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12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11 天多。怎么办呢?在19 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就和19 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A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C 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题目

4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12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11 天多。怎么办呢?在19 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就和19 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 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相似考题
更多“4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12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11 天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12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11 天多。怎么办呢?在19 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就和19 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 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正确答案:D
    [答案】 D :【 解析]材料中先提出问题:“怎么办呢?”然后回答了问题,因此正确答案选D。选项A 主体理解错误,材料主要不是在讨论闰月本身;选项B 不是材料的主要目的;选项C 在材料中没有明确表述。

  • 第2题: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答案:D
    解析:
    注意文段的行文脉络,文段采用了“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一般是重点,D项正确。B项,历法是否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只在最后一句的后半部分提到,只是文段的部分意思,不是主要含义。

  • 第3题:

    【其它】任务一:实现统计今天是该月的有多少天关键算法并绘制流程图(30 分)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年份值和一个月份值,输出该月的天数。(说明:一年有 12 个月,大月的天数是 31,小月的天数是 30。2 月的天数比较特殊,遇到闰年是 29 天,否则为 28 天。例如,输入 2011、3,则输出 31 天。) 注意:使用分支结构语句实现。


    正确

  • 第4题:

    农历的月分为大月小月,大月30天,小月()天。

    A、28

    B、29

    C、30

    D、31


    参考答案:B

  • 第5题: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

    A.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答案:D
    解析:
    选项A主体理解错误,材料主要不是在讨论闰月本身;选项B不是材料的主要目的;选项C在材料中没有明确表述。材料中先提出问题:“怎么办呢?”然后回答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