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烟分区的设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 B.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C.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和其他建筑(含地下建筑和人防工程),其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 D.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题目
关于防烟分区的设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
B.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C.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和其他建筑(含地下建筑和人防工程),其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
D.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防烟分区的设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某建筑物的防烟分区设置情况进行防火检查,下列不属于检查项目的是( )。

    A.防烟分区的面积
    B.挡烟垂壁的设置高度
    C.送风口的风速
    D.防烟分区是否跨越防火分区

    答案:C
    解析:
    送风口的风速不属于防烟分区设置检查内容。

  • 第2题:

    以下关于汽车库、修车库的防排烟系统的设置,错误的是( )。

    A.汽车库、修车库应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且防烟分区不应跨域防火分区
    B.排烟系统可以采取自然排烟的方式
    C.每个防烟分区应设置排烟口,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0m
    D.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答案:C
    解析:
    教材P536
    汽车库、修车库应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排烟系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 第3题:

    人防工程内需设置排烟设施的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关于防烟分区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室内地面至顶棚或顶板的高度在6m以上的场所,当划分防烟分区时,建筑面积不限
    B.室内地面至顶棚或顶板的高度在6m及以下的场所,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0㎡
    C.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D.需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m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答案:B
    解析:
    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4.1.7 需设置排烟设施的 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500 ㎡,但当从室内地面至顶棚或顶板的高度在6m 以上时,可不受此限,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
    2 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C 选项正确。
    4.1.8 需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 6m 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 棚突出不小于 0.5m 的梁划分防烟分区。D 选项正确。

  • 第4题:

    下列关于人防工程内防烟分区划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室内地面至顶棚或顶板的高度在6m以上的场所,当划分防烟分区时,建筑面积不限
    B.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0m2,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也不应增加
    C.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D.可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答案:B
    解析:
    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4.1.7,需设置排烟设施的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500m2,但当从室内地面至顶棚或顶板的高度在6m以上时,可不受此限。
    2)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根据4.1.8,需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m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P564-571

  • 第5题:

    防烟分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 A、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米的房间,应划分防烟分区
    • B、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 C、不设置排烟设施的半地下室,净高不超过6米时,应划分防烟分区
    • D、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下列关于防烟分区划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防烟分区可采用防火墙隔划分
    • B、设置防烟系统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
    • C、一个防火分区可划分为多个防烟分区
    • D、防烟分区可采用在楼板下突出0.8m的结构梁划分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关于地铁车站防烟分区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防烟分区的分割物可以是利用从屋顶垂下的防烟挡壁或是横梁
    • B、防烟分割物从屋顶下垂的高度不得少于500mm
    • C、地铁车站内的防烟分区最大面积不超过750平方,且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 D、站台区(或站厅区)内部作为一个防火分区不再划分防烟分区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下列关于地下建筑防烟分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防火分区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小于750㎡ 
    • B、站台至站厅的楼扶梯等开口四周的临空部位应设置挡烟垂壁 
    • C、设备管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 
    • D、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不定项题
    下列关于防烟分区划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防烟分区可采用防火隔墙划分

    B

    设置防烟系统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

    C

    一个防火分区可划分为多个防烟分区

    D

    防烟分区可采用在楼板下突出0.8 m的结构梁划分

    E

    一个防烟分区可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城市一条地铁车站内要设置防烟排烟设施,下列关于防烟分区划分的规定中,不正确的是(    )。
    A

    站厅与站台的公共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

    B

    防烟分区可设置挡烟垂壁

    C

    设备与管理用房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1000㎡

    D

    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防火分区的划分说法错误的是()。
    A

    防烟分区可以跨越防火分区设置 

    B

    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 

    C

    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D

    净空高度大于6m的区域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防火分区的划分说法错误的是(    )。
    A

    防烟分区可以跨越防火分区设置

    B

    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

    C

    不设排烟设施的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D

    净空高度大于6m的区域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对某建筑物的防烟分区设置情况进行防火检查,下列不属于检查项目的是()。(1分)

