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水的烧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继续加热,保持烧杯中水始终沸腾,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A.不会沸腾 B.可以沸腾 C.用急火加热时,才可能沸腾 D.烧杯里液体的液面超过试管液体液面时,才可以沸腾

题目
盛水的烧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继续加热,保持烧杯中水始终沸腾,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A.不会沸腾
B.可以沸腾
C.用急火加热时,才可能沸腾
D.烧杯里液体的液面超过试管液体液面时,才可以沸腾


相似考题
更多“盛水的烧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继续加热,保持烧杯中水始终沸腾,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相关问题
  • 第1题: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中,将盛有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一同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不得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


    答案:错
    解析:
    将盛有冷却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 第2题:

    下面是某老师布置的一道习题和某位同学的解答。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小明利用实验室中两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图5),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
    (2)调节铁架台上烧杯支架到酒精灯灯芯之间的距离.使两套装置灯芯到烧杯支架的距离相同
    (3)在烧杯支架土放置石棉网,再在石棉网上放置烧杯(放置石棉网的目的是使烧杯不被烧坏);
    (4)缓慢、反复提拉搅拌器,使水和煤油流动起来;
    (5)记录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的温度;(加热时间不能过长,不能使煤油沸腾):实验结果:加热时间相同,煤油升高的温度比水的高,表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大。
    问题:
    (1)什么是比热容
    (2)指出学生解答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答案:
    解析: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①“体积”错误,改为“质量”;③“不被烧坏”错误,改为“受热均匀”;④“水和煤油流动起来”错误。改为“水和煤油受热均匀”;⑤温度;煤油;“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大”错误,改为“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
    (3)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来回忆一下物质的比热容是怎么定义的呢
    生: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生:可以在Q、m,都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水和煤油温度的变化,来推测c的大小。温度升高多.比热容反而小。
    生:也可以在m,和Δt都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来推测c的大小。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就大。
    师:对,要想研究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一个可测量的因素。对比一下刚才两种做法,就会发现,在Q、m都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水和煤油温度的变化,来推测c的大小,比较好实现。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设计实验。
    师: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怎样保证Q、m相同呢
    生:烧杯中放入水和煤油的质量必须相同,要保证两组实验酒精灯状态相同,灯芯到烧杯支架的距离要相同。
    师: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吗为什么呢大家对比一下烧杯底部和酒精灯可加热区域的大小。
    生:哦,我知道了,烧杯底部大于酒精灯可加热区域,所以不能直接对烧杯加热。如果直接对烧杯加热.烧杯受热不均,会造成杯内液体局部爆沸。
    师:对,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烧杯炸裂,所以大家做实验时,要保证安全,就要在烧杯下边放置石棉网。
    师:同理,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
    生:也是使上下液体受热均匀。
    师:非常好,我们从比热容的计算式分析了实验的可行性,又从实验操作预估了实验注意事项,这类题目,大家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 第3题:

    测定高压聚乙烯密度中,试样厚度为1mm的片材浸在盛有1000ml蒸馏水的烧杯里,用盖子盖上,加热至沸腾,并煮沸().

    • A、30分钟
    • B、1小时
    • C、2小时
    • D、都不对

    正确答案:B

  • 第4题:

    480克18%的稀硫酸配制错误的是()。

    • A、将90克96%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9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 B、将88克96%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9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 C、将144克60%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36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 D、将96克90%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84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可用烧杯进行加热的是()。

    • A、汽油
    • B、酒精
    • C、水
    • D、煤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检验土壤中有沙和粘土的实验是()。

    • 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 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 C、把干燥的土块放在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时,可闻到臭味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取下沸腾的水和溶液时,须先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再去下,以防使用时液体突然剧烈沸腾溅出伤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下列仪器中能加热的有()

    • A、量筒
    • B、烧杯
    • C、容量瓶
    • D、试管

    正确答案:B,D

  • 第9题:

    水加热产生蒸汽的过程是()。

    • A、沸腾
    • B、冷凝
    • C、蒸发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烧杯、烧瓶及试管等加热时比较安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水在某容器中沸腾,如压力保持1MPa,对应的饱和温度t饱=180℃,加热面温度保持205℃,沸腾放热系数为85700W/(m2·℃),求单位加热面上的换热量。


    正确答案: q=λ(t-t)=85700×(205-180)=2142500(W/m2
    单位加热面上的换热量是2142500W/m2

  • 第12题:

    问答题
    计算题:将一只梨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用细线拴住柄,悬浮于盛水的烧杯中,要全部埋入水下且不触底和烧杯壁。梨的质量150.8g,容器和水的质量1137.1g,梨浸入烧杯中后,烧杯、水和梨的总质量为1286.5g。水的密度按1.0000g/cm3计算,计算梨的体积和密度。

