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2001年—2008年某班级50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图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1年—2008年某班级50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图

    该班级60-70分以下人数最多的年份是( )。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6年
    D. 2007年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观察带小菱形与小长方形的折线,对应的数值之和最大出现在2006年。故答案为C。

  • 第2题:

    班主任张老师决定,凡是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免除班级卫生义务。张老师的做法()。

    A、不利于学生品德养成
    B、有利于班级管理创新
    C、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D、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

    答案:A
    解析:
    素质教育要求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师不应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是否免除班级卫生义务的判断标准。这样做不仅会造成教育不公平,而且不利于学生品德养成。需要指出的是,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是齐步走,其实质是最优发展、面向全体。

  • 第3题:

    某小学根据期末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将学生分到甲、乙、丙三类班级,并在经费等方面对甲类班级予以倾斜。该学校违背了国家关于义务教育(  )的观点。

    A.重点发展
    B.优先发展
    C.协调发展
    D.均衡发展

    答案:D
    解析:
    在经费等方面对甲类班级予以倾斜,属于重点发展。学校按成绩高低将学生分到甲、乙、丙三类班级。违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点。

  • 第4题:

    用Excel工作表记录全年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包含学生的姓名、班级、科目成绩、总分等信息,能快速得到平均总分最高的班级的最好方法是()

    • A、按学生的总分排序
    • B、按班级+总分排序
    • C、自动筛选
    • D、按班级对总分进行分类汇总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已知某班级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中位数为72分,算术平均数为69分,则该班级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众数的近似值为()

    • A、78分
    • B、63分
    • C、75分
    • D、70.5分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张老师是一名新老师,因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其年度绩效奖金的水平。于是不准班上最差两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张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错误,因为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第7题:

    教师按照考试成绩排座位,将考试成绩排在最后几名的学生安排在了教室的最后一排。教师的这种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以两个班级的学生期末体质测试来确定哪个班级学生体质好的评价属于()。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差异性评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 第9题:

    单选题
    已知某班级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中位数为72分,算术平均数为69分,则该班级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众数的近似值为()
    A

    78分

    B

    63分

    C

    75分

    D

    70.5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班级10名学生的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是:56,58,65,65,71,79,79,86,86,95,则这10名学生考试成绩的中位数为()
    A

    65

    B

    71

    C

    75

    D

    79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中位数,可以理解为排在中间的数。当个数为奇数时,取中间的数;当个数为偶数时,取中间的2个数取平均值。本题数据已按从小到大排序,中间的两个数是71,79,中位数=(71+79)/2=75。

  • 第11题:

    单选题
    班主任张老师决定,凡是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免除班级卫生义务。张老师的做法(  )。
    A

    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养成

    B

    有利于班级管理创新

    C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D

    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的有(  )
    A

    父亲要求初中生小峰每天在家帮助干农活

    B

    学校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张榜公布

    C

    某初中将打架的学生开除

    D

    对于违反班级纪律的学生,老师对其给予罚款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13题:

    2001年—2008年某班级50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图

    该班级80-90分分数段学生人数最多的年份是( )。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8年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观察带小圆形的折线,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故答案为C。

  • 第14题:

    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

    A、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权
    B、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权
    C、体现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答案:D
    解析:
    未成年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享有隐私权,有权保守自己的秘密和维护自己的尊严。学校张贴学生成绩,将成绩公示,披露了学生隐私,属于不当做法,故选D。

  • 第15题:

    班主任张老师决定,凡是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免除班级卫生义务。张老师的做法(  )。

    A.不利于学生品德养成
    B.有利于班级管理创新
    C.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D.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

    答案:A
    解析:
    教师依靠成绩给予学生特权时,是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养成的。

  • 第16题:

    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正确答案:89

  • 第17题:

    如果要研究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规律,哪一个统计图最合适?()

    • A、饼图
    • B、直方图
    • C、连线图
    • D、散点图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以两个班级的学生期末体质测试来确定哪个班级学生体质好的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 B、绝对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差异性评价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已知某班级8名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分别为64、65、72、75、79、84、86、95,则这8名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极差为()
    A

    22

    B

    25

    C

    30

    D

    31


    正确答案: D
    解析: 极差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95-64=31

  • 第20题:

    单选题
    已知班级平均成绩为60分,标准差为5分,若某学生考试成绩标准分Z=2,则其考试成绩分数为()
    A

    62

    B

    65

    C

    70

    D

    7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
    A

    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权

    B

    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权

    C

    体现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

    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李老师用Access创建了一个数据库文件来存放全年级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那么数据表“期末考试成绩”中每个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就是()。
    A

    一个数据库

    B

    一行数据

    C

    一条记录

    D

    一个档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张老师是一名新老师,因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其年度绩效奖金的水平。于是不准班上最差两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张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错误,因为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