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蓄热式热力焚烧炉(RTO)”工艺处理喷涂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其中沸石转轮的吸附效率为95%,RTO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套工艺处理VOCs废气的总效率为( )。A.0.9405 B.0.9595 C.0.99 D.0.9995

题目
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蓄热式热力焚烧炉(RTO)”工艺处理喷涂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其中沸石转轮的吸附效率为95%,RTO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套工艺处理VOCs废气的总效率为( )。

A.0.9405
B.0.9595
C.0.99
D.0.9995

相似考题
更多“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蓄热式热力焚烧炉(RTO)”工艺处理喷涂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其中沸石转轮的吸附效率为95%,RTO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套工艺处理VOCs废气的总效率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5年)某粉料装车释放气收集处理系统,收集单元对废气的收集效率为90%,处理单元对颗粒物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收集处理系统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 )。

    A.99%
    B.94.5%
    C.90%
    D.89.1%

    答案:D
    解析:
    90%*99%=89.1%。

  • 第2题:

    某喷漆厂采用“水帘+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蓄热式热力焚烧”处理喷漆废气,废气处理单元产生的各类固废中属于危险废物的有()。

    A:漆渣
    B:废过滤材料
    C:废活性炭
    D:废蓄热陶瓷填料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危险废物有:涂料染料废物中非定性行业,使用油漆,有机溶剂进行喷漆上漆过程中产生的燃料和涂料废物;其它废物中非定性行业,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过滤材料表面含有油漆,所以也是危险废物。

  • 第3题:

    某粉料装车安装收集处理系统,收集单元对废气的收集效率为90%,处理单元对颗粒物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收集处理系统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 )。

    A.0.99
    B.0.945
    C.0.9
    D.0.891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该收集处理系统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90%×99%=89.1%。

  • 第4题:

    影响吸附法处理废气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A.吸收剂种类
    B.吸附设备结构
    C.吸附剂再生方式
    D.吸附塔人孔直径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6.3.3.3吸附设备的选型设计,设备性能结构(B)应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处理能力大、效率高、气流分布均匀,具有足够的气体流通面积和停留时间。6.3.3.4,选择吸附剂(A)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吸附容量大;b)吸附选择性强;c)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d)易于再生(C)和活化;e)原料来源广泛,价廉易得。人孔是安装和检修人员进出塔器的唯一通道,与处理废气效率无关。故选ABC。

  • 第5题:

    某粉料装车释放气收集处理系统,收集单元对废气的收集效率为90%,处理单元对颗粒物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收集处理系统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

    A.99% B.94.5% C.90% D.89.1%


    答案:D
    解析:
    D解析:去除效率=90%×99%=89.1%。

  • 第6题: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为1 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天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该厂工作制度为2 5 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 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b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 OCs、含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醛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 000m3/h。 RTO装置的VOCs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1所示。



    问题:


    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答案:
    解析:

    1.(1)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为:(32+24)*(1-98%)-1. 12(kg/h)。


    (2)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浓度为:1.12*1 000*1 000/15 000=74. 67(mg/m3)。


    2.该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①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这三者中含镍和锌);②废硝酸;③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处理污泥。


    3.(1)可以满足。


    (2)理由: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水排放


    量为400m3/日,为2 5 m3/h(按双班制换算)。而磷化废液的排放量为2 4m3/日(折合),为1.5m3/h(按双班制换算),由于磷化废液是间歇排放,废液排放量波动较大,如果磷化废液的间歇排放量超过5 m3/h,将超过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4.该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包括: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VOCs 。




  • 第7题:

