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职业纪律,又称为劳动纪律,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区别: 1、性质不同:职业纪律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是一种义务;而职业道德属于思想意识范畴,是一种自律信条。2、直接目的不同:职业纪律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劳动者劳动义务的实现,保证劳动者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职业道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以及实现其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实现的手段不同:为了保证职业纪律的实现,法律、法规制定了奖惩,以激励和惩戒相结合的方式,以促使人们遵守职业纪律;而职业道德的实现,则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以及人们内心信念。联系:1、主体相同。虽然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存在显著区别,但是它们共同赋予同一主体——劳动者,要求劳动者在遵守职业纪律的同时,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调整对象相同。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调整的都是劳动者的职业劳动,是在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调整的是同一行为——劳动行为。3、最终目的相同。虽然二者的直接目的不同,但是她们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正常进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完善科学管理,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 第2题:

    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它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应它们的联系而言,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道德作为社会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在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中,道德总是为各种师德规范的确立提供合理性论证,提供有力的依据,教师职业道德价值思想根植于道德基础之中,总是与道德相一致的。总之,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就它们之间区别而言,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道德先于教师职业道德产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芽和产生,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人类社会脑体分工之后才开始萌芽产生的。就它们发展而言,道德是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教师职业道德,虽然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但重要的、具体的还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与教师职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二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道德范围比较广泛,对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具有一般的指导价值和一定善恶评价意义,而教师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虽然也能对社会其他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总体上是适应教师职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社会中的存在,主要是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调节,给予善恶的评价。

  • 第3题:

    16、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 第4题: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 )。

    A.道德伴随人类社会始终,法律仅与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B.道德依靠良心自律和舆论褒贬起作用,法律则依靠国家强制力来实施
    C.道德的作用范围无处不在,法律的作用范围则是有限的
    D.道德规范就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就是道德规范
    E.道德和法律的涵义一样,没有多大区别

    答案:A,B,C
    解析:

  • 第5题: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联系: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而许多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2)区别: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人的意志、个别人的存亡和个别人品德的有无而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存在,它既受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服从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发展水平的制约;道德的研究是伦理学或社会学的任务,品德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