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构成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素养结构主要包括()等。 A、解题B、数感C、统计观念D、符号感E、空间观念”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内涵的是()

    A、数学思想

    B、解题能力

    C、数学交流

    D、数学价值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学课程的内容的核心: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A.操作能力
    B.阅读能力
    C.表达能力
    D.推理能力

    答案:D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 第3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 )

    A、探索性学习
    B、合作交流
    C、模型思想
    D、综合与实践

    答案:C
    解析:
    在数学课程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 第4题:

    用实例说明如何在小学数学规则教学中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


    正确答案: 良好的数感是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的条件。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可以从多方面去发展儿童数感。
    ①在实际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
    ②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
    ③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如:小狗先向前跳3格,再向前跳4格。此时的位置是3+4=7,即在第7格,使学生同时意识到,小狗实际上是跳了7格。

  • 第5题:

    对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

    • A、正确的四则计算能力
    • B、辩证思维能力
    • C、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 D、初步的空间观念
    • E、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确答案:A,C,D,E

  • 第6题:

    能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现实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是指数学的()

    • A、推理能力
    • B、空间观念
    • C、统计观念
    • D、应用意识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指计算能力、()、空间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A、思维能力
    • B、表达能力
    • C、作图能力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
    A

    计算能力

    B

    初步数学思维能力

    C

    空间观念

    D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指计算能力、()、空间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A

    思维能力

    B

    表达能力

    C

    作图能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对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
    A

    正确的四则计算能力

    B

    辩证思维能力

    C

    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D

    初步的空间观念

    E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而概括出的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是()。
    A

    数感

    B

    解题能力

    C

    应用意识

    D

    数学思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知识的领域切入所分的四个领域分别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统计与概率”以及()
    A

    解决问题

    B

    符号感

    C

    推理能力

    D

    实践与综合应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价值的数学”应包括在理解与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观念与能力,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等等。

    A.口算

    B.速算

    C.统计观念

    D.推理能力


    正确答案:CD

  • 第14题:

    在义务教育各个学段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提出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请你结合新课程与新理念,谈谈在初中阶段加强“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答案:
    解析:
    (必要性)学习概率与统计知识:①是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③具有良好的统计概率观念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④初步具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能力;⑤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等。
    (可能性)学生已经具备学习的基础:①已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②大部分知识背景与日常生活有关;③学生对计算机已不再陌生;④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等。
    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①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②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③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等。

  • 第15题:

    下列哪些不是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

    A.数感
    B.空间观念
    C.数据处理
    D.推理能力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课标》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了10个“数学课程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 第16题:

    下列不属于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而概括出的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是()。

    • A、数感
    • B、解题能力
    • C、应用意识
    • D、数学思考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

    • A、计算能力
    • 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
    • C、空间观念
    •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 A、语感
    • B、空间感
    • C、数感
    • D、符号感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了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三大能力格局,即计算能力、逻辑能力和空间观念的数学大纲是()。

    • A、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 B、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 C、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D、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将原大纲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增加了()内容。
    A

    数与代数

    B

    实践与综合应用

    C

    空间与图形

    D

    统计与概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能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现实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是指数学的()
    A

    推理能力

    B

    空间观念

    C

    统计观念

    D

    应用意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A

    语感

    B

    空间感

    C

    数感

    D

    符号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的“核心概念”的是(  )。
    A

    数感

    B

    空间观念

    C

    数据分析观念

    D

    逻辑推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的“数学课程核心概念”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不包括逻辑推理。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