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国戏曲起源较晚,直到宋金时期才算行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直到西周时期,中国画的基本样式才确立起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直到宋明时期,中国哲学才完全与中国理学区分开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中国戏曲起源较晚,直到宋金时期才算行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消防”这个词是起源于下列哪个时期()

    • A、唐
    • B、宋
    • C、清
    • D、新中国成立后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中国戏曲有着悠久而骄人的起源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中国戏曲是怎样起源和形成的?


    正确答案: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庙会和瓦舍勾栏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过节日,往往以歌舞祀神,同时也娱乐自己。当时的节日,有纪念战争胜利的,有庆祝丰收的,有驱鬼除疫的,有祭祀祖先的,还有专为男女求爱的,等等。
    农村歌舞从原始社会直到12世纪的北宋,在艺术上虽然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始终没有进一步形成为较完整的戏剧形式。到了宋室南迁,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商业城市和港口,附近农村在生活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职业化的艺术团体。于是,早期的戏曲形式——南戏就应运而生了。
    说唱对于戏曲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一是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中国汉民族没有长篇史诗,最早的咏叙部族历史的诗篇见于《诗经》,这些诗是对祖先的颂歌。而真正作为文学作品的叙事诗,篇幅较长的,只有南北朝时代北方的《木兰诗》和南方的《孔雀东南飞》,但也没有证据说明是和着管弦歌唱的。只有两汉时代乐府诗歌的“相和歌辞”中有一部分如《白头吟》(相如、文君的故事)《陌上桑》(罗敷女的故事)等,是配合管弦歌唱故事的。这一部分乐府诗歌在南北朝时称为大曲。因为这些歌辞是用“大曲”的乐曲来歌唱的。大曲是一种音乐形式,它是以一支曲子反复演唱多遍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唐代寺院用边唱边讲的方式讲说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称为“俗讲”或“啭变”,这类讲唱的本子叫做“变文”。变文的文体是一段散文和一段七言或五言的韵文相间。这种文体后来为宋代鼓子词所继承,用以咏唱故事。
    中国的说唱艺术到了13世纪的金代,出现了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董西厢”的出现,表明说唱艺术无论在文学上还是音乐上都已经完全成熟;而说唱艺术的成熟,则为戏曲的产生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铺平了道路。
    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优的出现很早,据历史记载,最早是出现在公元前774年西周幽王的宫廷。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国王行事不当,不能直接批评,就利用优来进行调笑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到了封建时代,优从对帝王进行讽谏,变成帝王用来讽刺臣下的手段。从此,优的表演就被称为参军戏,并从一个角色发展成两个角色,被戏弄的叫“参军”,而去戏弄他的就叫“苍鹘”。到晚唐时期,参军戏发展成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到了唐末五代,又改称“杂剧”,至宋,更出现了五个角色名目,并各有分工职司。虽然有了上述种种变化,但其内容仍属滑稽调笑性质;不过这时多以市井人物为取笑的对象。
    上述三类艺术,细分起来,品种很多,统称为“百戏”,又名“散乐”。秦汉以来,百戏有一种集中表演的传统。唐代的歌舞百戏表演场所,除宫廷演出外,也设在长安几座大的寺庙里。到了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等地成为繁华的大商业都市。东京除相国寺为游观之地外,还有专为各种艺术表演而设的瓦舍。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瓦舍勾栏承袭北宋体制,但杂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瓦舍勾栏各种伎艺集中表演,招徕观众,他们互相观摩,互相竞争,也互相吸收,逐渐汇合,这就促进了戏曲的形成。起源于滑稽戏的宋杂剧就是在瓦舍勾栏中吸收了各种伎艺而形成的综合性戏曲艺术。
    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金院本与宋杂剧实同而名异,但艺术上有所发展,它是从宋杂剧过渡到元杂剧的重要形式。金院本是宋杂剧的发展,同时又是元杂剧的孕育者;出现了金院本,元杂剧的诞生条件也就完全成熟了。

  • 第7题:

    中国戏曲起源的几种说法。


    正确答案:(1)宫廷的俳优。
    (2)傀儡戏影像戏。
    (3)梵剧缘。
    (4)宗教仪式。
    (5)多源头。

  • 第8题:

    宋、金、元是温病学发展的()

    • A、萌芽时期
    • B、成长时期
    • C、形成时期
    • D、停滞时期
    • E、继续发展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多选题
    能演出完整故事、角色增多,代表着中国戏曲趋于成熟的是()
    A

    金院本

    B

    宋杂剧

    C

    参军戏

    D

    诸宫调

    E

    元杂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中国戏曲的成熟期出现在()。
    A

    先秦

    B

    唐代

    C

    宋金

    D

    元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中国戏曲起源较晚,直到宋金时期才算行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直到宋明时期,中国哲学才完全与中国理学区分开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曾国藩直到步入中年以后才终于中了进士,成才时间较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我国文献检索刊物出现较晚,直到哪年才开始有文摘性检索刊物?()

    • A、1921
    • B、1934
    • C、1956
    • D、1978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宋金时期


    正确答案: 《辍耕录》:“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元杂剧与宋代官本杂剧、金代院本、诸宫调,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 第16题: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的“()”。


    正确答案:乐舞

  • 第17题:

    中国戏曲的成熟期出现在()。

    • A、先秦
    • B、唐代
    • C、宋金
    • D、元代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收集金Head Data完成时,怎样才算完成一个循环?


    正确答案: 第一个员工连续读完2次才算完成一个循环。

  • 第19题:

    能演出完整故事、角色增多,代表着中国戏曲趋于成熟的是()

    • A、金院本
    • B、宋杂剧
    • C、参军戏
    • D、诸宫调
    • E、元杂剧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单选题
    我国文献检索刊物出现较晚,直到哪年才开始有文摘性检索刊物?()
    A

    1921

    B

    1934

    C

    1956

    D

    197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宋金时期

    正确答案: 《辍耕录》:“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元杂剧与宋代官本杂剧、金代院本、诸宫调,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针灸的起源是在【 】
    A

    远古至奴隶社会后期

    B

    秦、汉时期

    C

    唐朝

    D

    宋、元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的“()”。

    正确答案: 乐舞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