    A 防烟分区面积
    B 挡烟垂壁的设置高度
    C 送风口的风速
    D 防烟分区是否跨越防火分区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 85
    C选项不属于检查项目。

  • 第14题:

    下列关于防烟系统与排烟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筑面积为800m2的地下一层车库可不设置排烟系统
    B.满足一定条件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C.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防烟系统不应采取自然通风方式
    D.同一个防烟分区应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

    答案:C
    解析:
    除敞开式汽车库、建筑面积小于 1000m2 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和修车库外,汽车 库、修车库应设置排烟系统,并应划分防烟分区。A 选项正确;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4.2.4,当空间净高大于 9m 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 设施,B 选项正确;
    根据 4.1.1,建筑排烟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平面布局等因素,优先采用自然排烟 系统,C 选项错误;
    根据 4.1.2,同一个防烟分区应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D 选项正确。

  • 第15题:

    关于防烟分区的设置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结构梁等划分
    B.防烟分区应跨越防火分区
    C.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规范要求
    D.采用隔墙等形成封闭的分隔空间时,该空间宜作为一个防烟分区
    E.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应与其他场所共同划分防烟分区

    答案:A,C,D
    解析:
    设置防烟分区应满足的要求有:①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结构梁等划分;②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③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规范要求;④采用隔墙等形成封闭的分隔空间时,该空间宜作为一个防烟分区;⑤储烟仓高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同时应保证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⑥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 第16题:

    下列关于防烟分区的划分,说法错误的是( )。


    A.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
    B.防烟分区应跨越防火分区
    C.防烟分区面积过大时,烟气水平射流护散会卷吸大量冷空气而沉降,不利于烟气及时排出
    D.防烟分区面积过小时,储烟能力增强,烟气易蔓延至相邻防烟分区
    E.防烟分区的划分应综合考虑建筑类型、建筑面积和高度、顶棚高度、储烟仓形状等因素

    答案:B,D
    解析:
    防烟分区的划分: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面积过大时,烟气水平射流护散会卷吸大量冷空气而沉降,不利于烟气及时排出;防烟分区面积过小时,储烟能力减弱,烟气易蔓延至相邻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应综合考虑建筑类型、建筑面积和高度、顶棚高度、储烟仓形状等因素。

  • 第17题:

    下列关于防火分区的划分说法错误的是()。

    • A、防烟分区可以跨越防火分区设置 
    • B、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 
    • C、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 D、净空高度大于6m的区域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关于建筑防烟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烟分区面积一定时,挡烟垂壁下降越低越有利于烟气及时排除
    • B、建筑设置敞开楼梯时,防烟分区可跨越防火分区
    • C、防烟分区划分的越小越有利于控制烟气蔓延
    • D、排烟与补风在同一防烟分区时,高位补风优于地位补风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下列关于防烟分区的划分说法错误的是()。

    • A、防烟分区可以跨越防火分区设置
    • B、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
    • C、不设排烟设施的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 D、净空高度大于6m的区域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防烟分区的划分说法错误的是(    )。
    A

    防烟分区可以跨越防火分区设置

    B

    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

    C

    可以利用房间隔墙划分防烟分区

    D

    储烟仓高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下建筑防烟分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防火分区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小于750㎡ 

    B

    站台至站厅的楼扶梯等开口四周的临空部位应设置挡烟垂壁 

    C

    设备管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 

    D

    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防火分区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750㎡。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防烟分区的划分说法错误的是()。
    A

    防烟分区可以跨越防火分区设置

    B

    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

    C

    不设排烟设施的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D

    净空高度大于6m的区域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选项应为,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设置。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防烟分区划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防烟分区可采用防火隔墙划分

    B

    设置防烟系统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

    C

    一个防火分区可划分为多个防烟分区

    D

    防烟分区可采用在楼板下凸出0.8 m的结构梁划分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