    正确答案: 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容器+水+悬浮梨)-容器和水的总质量=1286.5-1137.1
    =149.4g
    (1)梨的体积:V=物体排开水的质量/水的密度
    =149.4/1.0000=149.4cm3
    (2)梨的密度:ρ=m/V
    =150.8/149.4=1.0094g/cm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而是某位同学对一谱习颢的锯答
    在大烧杯中放入水,再将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在烧杯中,然后给烧杯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如图5所示。如果继续加热,则()。
    A.试管中的水温可达到沸点但不沸腾
    B.试管中的水将会沸腾
    C.上述A和B所述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D.烧杯中的水沸腾需要大量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也不可能沸腾

    解:持续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会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故本题选B。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哪些知识点


    答案:
    解析:
    (1)本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沸腾和沸腾的条件。 (2)该生的错误主要在于没有理解试管中的水不断吸热的前提是有温度差。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深入理解“水沸腾的条件”。
    正确解答:水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①水温达到沸点,②不断吸热。本题中烧杯中的水通过热传递可使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是,由于两者都达到沸点时,没有温度差,试管中的水无法持续吸热,因此试管中的水只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故本题选A。
    (3)教学思路:
    结合例题,强调:学习了汽化的两种形式,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沸腾和蒸发的条件,其中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
    ①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
    ②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沸点后,就和大烧杯中的水温保持一致,因此。小试管不能继续从大烧杯中吸收热量。这说明,小试管中的水虽然达到沸点,但却无法继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

  • 第14题:

    将一个玻璃杯盛半杯水后,放在一个盛水的汤锅中,玻璃杯中的水面略低于汤锅中的水面。打开炉子加热汤锅里的水,直至汤锅里的水沸腾。玻璃杯中的水会沸腾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沸腾,但是沸腾的时间要比汤锅中水沸腾得晚些
    • B、不一定,能否沸腾要看当地的气压情况
    • C、不会沸腾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配制100克16%的NaCl溶液,正确的是()。

    • A、用分析天平称取16克NaCl固体倒入装有84克水的烧杯中,加热搅拌
    • B、用台秤称取16克NaCl固体倒入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热搅拌
    • C、用分析天平称取16克NaCl固体倒入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热搅拌
    • D、用台秤称取16克NaCl固体倒入装有84克水的烧杯中,加热搅拌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水加热沸腾后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不能用于加热的容器有()

    • A、量筒
    • B、烧杯
    • C、三角瓶
    • D、水壳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480克18%的稀硫酸配制错误的是()。

    • A、将90克96%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9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 B、将88克98%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92克蒸馏水的烧怀中,混合均匀
    • C、将144克60%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36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 D、将96克90%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84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下列各组仪器中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试管,集气瓶
    • B、蒸发皿,烧杯
    • C、烧杯,试管
    • D、试管,蒸发皿

    正确答案:B,C,D

  • 第20题:

    在盛水槽中放置一个盛水的封闭试管,加热盛水槽中的水,使其达到沸点,试问试管中的水是否会沸腾,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会,由于水槽中的水与水的沸点相同,不满足只有环境的温度高于液体的沸点才能沸腾的条件,所以试管里的水不会沸腾。

  • 第21题:

    计算题:将一只梨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用细线拴住柄,悬浮于盛水的烧杯中,要全部埋入水下且不触底和烧杯壁。梨的质量150.8g,容器和水的质量1137.1g,梨浸入烧杯中后,烧杯、水和梨的总质量为1286.5g。水的密度按1.0000g/cm3计算,计算梨的体积和密度。


    正确答案: 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容器+水+悬浮梨)-容器和水的总质量=1286.5-1137.1
    =149.4g
    (1)梨的体积:V=物体排开水的质量/水的密度
    =149.4/1.0000=149.4cm3
    (2)梨的密度:ρ=m/V
    =150.8/149.4=1.0094g/cm3

  • 第22题:

    在水槽中放置一个盛水的封闭试管,加热水槽中的水,使其达到沸点。试问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会。液体沸腾必须有一个大于沸点的环境热源,槽中之水的温度与水的沸点温度相同无法使试管内的水沸腾。

  • 第23题:

    单选题
    用电炉将一壶水自常温加热至沸腾,继而加热使水蒸发。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水从加热到沸腾再到蒸发,全过程均为不稳定传热

    B

    上述全过程为稳定传热

    C

    水在汽化之前的加热过程为不稳定传热,水的蒸发过程接近稳定传热

    D

    水的加热过程为稳定传热,蒸发过程则是不稳定传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