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是一般主体。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他人有求于己时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以不给财物就不给其办事为要挟,迫使他人交付财物。后者在客观上则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且以实施暴力伤害,揭发隐私,毁坏财产等手段威胁,要挟他人,迫使他人支付财物。
(3)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主要是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同时也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后者侵犯的则是他人的财产权利。


更多“试述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国家机关在经济往来中,设立小金库,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款、手续费而数额较大的,构成( )

    A.受贿罪
    B.索贿罪
    C.不构成犯罪
    D.单位受贿罪

    答案:D
    解析:
    在我国,索贿罪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罪名,它是受贿罪的加重情节。故排除B项。单位受贿罪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题中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属于单位犯罪。故选D。

  • 第2题:

    简述敲诈勒索罪与以胁迫、威胁的方法实施抢劫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两个犯罪有许多相似之处,侵犯的客体均为复杂客体,除侵犯了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犯罪主体均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两者相区别的关键在于犯罪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
    (1)行为的内容不同。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为其行为内容;敲诈勒索罪仅限于威胁,不当场实施暴力,而且威胁的内容不只是暴力,还包括非暴力威胁。
    (2)犯罪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当着被害人的面实施,一般是用言语或动作来表示;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着被害人的面,也可以是通过第三者来实现,可以用口头的方式来表示,也可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表示。
    (3)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抢劫罪是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在实施威胁、要挟之后取得他人财物。行为人以暴力相威胁迫使被害人限期交出财物的行为,不应定为抢劫罪,而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4)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不同。抢劫行为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法律不要求其劫取财物的数额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敲诈勒索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刑法规定以数额较大作为敲诈勒索的必要要件。

  • 第3题: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退休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B.在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在职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可能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D.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主要区别是影响力的来源


    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 第4题:

    关于受贿罪的正确说法是(  )。
    A.在直接受贿罪中,索贿构成受贿罪,需要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要件
    B.斡旋受贿构成犯罪,以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要件
    C.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构成受贿罪
    D.国家工作人员成立受贿罪,与之相应,请托人必然构成行贿罪


    答案:B,C
    解析:
    【精解】在直接受贿罪中,索贿构成受贿罪,并不需要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要件.只要索取贿赂的,就足以构成受贿罪。受贿罪和行贿罪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人构成受贿罪,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构成行贿罪。例如,我国《刑法》第389条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故选B、C项。

  • 第5题:

    某国家机关在经济往来中,设立小金库,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款、手续费而数额较大的,构成(??)

    A.受贿罪
    B.索贿罪
    C.不构成犯罪
    D.单位受贿罪

    答案:D
    解析:
    在我国,索贿罪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罪名,它是受贿罪的加重情节。故排除B项。单位受贿罪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题中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属于单位犯罪。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