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年代。活跃在那个大变革年代的有几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凝聚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梁启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既是英勇的斗士,也是深邃的学者;既是不知疲倦的政治家,也是充满了慈爱的长者。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予他长久的人生。但这却不影响他形成远超自我生命的学术思想体系。这个学术思想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褪色,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对上面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着墨时代背景,目的是衬托主人公梁启超先生 B.文段重点在表明梁启超先生斗

题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年代。活跃在那个大变革年代的有几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凝聚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梁启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既是英勇的斗士,也是深邃的学者;既是不知疲倦的政治家,也是充满了慈爱的长者。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予他长久的人生。但这却不影响他形成远超自我生命的学术思想体系。这个学术思想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褪色,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对上面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着墨时代背景,目的是衬托主人公梁启超先生
B.文段重点在表明梁启超先生斗士、学者、政治家、长者的身份
C.文段用梁启超先生有限的生命来反衬他远超生命的思想
D.文段虽然多角度来写梁启超先生,但归根结蒂是想揭示梁启超先生的思想价值

相似考题
更多“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年代。活跃在那个大变革年代的有几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凝聚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梁启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既是英勇的斗士,也是深邃的学者;既是不知疲倦的政治家,也是充满了慈爱的长者。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予他长久的人生。但这却不影响他形成远超自我生命的学术思想体系。这个学术思想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褪色,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这段文字阐述的中心是:

    A. 时代与学术的关系
    B.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C. 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
    D. 胡适的学术契合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答案:A
    解析:
    主旨概括题。文段属于很明显的总-分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论证”,论述“恰当学术”,指出学术与时代密切关系,用胡适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与时代结合的学术才是“恰当学术”。因此,本题答案选A。

  • 第2题:

    材料
    冯友兰先生有一个提法:“照着讲”和“接着讲”。冯先生说,哲学史家是“照着讲”,例如康德是怎样讲的,朱熹是怎样讲的,你就照着讲,把康德、朱熹介绍给大家。但是哲学家不同,哲学家不能仅限于“照着讲”,他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要有所发展,冯先生把这叫
    作“接着讲”。例如,康德讲到哪里,后面的人要接下去讲;朱熹讲到哪里,后面的人要接下去讲。人文学科的新的创造必须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必须从经典思想家“接着讲”。“接着讲”,从最近的继承关系来说,就是要站在21世纪文化发展的高度,吸取20世纪中国学术积累的成果,吸收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熊十力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对中国美学来说,尤其要从朱光潜接着讲。之所以特别强调朱先生,主要是因为他更加重视基础性的理论工作,重视美学与人生的联系。朱先生突出了对“意象”的研究。这些对把握未来中国美学的宏观方向都很有意义。宗白华先生同样重视“意象”的研究,重视心灵的创造作用。他从文化比较的高度阐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帮助我们捕捉到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和亮点。他的许多深刻的思想可以源源不断地启发今后的美学史、美学理论的研究。学术研究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搜集和考证资料,而是要从中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命题,思考最基本、最前沿的理论问题。从朱光潜“接着讲”也不是说要专注于研究朱光潜本人的思想,而是沿着他们开创的学术道路,在新的时代条件、时代课题面前做出新的探索。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学术焦点,这形成了每一个时代在学术研究当中的烙印。“接着讲”的目的是要回应我们时代的要求,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这必然推动我们对前辈学者的超越。
    (摘编自叶朗《意象照亮人生》)

    (1)请简述文中“照着讲”的意思。(4分)
    (2)简要分析当代中国的人文学科应该怎样“接着讲”?(10分)


    答案:C
    解析:
    (1)“照着讲”与“接着讲”是相对的概念,它是讲哲学史的方法,即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将这些知识的内容客观地介绍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2)①从最近的继承关系来说,就是要站在21世纪文化发展的高度,吸取20世纪中国学术积累的成果,吸收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熊十力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②不能仅仅局限于搜集和考证资料,而要从中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命题,思考最基本、最前沿的理论问题。③要沿着先贤开创的学术道路,在新的时代条件、时代课题面前做出新的探索,回应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精神,实现对前辈学者的超越。

