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受唐律的影响,颁行《国朝刑律》、《鸿德刑律》的国家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清末对刑律修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拉开了清末修订刑律的序幕

    B.“干名犯义”条款仍然保留在《大清新刑律》的法典正文中

    C.《大清新刑律》引进了正当防卫制度

    D.礼法之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大清新刑律》的修订上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末对刑律的修订。清末修律的核心是对刑律的修订。为了配合刑律的修订,在沈家本制定《大清新刑律》之前,首先颁布了一部过渡性的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拉开了清末修订刑律的序幕。可见,A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注意:《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只是拉开了刑律修订的序幕,而拉开整个修律工作序幕的是《钦定大清商律》的制定。清末修律引发了法理派和礼教派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法理派的妥协和退让,即将“干名犯义”条款和卑亲属对尊亲属不得适用正当防卫等内容保留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则——《暂行章程》中,但是并没有保留在该刑法典的正文中,可见,B项表述错误,是正确答案。《大清新刑律》引进了许多西方通用的制度、原则和术语,例如假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罪行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未遂、累犯等。可见,C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集中在《大清新刑律》的修订上,因此,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

  • 第2题:

    清末颁行的过渡性刑法典是()。

    A.大清现行刑律

    B.暂行新刑律

    C.大清新刑律


    参考答案:A

  • 第3题:

    中国古代主要以刑法影响世界,其中保留最完整、对周边国家影响最大的成文法典是()。

    A.唐律疏议

    B.宋刑统

    C.大明律例

    D.大清刑律


    正确

  • 第4题:

    首创刑律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法经》

    B.《曹魏律》

    C.《唐律疏议》

    D.《大清新刑律》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是《法经》。战国时期,李悝考查了各国成文法,吸收了各国的立法经验,制定出魏国的基本法典——《法经》,该部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该法典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其中的具法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具法的确立,开创了我国刑法典总则编纂的先例。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曹魏律》是三国曹魏政权制定的法典,其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将成文法典总则篇置于律首,但成文法典总则篇并非《曹魏律》首创。因此,排除‘B项。《唐律疏议》以名例律为法典总则,名例律来源于刑名律。因此,排除C项。《大清新刑律》将名例律改为总则,但总则篇并非《大清新刑律》首创。因此,排除D项。

  • 第5题:

    关于《大中刑律统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大中刑律统类》制定于唐代末年大中年间
    B.《大中刑律统类》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 令、格、式
    C.《大中刑律统类》对于明朝的立法产生重大影响
    D.《宋刑统》的编纂体例渊源于《大中刑律统类》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唐代末年,唐宣宗于大中年间命大臣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编制成了《大中刑律统类》。这种以律为主、分类编排的法典编纂形式对后来五代及宋朝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宋刑统》。明朝的《大明律》是按六部的体例编排的,不同于《大中刑律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