    截至2012年工业园区已完成规划用地开发的80%。该企业拟在现有厂区新建两个车间,生产A、B、C三种化学原料药产品。一车间独立生产A产品,二车间生产B、C两种产品,B产品和C产品共用一套设备轮换生产。A、B、C三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甲苯、醋酸、三乙胺,拟在相应的废气产生节点将废气回收预处理后混合送入RTO(热力燃烧)装置处理,处理后尾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见表6-1。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BOD5/COD值小于0.10。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
    表6-1 工艺废气预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 单位:kg/h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提出对策建议。 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说明理由。 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答案:
    解析:
    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有:   (1)生产工艺大气特征污染因子:甲苯、醋酸、三乙胺。   (2)污水处理厂大气特征污染因子: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甲苯最大排放速率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题意,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甲苯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12.5kg/h、10kg/h、7.5kg/h,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B产品和C产品共用一套设备“轮换”生产,故排放速率为:(12.5+10)×(1-95%)=1.125kg/h。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及对策建议如下:   (1)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为氮氧化物。   理由:甲苯、醋酸是由C、H、O元素组成,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也可能有一氧化碳。三乙胺是由C、H、N元素组成,燃烧生成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故二次污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   (2)对策建议:甲苯、醋酸,仍采用热力燃烧(RTO),为确保一氧化碳少产生,甚至不产生,就需要足够高的燃烧温度和足够长的燃烧时间。三乙胺单独处理,采用磷酸喷淋吸收法处理三乙胺废气。氮氧化物可用活性炭吸附。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及理由如下:   (1)污水处理方案建议为:在原有污水处理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对处理厂进行改造,新增污水进行沉淀—厌氧—好氧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减少外排。   (2)理由: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BOD5/COD值小于0.10。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可在原有污水处理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对处理厂进行改造,新增污水进行沉淀—厌氧—好氧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减少外排。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应调查了解的信息包括:   (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   ①扩建项目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②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2)点源调查:   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②排气筒底部的高度;   ③排气筒的直径;   ④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⑤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3)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确定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监测点位等。   (4)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5)该扩建项目附近的地形特征以及敏感目标等。   (6)评价范围200m以内的建筑物高度。

  • 第8题: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为1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等。该厂工作制度为25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苯、二甲苯、及其他有机类物质)收集后送入RTO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s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水质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所示。



    问题:
    1、 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2、 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3、 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4、 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答案:
    解析:
    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答:?(1)?VOCs排放速率为:(32+24)×(1-98%)=1.12kg/h?
    (2)VOCs排放浓度为:(1.12/15000)?×1000×1000=74.7mg/m3
    ?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答:磷化渣、废硝酸、磷化废水液?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答:(1 )满足。
    (2 ) 理由: 扩建工程达产后, 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日收集磷化废水(液) 680 m3,
    小于设计处理能力3 0 m3/h (720 m3/d ) 。
    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答:?
    VOCs 、甲苯、二甲苯、苯系物、漆雾、焊接烟尘。

    【考点分析】
    本案例是根据2014 年案例分析试题改编而成的。这道题目所涉及的考点很多,
    需要考生综合把握。
    1 .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 装置的VOCs 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本题类似于本书"二、化工石化及医药类案例5 园区化学原料药项目"第2题。
    2. 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 二、项目分析( 1 )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 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把握题干信息: 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镇辞值系磷酸盐型磷化剂, 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清洗管路系统产生废硝酸。
    注意:如果给出与涂装车间磷化工段无关的废物,如污泥,本题不得分。
    本题类似于本书"三、冶金机电类案例5 专用设备制造项目"第3 题。
    3. 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项目磷化废水排放量为400 旷/d ,即25 m3剧。磷化废液的排放量为24 m3/d(折合),由于磷化废液是间歇排放,废液排放量波动较大, 如果磷化废液的间歇排放量超过5 m3/h ,将超过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根据工程经验,一般会在废水预处理系统前设一缓冲池,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4. 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本题考点是考查考生对一个行业环境影响识别的能力。考试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结合行业特点, 参考工艺流程图及主要原辅材料分析其特征污染物,只有进入大气中的特征污染物才可能成为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中的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本题类似于本书"二、化工石化及医药类案例7 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项目"第5 题。

  • 第9题:


    第六题



    某制药企业位于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建设初期入园,占地面积3hm2。截至201 2年工业园区已完成规划用地开发的80%。该企业拟在现有厂区新建两个车间,生产A、B、C三种化学原料药产品。一车间独立生产A产品,二车间生产B、C两种产品,B产品和C产品共用一套设备轮换生产。A、B、C三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甲苯、醋酸、三乙胺,拟在相应的废气生产节点将废气回收预处理后混合送入RTO(热力燃烧)装置处理,处理后尾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见表6一1 。 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BOD5/COD值小于0.10。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 