  • 第3题:

    学术共同体既是学术活动的(),担负着创造和评价学术成果的功能,也是学术规范的()。


    正确答案:主体和承担者;制定者和执行者

  • 第4题:

    军事统帅凯撒、他著有(),对军事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作战时建立预备队就是他的创举。

    • A、《军事长官指南》
    • B、《高卢战记》、《内战记》
    • C、《军事简述》
    • D、《历史》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杰克.伦敦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短促的一生写下了50多部中、长篇杰作,其中()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也被视为作者本人的传记。


    正确答案:《马丁.伊登》

  • 第6题:

    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认为()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正确答案:秦九韶

  • 第7题: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艺术家的创作受当时风气的影响
    • B、当时风气对艺术家的创作的影响是消极的
    • C、要了解一个作者,知道他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是必要的
    • D、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文艺风气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由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 第9题:

    填空题
    学术共同体既是学术活动的(),担负着创造和评价学术成果的功能,也是学术规范的()。

    正确答案: 主体和承担者,制定者和执行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杰克.伦敦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短促的一生写下了50多部中、长篇杰作,其中()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也被视为作者本人的传记。

    正确答案: 《马丁.伊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由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认为()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正确答案: 秦九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艺术家的创作受当时风气的影响

    B.当时风气对艺术家的创作的影响是消极的

    C.要了解一个作者,知道他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是必要的

    D.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文艺风气

    答案:B
    解析:
    “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说明文艺风气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机会与制约并存,选项B只说明“影响是消极的”较为片面。

  • 第14题:

    没有(),既是年轻父母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多父母没有尽到责任的借口。


    正确答案:时间

  • 第15题:

    20世纪五十年代,源自于二战飞机外观造型的雪佛兰BelAir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车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引发“历史性变革”经济因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 B、工业革命的扩展
    •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D、工人运动的发展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鲁迅也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著名学者,他的()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杰出之作。


    正确答案:《中国小说史略》

  • 第18题: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这个名词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 A、19世纪初
    • B、19世纪末
    • C、20世纪20年代
    • D、20世纪50年代
    • E、20世纪80年代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在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今天,我们仍然敬仰焦裕禄,最主要是因为他身上折射着()。

    • A、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 
    • B、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性精神 
    • D、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20世纪70年代,()就是那个时代的特产。

    • A、哥特
    • B、嬉皮
    • C、牛仔
    • D、朋克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人文学科的新的创造必须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 必须从经典思想家“接着讲” 。“接着讲” ,从最近的继承关系来说,就是要站在 21 世纪文化发展的高度,吸取 20世纪中国学术积累的成果,吸收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熊十力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对中国美学来说,尤其要从朱光潜接着讲。之所以特别强调朱先生,主要是因为他更加重视基础性的理论工作,重视美学与人生的联系。朱先生突出了对“意象”的研究。这些对把握未来中国美学的宏观方向都很有意义。宗白华先生同样重视“意象”的研究,重视心灵的创造作用。他从文化比较的高度阐释中国传说美学的精髓,帮助我们捕捉到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和亮点。 他的许多深刻的思想可以源源不断地启发今后的美学史、 美学理论的研究。学术研究的目的不能仅仅限于搜集和考证资料, 而是要从中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命题,思考最基本、最前沿的理论问题。从朱光潜“接着讲”也不是专注于研究朱光潜本人的思想,而是沿着他们开创的学术道路,在新的时代条件、时代课题面前做出新的探索。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学术焦点,这形成了每一个时代在学术研究当中的烙印。 “接着讲”的目的是要回应我们时代的要求,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这必然推动我们对前辈学者的超越。     摘编自《意象照亮人生》问题:(1)请简述文中“照着讲”的意思。 (4 分)(2)简要分析当代中国的人文学科应该怎样“接着讲” ?(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军事统帅凯撒、他著有(),对军事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作战时建立预备队就是他的创举。
    A

    《军事长官指南》

    B

    《高卢战记》、《内战记》

    C

    《军事简述》

    D

    《历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鲁迅也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著名学者,他的()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杰出之作。

    正确答案: 《中国小说史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