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9个月,所以李某的试用期是成立的
    D.试用期是不成立的,6个月应为劳动合同期限

    答案:D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130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第17题:

    李某拟移民国外,遂与周某订立合同出售其房屋,并约定李某在周某付清房款之后为周某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一个月后周某付清了房款,但李某取消了移民计划,并向周某表示不再为其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同尚未生效
    B.合同生效,但是李某有权解除合同
    C.合同生效,周某有权要求李某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并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D.合同生效,但周某只能请求李某赔偿损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合同的违约责任。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本题中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签订合同,则合同生效,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李某拒绝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的行为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且周某可以要求李某继续履行合同,即办理变更登记。

  • 第18题:

    张某向李某借款,以自己所有的房屋作抵押,双方未办理抵押权登记,张某将房产证交给李某。李某与房地产登记机构的登记人员王某串通,将张某的房屋过户给李某。李某遂将房屋卖给赵某,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张某到期向李某还本付息时,发现房屋已经卖给赵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无权要求赵某返还房屋
    • B、张某有权要求李某赔偿
    • C、张某有权要求房地产登记机构赔偿
    • D、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抵押合同有效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新达公司在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李某的工作岗位为管理岗,试用期满后月工资3000元,试用期2个月。新达公司管理岗位的最低月工资为2500元,当地的最低工资为1000元,试用期内李某的月工资不得低于()

    • A、1000元
    • B、2000元
    • C、2400元
    • D、2500元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张某有私车一辆,价值25万元,因无钱偿还欠李某的20万元债务,与李某协商将车抵押,李某同意,双方签订了一份以车抵押的协议,并约定一个月内办理完车辆过户手续,李某当天将车开走.在还未办理车辆过户手续时,李某一年车速过快,将田某撞成重伤,李某弃车逃走.田某伤愈出院后,找到张某要求赔偿医疗费及伤残补偿费共计30万元,张某以车辆已抵给李某为由拒绝。 以车抵押协议是什么法律行为?()
    A

    质押

    B

    抵押

    C

    留置

    D

    三者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开发公司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试用期6个月,6个月后再根据李某工作表现确定劳动合同期限,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

    开发公司与李某订立的劳动合同属于无固定期限合同

    B

    李某的工作不满1年,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C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9个月,所以李某的试用期是成立的,

    D

    试用期是不成立的,6个月应为劳动合同期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故选项D正确。参见考试用书2Z204021。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甲以杀人故意用铁棒将刘某打昏后,以为刘某已死亡,为隐藏尸体将刘某埋入雪沟,致其被冻死。甲的前行为与刘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B

    乙夜间驾车撞倒李某后逃逸,李某被随后驶过的多辆汽车辗轧,但不能查明是哪辆车造成李某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C

    丙将海洛因送给13周岁的王某吸食,造成王某吸毒过量身亡。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D

    丁以杀害故意开车撞向周某,周某为避免被撞跳入河中,不幸溺亡。丁的行为与周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错误认识。甲将刘某打昏后以为其已死亡,遂将其尸体埋入雪沟,致使刘某被冻死,属于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通常认为在此种情况下,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应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图实现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B项,若行为人履行义务可以阻止或者避免危害结果,但行为人未履行义务,使该结果发生,则该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
    C项,13岁的王某不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无法认识到过量吸食毒品造成的危害,丙向王某赠送毒品的行为与王某死亡结果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D项,丁实施的杀害行为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导致周某不得不跳河求生,周某因跳河溺水死亡的结果与丁的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第23题:

    多选题
    王某借给周某10万元,由李某和蒋某提供保证担保,王某与李某、蒋某约定,李某和蒋某各保证5万元的清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若周某不能按时还款,李某和蒋某对周某的债务承担按份责任

    B

    若李某和蒋某之间关于保证份额的约定并未取得王某的同意,则李某和蒋某列周某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C

    若李某和蒋某约定各承担50%的保证份额约定并没有得到王某的同意,这个约定只能在李某和蒋某之间有效

    D

    若周某不能按时还款,王某只能向李某或蒋某中的一人主张权利


    正确答案: A,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