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因犯罪被依法判处管制,如果甲在刑罚执行期间参加劳动,对甲应当同工同酬 B.对甲判处管制,判决执行前对甲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C.乙因犯罪被依法判处拘役,如果乙在刑罚执行期间参加劳动,对乙可以酌量给报酬 D.对乙判处拘役,判决执行前对乙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题目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因犯罪被依法判处管制,如果甲在刑罚执行期间参加劳动,对甲应当同工同酬
B.对甲判处管制,判决执行前对甲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C.乙因犯罪被依法判处拘役,如果乙在刑罚执行期间参加劳动,对乙可以酌量给报酬
D.对乙判处拘役,判决执行前对乙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相似考题
更多“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

    B.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

    C.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定性描述,而没有设置定量要求

    D.根据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定义,只有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违反刑法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正确答案:ABD
    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科学概括,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一方面,它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另一方面,它在对犯罪进行定性描述的同时也设置了定量要求,即《刑法》第13条关于“但书”的规定。根据这一定义,只有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严重违反刑法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D。

  • 第2题:

    下列哪些原则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 )。

    A.罪刑法定原则

    B.人道原则

    C.公正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正确答案:BC
    解析:我国《刑法》第3条,第4条,第5条明文规定了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3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D
    首要分子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 第4题:

    外国人在国外对中国人犯罪的,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不一定适用我国刑法。
    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D.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的,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答案:A,C
    解析:
    外国人在国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依据保护原则我国可以进行管辖,但这种管辖与属地管辖相比具有相对性。在所有的管辖原则中,属地管辖是第一位的,也是绝对的。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国外对中国人犯罪,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的,依据保护原则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也就是说,只有重罪才可能适用我国刑法,法定刑为3年以下的不适用。

  • 第5题:

    下列哪些人员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

    • A、我国留学生
    • B、我国军人
    • C、我国国家工作人员
    • D、外输劳工
    • E、我国商人

    正确答案:B,C

  • 第6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共有十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 第7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土地犯罪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是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二是非法侵占农用地罪。三是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四是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

  • 第8题:

    依据我国刑法,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下列有关我国刑法溯及力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溯及力
    • B、有溯及力
    • C、有条件的溯及既往
    • D、我国刑法对此无明确规定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下关于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除外
    • B、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我国境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都要根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C、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 D、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若经过外国审判,不需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刑法应当采取成文法的形式,禁止习惯法

    B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C

    禁止溯及既往

    D

    在中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的内容


    正确答案: D,C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是禁止重法溯及既往,不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因此C项说法有失片面。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关于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除外

    B

    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我国境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都要根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C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D

    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若经过外国审判,不需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基于属人主义原则,规定了属人管辖权: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但是按《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如果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一律适用《刑法》。
    《刑法》基于保护主义原则,规定了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 第13题: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管制”刑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一种

    B.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的一种

    C.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D.期限为l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正确答案:BD
    刑罚有两种: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管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BD表述错误,故选BD。

  • 第14题: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管制”刑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一种

    B.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的一种

    C.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D.期限为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正确答案:BD
    我国刑法第三章中关于刑罚的种类就明确规定了刑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管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

  • 第15题:

    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单位犯罪以我国刑法分则条文有明文规定的为限,刑法分则条文没有明文规定单位能构成的犯罪,单位都不可能犯这种犯罪
    B.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包括法人犯罪,但不限于法人犯罪
    C.我国刑法规定的大多数犯罪,单位都能成为犯罪主体
    D.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一般采用双罚制

    答案:A,B,D
    解析:
    本题选项都是我国单位犯罪的基本常识。

  • 第16题:

    下列有关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
    B.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
    C.我国刑法既规定了追诉时效,又规定了行刑时效
    D.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行刑时效,没有规定追诉时效


    答案:A,B
    解析:
    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因而选项A、B正确。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因而选项C、D错误。

  • 第17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刑法应当采取成文法的形式,禁止习惯法
    • B、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 C、禁止溯及既往
    • D、在中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的内容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走私毒品罪;
    (3)非法持有毒品罪;
    (4)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5)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6)走私制毒物品罪;
    (7)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8)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9)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10)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11)强迫他人吸毒罪;
    (12)容留他人吸毒罪;
    (13)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 第19题:

    我国刑法对死刑作了哪些限制性的规定?


    正确答案: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限制表现在: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适用主体的限制;适用程序的限制;执行制度的限制。

  • 第20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王某在国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
    • B、不适用我国《刑法》
    • C、适用我国《刑法》,可不予追究
    • D、适用我国《刑法》,必须予以追究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中国公民A在英国盗窃了法国公民B价值5000元人民币的财物。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依据中国刑法必须追究A的刑事责任
    • B、中国可以属人原则为依据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 C、英国本国可以属地原则为依据适用英国刑法审判
    • D、依据中国刑法不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究A的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D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13周岁的甲故意杀人,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甲不负刑事责任

    B

    15周岁的乙盗窃他人财物,依我国《刑法》的规定,乙不负刑事责任

    C

    17周岁的丙强奸同班女同学,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丙应当负刑事责任

    D

    15周岁的丁运送毒品,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丁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根据我国现在刑法学界的通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条规定分号以前的内容,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B

    这条规定分号以后的内容,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C

    这一整条规定,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D

    这一整条规定,都没有体现罪刑法定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现在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认为,我国《刑法》第3条的后半句话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前半句话并不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张明楷教授认为,《刑法》第3条的前半句话,只是防止司法人员随意出罪,突出了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

  • 第24题:

    多选题
    对事实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司法机关在审理李某盗窃案时,应该适用我国刑法的规定

    B

    我国司法机关在审理李某盗窃案时,应该适用A国的刑法规定

    C

    依照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李某对事实一中的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

    如李某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依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必须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B两项,我国法院审理我国具有管辖权的刑事案件,应该适用我国的刑法规定。
    CD两项,依照《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8种犯罪行为负责,不包括盗窃犯罪行为。《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99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