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支座反力RA=P-Pa/L, RB=Pa/L

解析:A点支座反力为RA,B点支座反力为RB,简支梁跨度为L(a+b=L),A点为铰支座,弯矩为零,力P和RB对A点满足力矩平衡条件P*a=RB*L,得RB=Pa/L,方向向上,整个静定结构满足垂直方向力的平衡条件,RA+RB=P,得RA=P-Pa/L方向向上

更多“简支梁受力 P 作用,求 A、B 两点的支座反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图示水平简支梁AB上,作用一对等值、反向、沿铅直向作用的力,其大小均为P,间距为h,梁的跨度为L,其自重不计。则支座A的反力F

    A 的大小和方向为:


    答案:C
    解析:
    提示:主动力构成一力偶,约束力也应构成一力偶。

  • 第2题:

    有一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支座A的反力RA是()kN。


    A、1/4
    B、1/2
    C、3/4
    D、1

    答案:A
    解析:
    【考点】结构平衡的技术要求。

    这是一道建筑结构技术要求的题,主要考核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的知识点。有一定专业性,对于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此题不难。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衡,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某点取矩时,顺时针力矩之和等于反时针力矩之和。作用在梁上的力,对B点取矩,则RA×(3m+1m)=P×1m,计算得出:RA=1/4P。即本题的正确项为“A.1/4”。

  • 第3题:

    在画伸臂梁支座反力的影响线时,在简支段与简支梁相同,伸臂段影响线则是简支段的延伸。()


    A

  • 第4题:

    简支梁受荷载如图所示,在支座A处的约束反力为(  )。


    答案:B
    解析:
    建立平衡方程:

  • 第5题:

    什么梁可不先求支座反力,而直接计算内力()。

    A.简支梁

    B.悬臂梁

    C.外伸梁

    D.静定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