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绕月探测工程由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发射场系统、地面应用系统五大系统组成,一般称作“五大体系” B.2013年,“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在轨运行三周年,绕月飞行四千多圈,完成了对月球的12次轨迹覆盖 C.“擒娥二号”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不到3天 D.“嫦娥三号”的一项重点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

题目
关于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绕月探测工程由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发射场系统、地面应用系统五大系统组成,一般称作“五大体系”
B.2013年,“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在轨运行三周年,绕月飞行四千多圈,完成了对月球的12次轨迹覆盖
C.“擒娥二号”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不到3天
D.“嫦娥三号”的一项重点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于2007年10月发射,其设计寿命是一年。2008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在轨运行一周年,绕月飞行四千多圈,完成了对月球的12次轨迹覆盖。完成任务后,为了给探月工程二期实现软着陆做好技术储备,科技人员决定地面控制“嫦娥一号”让它撞击月球。2009年3月,“嫦娥一号’’准确落入月表指定区域,成功完成硬着陆,B项错误。“嫦娥二号”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不到5天,C项错误。“嫦娥三号”主要承担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月表形貌和地质构造调查,二是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三是地球等离子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是“嫦娥一号”的任务,D项错误。故答案选A。
更多“关于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0年10月2日18时59分57秒,中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踏上奔月之旅。下列有关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表述错误的是( )。

    A.嫦娥二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B.众所注目的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回”、“落”三个发展阶段实施

    C.发射场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能较多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从而节省火箭能量

    D.根据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规划,中国将在2015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查


    正确答案:BCD
    中国的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实施。一期“绕”月探测工程的首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圆满完成任务,卫星在轨运行一年,顺利迈出“绕”的一步;“嫦娥二号”启动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将继续跨出“落”这一步,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软着陆和月面巡视积累经验。故B项阶段顺序表述有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嫦娥一号和二号的发射场均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因为它比酒泉、太原两地纬度都低,能较多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从而节省火箭能量。我国将于2012年或2013年开始陆续发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和月面巡视探测器“嫦娥四号”,故根据规划中国将于2012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查,排除D项。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送到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是“嫦娥二号”发射的一大创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2题:

    以下不属于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的是()。

    A.探测月球的地质结构

    B.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C.分析月球上各种物质的成分

    D.探测月壤厚度,估算氦-3资源量


    参考答案:A

  • 第3题:

    请说出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和第一颗绕月卫星的名字。


    正确答案: “嫦娥工程”、“嫦娥一号”。

  • 第4题:

    我国于2004年开始实施探月工程第一阶段任务是发生()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 A、作绕月球飞行
    • B、到月球着陆
    • C、在月球上采集月土样品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我国于2004年开始实施探月工程,第一阶段任务是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 A、作绕月球飞行
    • B、到月球着陆
    • C、在月球上采集月土样品
    • D、载人登月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 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已由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圆满完成。通过第一期工程,我国已获得了大量的月球空间数据。 二期工程——落月探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2013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完成月面移动和科学探测等任务。据悉,月球上夜晚温度最低时达到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可以达封150摄氏度。“这对电子元器件是一个巨大考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 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将在2014至2020年之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宇宙探索历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正确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通过宇宙探索实践,我国空间科学技术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我国的空间科学技术水平在探索宇宙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

  • 第7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表示,我国()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 A、载人空间站
    • B、绕月探测
    • C、登月探测
    • D、载人航空器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下列关于APU火警探测说法正确的是()

    • A、LOOP A探测到火警同时LOOP B 失效
    • B、LOOP B探测到火警同时LOOP A 失效
    • C、C、LOOP LOOP B 在5秒之内均失效
    • D、以上答案均正确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今年计划发射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探测器,将实现我国首次探测器月球表面取样返回的任务。发射“嫦娥五号”的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的运载能力最大将达到14吨。如果“嫦娥五号”顺利从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将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月、落月、返回的全面完成。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将成为当今世界自主掌握月球探测返回技术的国家之一

    B

    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运载能力世界第一

    C

    “嫦娥五号”比进行了月球表明探测的“嫦娥三号”功能更复杂

    D

    “嫦娥五号”探测器任务中有多项技术难题是中国航天首次面临的挑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

    正确答案: 嫦娥一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于2004年开始实施探月工程,第一阶段任务是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A

    作绕月球飞行

    B

    到月球着陆

    C

    在月球上采集月土样品

    D

    载人登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
    A

    飞天工程

    B

    嫦娥工程

    C

    攀登计划

    D

    火炬计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0年1O月2日18时59分57秒,中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踏上奔月之旅。下列有关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嫦娥二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B.众所注目的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回”、“落”三个发展阶段实施

    C.发射场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能较多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从而节省火箭能量

    D.根据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规划,中国将在2015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查


    正确答案:A
    中国的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实施。一期“绕”月探测工程的首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圆满完成任务,卫星在轨运行一年,顺利迈出“绕”的一步;“嫦娥二号,,启动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将继续跨出“落”这一步,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软着陆和月面巡视积累经验。故B项阶段顺序表述有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嫦娥一号和二号的发射场均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因为它比酒泉、太原两地的纬度都低,能较多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从而节省火箭能量。我国将于2012年或2013年开始陆续发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和月面巡视探测器“嫦娥四号”,故根据规划中国将于2012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查,排除D项。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送到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是“嫦娥二号”发射的一大创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14题:

    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首次实现了
    A.载人飞行 B.绕月探测 C.天地对话 D.出舱活动


    答案:D
    解析:
    【命题依据】
    “神七飞天”是我国2009年的又一件值得举国同庆的大事,2009年9月27日16时41分 00秒,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 太牵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航天 飞行控制中心观看航天员出舱活动实况,并在出舱活动结束后同航天员通话。
    【解题思路】
    (1)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中的国内时政,考査记忆。
    (2)出自2008年9月25日的《人民日报》。
    (3)报道指出: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 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出舱活动。
    【标准答案】D

  • 第15题: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图所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过程简图.它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100千米的轨道上绕月球开展对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嫦娥二号”升空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温州日出时间早于6:00点
    • C、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中国2003年启动的“嫦娥工程”月球探测计划,分为()几个阶段。

    • A、绕月
    • B、探月
    • C、登月
    • D、撞月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我国第三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经过约8天的绕月飞行,从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着陆在月球西经19.51度、北纬44.12度的虹湾以东区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绕月球做椭圆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 B、在观测“嫦娥三号”绕月运行周期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 C、8天是时刻,21时11分是时间
    • D、西经19.51度、北纬44.12度表示位置

    正确答案:B,D

  • 第18题:

    以下不属于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的是()。

    • A、探测月球的地质结构
    • B、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 C、分析月球上各种物质的成分
    • D、探测月壤厚度,估算氦-3资源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

    • A、飞天工程
    • B、嫦娥工程
    • C、攀登计划
    • D、火炬计划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我国嫦娥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是在2004年,而发射时间是()

    • A、2010年4月
    • B、2009年6月
    • C、2007年4月
    • D、2011年9月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表示,我国()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A

    载人空间站

    B

    绕月探测

    C

    登月探测

    D

    载人航空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说出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和第一颗绕月卫星的名字。

    正确答案: “嫦娥工程”、“嫦娥一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器是从()发射升空的。
    A

    海南发射场

    B

    酒泉发射场

    C

    西昌发射场

    D

    太原发射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