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题目
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似考题
更多“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天,其开车故意将走路的路人乙撞死,随后向公安机关自首,要求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关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应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疾病,但是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C.甲具有责任能力,但因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参考《刑法》第18条对精神病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题:

    甲与乙女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

    •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
    • 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
    • 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 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单选题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系主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对乙可不立即执行。关于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将乙改判为死缓,并裁定核准甲死刑

    B

    对乙作出改判,并判决核准甲死刑

    C

    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

    裁定核准甲死刑,撤销对乙的判决,发回重审


    正确答案: D
    解析:
    《高法解释》第352条规定,对有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本题中,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系主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对乙可不立即执行,属于《高法解释》第352条规定的“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情形,因此,最高院应当对乙作出改判,并判决核准甲死刑。

  • 第4题:

    单选题
    陈某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没有勇气实施。某晚,陈某用事先准备的水果刀猛刺路人王某胸部,致王某当场死亡。随后,陈某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陈某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陈某的想法表明其不具备责任能力,故不应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

    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陈某不具备责任能力,不应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C

    陈某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D

    陈某具有责任能力,但因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据此可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才不承担刑事责任。本题中,陈某能认识到自己杀人的行为是违法的,而且,他知道杀人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只是因为自己患抑郁症想自杀但没有勇气,因此希望通过杀人获刑达到死亡的目的,并将该行为付诸实施,不属于该条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因此,陈某应对其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据此可知,陈某存在自首情节,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不是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另外,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是因为其存在自首情节,而不是因为其患有抑郁症。因此C项正确。

  • 第5题:

    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 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 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 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单选题
    甲患有抑郁症导致性格偏执,产生报复心理某日,甲用事前准备的刀重伤了路人乙对于甲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患有抑郁症,是精神病人,应当不负刑事责任

    B

    甲患有抑郁症,丧失控制能力,应当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监督

    C

    甲患有抑郁症,但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负刑事责任

    D

    甲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系主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对乙可不立即执行。关于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将乙改判为死缓,并裁定核准甲死刑 

    B

    对乙作出改判,并判决核准甲死刑 

    C

    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

    裁定核准甲死刑,撤销对乙的判决,发回重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陈某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没有勇气实施。某晚,陈某用事先准备的水果刀猛刺路人王某胸部,致王某当场死亡。随后,陈某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并立即执行。对于陈某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陈某的想法表明其不具备责任能力,故不应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

    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陈某不具备责任能力,不应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C

    陈某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D

    陈某具有责任能力,但因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对其严加看管并进行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据此可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才不承担刑事责任。题中,陈某能认识到自己杀人的行为是违法的,而且,他知道杀人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只是因为自己患抑郁症想自杀但没有勇气,因此希望通过杀人获刑达到死亡的目的,并将该行为付诸实施,不属于该条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因此,陈某应对其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据此可知,陈某存在自首情节,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另外,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是因为其存在自首情节,而不是因为其患有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