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暴时,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题目

遭遇家暴时,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相似考题

3.对家庭暴力“零容忍”【背景链接】为免遭儿子拳脚相向,四川自贡一对七旬夫妇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忍受多年家庭暴力后,浙江杭州一位女士终于鼓起勇气向有关机构求助;小孩肌腱撕裂被送急诊,医生怀疑孩子遭遇家暴,选择报警……自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开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家暴受害者有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向家暴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提出观点】家庭暴力的本质是暴力,反对家暴是对弱者人身权利的保护。妇女、老人、未成年人之所以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实施对象,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在生理与经济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有关。由于这种弱势地位,他们很难单纯凭借自身力量摆脱遭受家庭暴力的境遇,必须得到外界力量的支持。家暴问题的根源错综复杂,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靠一部法律就彻底解决。但是,当反对家庭暴力成为共识,当机制上有部门合力,社会上有热心的你,才能筑起反家暴的铜墙铁壁。【综合分析】应该看到,消除家暴现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出于经济或心理的依赖、对亲情的顾虑等原因,很多受害者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由于缺乏认知,一些受害者还不知道已经有了专门的法律可以保护自己。与此同时,宣传培训的不足、制度衔接的不畅、多部门联动机制的不健全等,导致法律施行遭遇障碍。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弱势群体的权益需要实实在在的举措来保障,社会观念的进步也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助推。【参考对策】处理好法律落实中的“最后一公里”,让法律的威严和受害者的尊严同时立起来,是执法主体和立法、司法机关共同面对的课题。当这些“硬举措”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中得以实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应的具体制度,全社会对人身权利、家庭暴力才会有更清晰的认知,对受害者的支持才会更加有力。对受害者的社会支持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法律保护,还应包括舆论支持以及心理疏导、就业辅助等。听到邻居家吵架,注意留个心;路遇夫妻动手,帮忙报个警……当更多的人认识到家庭暴力是一个法律问题,在发生家暴事件时不再追问受害者到底做了什么,而是谴责暴力行为与施暴者,才能形成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社会氛围,帮受害者打破沉默。

更多“遭遇家暴时,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相关问题
  • 第1题:

    当遇到学生互相攀比时应该怎么办?


    答案:
    解析:
    (1)找爱攀比的学生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向他讲清盲目攀比的害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与爱攀比的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争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盲目攀比的习惯,教师权以教 家长一些方法,如反攀比法、改变攀比兴奋点法、把攀比变成动力法、今天和昨天对比法等。

    (3)召开以“攀比”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真正地受到教育,最后形成不攀比倡议书。

  • 第2题:

    社会工作者在为受暴妇女提供服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让受害者多从自身寻找问题
    B.关注家庭的和谐
    C.关注家暴对孩子的影响
    D.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6、作为与家暴受害者联系紧密的妇联组织在收到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之后,可以加强对受害人的()。

    A.帮助

    B.救济

    C.回访

    D.都正确


    ABC

  • 第4题:

    当发现学生早恋时应该怎么办?


    答案:
    解析:
    (1)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早恋,不能轻易地给学生定性。如果确实是早恋,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成绩下降,甚至精神有些萎靡不振,一定要及时想办法解决。

    (2)不要大惊小怪,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与学生谈话,交流时教师一要态度亲切、和蔼,二要语气语调平缓、自如,三要用语喜悦、婉转,讲清现存的学生在思想、身体、道德、人生观等方面都还不成熟,过早堕入“情网”,已经影响了学习,不仅荒废了学业,还会造成严重后果。让学生把这美好的感受、美好的向往埋在心底,变成学习的动力,为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创造更丰厚的条件。

  • 第5题:

    当遭遇泥石流发生时,你应该怎么办?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