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辨证论治?如何理解症、证、病的关系?

题目

什么是辨证论治?如何理解症、证、病的关系?


相似考题
更多“什么是辨证论治?如何理解症、证、病的关系? ”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病是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在疾病的过程中又有不同的阶段,而证揭示了某一阶段的病理本质,证又由症组成,症是疾病的现象,是内在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征象。由于证比症更全面、更深刻,比病更具体,所以中医既辨病,更重视辨证论治。

  • 第2题:

    你是如何理解概念模型的? 举例说明三个实体集之间的二二联系和三个实体集之间的三元联系,有什么区别?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什么是关系模型,你如何理解? 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象,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ER模型

  • 第3题:

    5、5、如何正确理解“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思路:什么是风险?如何看待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风险性和收益性是投资活动的两大主要特征。由于投资活动所产生的收益都是在将来的某个时点发生,因此都具有风险,也就是由于投资收益背离自己预期值的可能性。通常来说,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愿意承受的风险越大,那么投资的潜在收益率也就越高。高的收益率一般都是用更高的风险换来的。 当决定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来实现一定收益时,必须同时决定为了赚取高收益所愿意承担的风险。风险为零点的收益即无风险收益,一般指银行利率或国债利率。风险和收益的某种组合的选择取决于一个人的风险厌恶偏好,较高的收益率是以高风险为代价获得的。

  • 第4题:

    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参考答案: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  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诊断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四诊来采集有关病变的资料,并作相应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检查,然后分析综合所有有关疾病的材料,作出疾病诊断的思维和实践过程。疾病的诊断确定后,就要根据“病”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某些病可用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中药单方或复方治疗,如疟疾则可用常山治之,痢疾一般可用黄连、三颗针、马齿苋等治之,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等。但以一方一药治疗一种疾病,并非中医学治病方法的主流。  在辨证思维过程中,以证候作为辨析目标反映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特色。但若只考虑证候的差异,即只考虑疾病的阶段性和类型性,不考虑疾病的全过程和全貌,要想认识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必定是困难的,辨证的准确率也必定不会高。反之,若只将疾病诊断清楚,而没有运用辨证思维辨出反映疾病阶段性和类型性本质的证候,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疗。  因此,要发扬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的诊治特色,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辨证的准确率,必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此即通常所说的“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症,可发挥辨证思维的优势,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出证候,随证施治。

  • 第5题:

    5、如何正确理解“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思路:什么是风险?如何看待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风险性和收益性是投资活动的两大主要特征。由于投资活动所产生的收益都是在将来的某个时点发生,因此都具有风险,也就是由于投资收益背离自己预期值的可能性。通常来说,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愿意承受的风险越大,那么投资的潜在收益率也就越高。高的收益率一般都是用更高的风险换来的。 当决定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来实现一定收益时,必须同时决定为了赚取高收益所愿意承担的风险。风险为零点的收益即无风险收益,一般指银行利率或国债利率。风险和收益的某种组合的选择取决于一个人的风险厌恶偏好,较高的收益率是以高风险为代价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