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B.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C.二者都是一直上升D.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题目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A.前者一直上升,后 ”相关问题
  • 第1题:

    ()是城镇化水平的度量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工业总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

    C、城镇就业人口的比重

    D、城市经济总量在国

    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根据材料回答 121~125 问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121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121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第 121 题

    2008年江苏省乡村人口总数是:

    A.3106万人

    B.3508万人

    C.4019万人

    D.4251万人


    正确答案:B

  • 第3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江苏省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的年份最有可能的是()。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答案:C
    解析:
    由最后一段“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知,城镇人口达到50%超过乡村人口需要(50-31.5)÷2.28=8.11年。因此最有可能在1998+8+1=2007年首次超过乡村。

  • 第4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 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 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第三段可知,在第二阶段,“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其他阶段均为上升,所以城镇人口规模和所占比重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选D。

  • 第5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2008年江苏省乡村人口总数是()。

    A.3106万人
    B.3508万人
    C.4019万人
    D.4251万人

    答案:B
    解析:

    接近。

  • 第6题:

    1949—2008 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 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 万人增加到782 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 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 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 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1958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 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 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 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 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 033.55 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 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 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 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 年的115 个增加到1989 年的392 个;城镇人口由874 万人增加到l 366 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 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 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 个增加到13 个,县级市由14 个增加到31 个,建制镇由522 个增加到l 018 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 个百分点。1997 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 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 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 262.47 万人增加到4 168.48 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2008 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 年的31.5%多22.8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 个百分点。

    1997 年江苏省建制镇数量比1979 年多( )。

    A.3.18 倍
    B.5.42 倍
    C.7.85 倍
    D.8.85 倍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可知1979 年江苏省有建制镇115 个,1997 年有1 018 个,多出1018/115-1=8倍,且略小于8。故选C。

  • 第7题:

    1949—2008 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 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 万人增加到782 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 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 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 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1958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 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 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 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 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 033.55 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 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 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 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 年的115 个增加到1989 年的392 个;城镇人口由874 万人增加到l 366 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 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 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 个增加到13 个,县级市由14 个增加到31 个,建制镇由522 个增加到l 018 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 个百分点。1997 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 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 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 262.47 万人增加到4 168.48 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2008 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 年的31.5%多22.8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 个百分点。

    2015 年1—8 月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例接近( )。

    A.3:1:1
    B.4:2:3
    C.5:2:3
    D.3:1:2

    答案:A
    解析:
    根据第二段可知,2015 年1-8 月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例为34754:12717:13591,对比选项来看,中、西部地区比例接近1:1,可知选A。

  • 第8题:

    我国人口构成特点是( ),但在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大批农村人口会逐步变成城镇人口,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A.工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B.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C.第三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故选B

  • 第9题:

    下列关于城镇化率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常住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B.城镇流动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C.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D.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答案:D
    解析:
    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一般用区域内城镇实体地域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区域城镇化水平。

  • 第10题:

    城乡人口迁移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的单向动态过程称为()。

    • A、人口过密化
    • B、人口城市化
    • C、人口分布
    • D、人口变化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填空题
    ()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正确答案: 城镇化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

    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

    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

    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

    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从1949年到2008年,只有第二阶段(1958~1978年)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其他年份都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答案选D。

  • 第13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正确答案:D
    [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城镇人H规模和所占比重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选D。

  • 第14题:

    1995年,我国总人口为12. 08亿,其中城镇人口为3. 48亿;2005年,我国总人口为13. 06亿,其中城镇人口为5. 61亿。请问这十年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多少个百分点?( )

    A. 12. 98%
    B. 14. 15%
    C. 15.03%
    D. 16.35%

    答案:B
    解析:
    运用“直除法”计算两个比例,再相减得到结果:

  • 第15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1)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小的一年是1970年。
    (2)第三阶段江苏省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49.2万人。
    (3)1958-1978年的M年间江苏省乡村人口增加了 20万人。
    (4)江苏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第五阶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约为。

    A. 47.5%
    B. 50.5%
    C. 52.5%
    D. 56.5%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1949—2008 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 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 万人增加到782 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 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 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 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1958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 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 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 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 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 033.55 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 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 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 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 年的115 个增加到1989 年的392 个;城镇人口由874 万人增加到l 366 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 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 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 个增加到13 个,县级市由14 个增加到31 个,建制镇由522 个增加到l 018 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 个百分点。1997 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 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 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 262.47 万人增加到4 168.48 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2008 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 年的31.5%多22.8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 个百分点。

    江苏省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的年份最可能是( )。

    A.2005 年
    B.2006 年
    C.2007 年
    D.2008 年

    答案:C
    解析:
    由“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 年的31.5%多22.8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 个百分点”知,城镇人口达到50%超过乡村人口需要(50-31.5)/2.28=8.11 年。因此最有可能在1998+8+1=2007年首次超过乡村。

  • 第18题:

    1949—2008 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 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 万人增加到782 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 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 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 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1958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 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 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 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 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 033.55 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 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 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 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 年的115 个增加到1989 年的392 个;城镇人口由874 万人增加到l 366 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 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 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 个增加到13 个,县级市由14 个增加到31 个,建制镇由522 个增加到l 018 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 个百分点。1997 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 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 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 262.47 万人增加到4 168.48 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2008 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 年的31.5%多22.8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 个百分点。

    1949—2008 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升后降再上升
    B.前者先升后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城镇人口规模和所占比重均是先升后降再上升,选D。

  • 第19题:


    注:2016年城镇人口79298万人,较上年增长2.8‰,较2012年增加8116万人。
    下列年份中,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

    A.2013
    B.2014
    C.2015
    D.2016

    答案:C
    解析:

  • 第20题:

    诺瑟姆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微被拉平的()形曲线。

    A:S
    B:J
    C:T
    D:H

    答案:A
    解析:
    诺瑟姆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微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把整个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提高速度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 第21题:

    ()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正确答案:城镇化水平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1)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小的一年是1970年(2)第三阶段江苏省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49.2万人(3)1958~1978年的20年间江苏省乡村人口增加了20万人(4)江苏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第五阶段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①错误,1949年城镇人口占比是的12.4%,1970年城镇人口占比为12.5%;②正确,第三阶段城镇人口增加了1366-874=49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92÷10=49.2万人;③错误,1978年乡村人口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则城镇人口为5033.55÷86.3%-5033.55≈799.1万人;1958年城镇人口为799.1+28=827.1万人,所占比重为19.5%,则乡村人口为827.1÷19.5%-827.1≈3414.4万人,故1958~1978年的20年间江苏省乡村人口增加了5033.55-3414.4=1619.15万人;④错误,第一阶段城镇人口年均增速是7.5%,第五阶段增速是6.30%。

  • 第23题:

    单选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问,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上升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

    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

    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

    二者都一直上升

    D

    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第一、二、三阶段可知,城镇人口及比重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因此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