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 ”相关问题
  • 第1题:

    作单桩轴向抗压试验时,当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时,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如何确定:()

    A.当各桩的极限承载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小于1.3时,取平均值
    B.当各桩的极限承载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小于1.3时,取最大值
    C.当各桩的极限承载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小于1.3时,取最小值
    D.当各桩的极限承载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小于1.3时,取任意值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背景资料
    高桩码头,PHC 桩桩长67m,亚粘土
    问题
    如何控制沉桩极限承载力?出现异常情况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一般是控制桩尖标高和打桩最后贯入度(即最后连续10 击的平均贯人度),即“双控”。
    本工程土质为亚粘土,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可作校核。
    当出现桩尖已达到并低于设计标高贯入度仍偏大,或沉桩已达到并小于规定贯人度而桩
    尖标高仍高出设计标高较多时,宜采用高应变检验(动测)桩的极限承载力并同设计研究解
    决。

  • 第3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

    A、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的嵌岩桩,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和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
    B、其他条件相同时,敞口钢管桩因土塞效应,其端阻力大于闭口钢管桩
    C、对单一桩端后注浆灌注桩,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来源于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增加
    D、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其液化土层范围内侧阻力取值为零

    答案:A,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3.9条规定,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的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和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
    B项,根据第5.3.7条规定,关于钢管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①闭口钢管桩。闭口钢管桩的承载变形机理与混凝土预制桩相同。钢管桩表面性质与混凝土桩表面虽有所不同,但大量试验表明,两者的极限侧阻力是可视为相等的,因为除坚硬粘性土外,侧阻剪切破坏面是发生于靠近桩表面的土体中,而不是发生于桩土介面。因此,闭口钢管桩承载力的计算可采用与混凝土预制桩相同的模式与承载力参数;②敞口钢管桩的端阻力。敞口钢管桩的承载力机理与承载力随有关因素的变化比闭口钢管桩复杂。这是由于沉桩过程,桩端部分土将涌入管内形成“土塞”。土塞的高度及闭塞效果随土性、管径、壁厚、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等诸多因素变化。而桩端土的闭塞程度又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性状。称此为土塞效应。闭塞程度的不同导致端阻力以两种不同模式破坏。则其他条件相同时,敞口钢管桩因土塞效应,其端阻力小于闭口钢管桩。其他条件相同时,敞口钢管桩因土塞效应,其端阻力小于闭口钢管桩。
    C项,根据条文说明第5.3.10条规定,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式与普通灌注桩相同,区别在于侧阻力和端阻力乘以增强系数βst和βp。
    D项,根据条文说明第5.3.12条规定,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当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米、1.0米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层时,可将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乘以液化折减系数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土层液化折减系数可按表5.3.12确定。

  • 第4题: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强制条文规定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压( )的一半取值。

    A.承载力
    B.极限承载力
    C.极限承载力统计值
    D.初始值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有( )。
    A.静载荷试验法 B.经验参数法 C.静力触探法 D.跨孔法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3. 1条规定,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有下列规定:①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②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和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③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