    【问题】



    1.确定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2.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3.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提出对策建议。



    4.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说明理由。



    5.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答案:
    解析:

    1.确定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答:根据本项目的相关信息以及项目特点,本项目的大气特征污染因子有氯化铵、酚类、醛类。


    2.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答:根据题意,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甲苯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1 2.5kg/h、10kg/h、7.5kg/h,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当A、B、C三种产品工艺同时运行时,甲苯排放速率最大,排放速率为:(12.5+10+7.5)*(1 -95%)=1.5 kg/h。


    3.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提出对策建议。


    答:(1)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为氮氧化物。


    (2)理由:甲苯、醋酸是由C、H、O元素组成,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也可能有一氧化碳。三乙胺是由C、H、N元素组成,燃烧生成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故二次污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


    (3)对策建议:甲苯、醋酸,仍采用热力燃烧(RTO),为确保一氧化碳少产生,甚至不产生,就需要足够高的燃烧温度和足够长的燃烧时间。三乙胺单独处理,采用磷酸喷淋吸收法处理三乙胺废气。


    4.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说明理由。


    答: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BOD5/COD值小于0.10。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可在原有污水处理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对处理厂进行改造,新增污水进行沉淀一厌氧一好氧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减少外排。


    5.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答: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应调查了解的信息包括:


    (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


    ①扩建项目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②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2)点源调查:


    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②排气筒底部的高度;


    ③排气筒的直径;


    ④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⑤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3)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确定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监测点位等。


    (4)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5)该扩建项目附近的地形特征以及敏感目标等。

  • 第10题:

    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HCl使用量100kg/h,其中90%进入产品、8%进入废液、2%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HCl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HCl的排放速率是().

    • A、0.01kg/h
    • B、0.02kg/h
    • C、0.08kg/h
    • D、0.10ks/h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净化处理NOx废气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液体吸收法吸收效率高,工艺简单,但不易处理气量很大的废气

    B

    催化还原法脱除效率高,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C

    吸附法对NOx的脱除效率较低,但可以回收NOx

    D

    液体吸收法对含NO较多的废气净化效果差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不定项题
    影响吸附法处理废气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A

    吸收剂种类

    B

    吸附设备结构

    C

    吸附剂再生方式

    D

    吸附塔人孔直径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2014年)某企业年工作时间7200h,在生产过程中HCl废气产生速率为0.8kg/h,废气收集系统可将90%的废气收集至洗涤塔处理,处理效率为85%,处理后的废气通过30m高排气筒排放,则该企业HCl的无组织排放量约为( )。

    A.0.58t/a
    B.0.78t/a
    C.0.86t/a
    D.1.35t/a

    答案:A
    解析:
    该企业HCl的无组织排放量为:7200 0.8/1 90%576/0.58/h kg h kg a t a?????()

  • 第14题:

    某喷漆厂采用“水帘+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蓄热式热力焚烧”处理喷漆废气,废气处理单元产生的各类固废中属于危险废物的有( )。

    A.漆渣
    B.废过滤材料
    C.废活性炭
    D.废蓄热陶瓷填料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危险废物有:涂料染料废物中非定性行业,使用油漆,有机溶剂进行喷漆上漆过程中产生的燃料和涂料废物;其它废物中非定性行业,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过滤材料表面含有油漆,所以也是危险废物。

  • 第15题:

    某企业产生的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体积分数约在0.6%,适宜处理该有机废气的方法有( )。

    A.吸附法
    B.冷凝法
    C.膜分离法
    D.生物法

    答案:B
    解析:
    冷凝法适用于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回收和处理,属高效处理工艺,可作为降低废气有机负荷的前处理方法,与吸附法、燃烧法等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回收有价值的产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体积分数在0.5%以上时优先采用冷凝法处理。

  • 第16题:

    (2017年)影响吸附法处理废气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A.吸收剂种类
    B.吸附设备结构
    C.吸附剂再生方式
    D.吸附塔人孔直径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392-393,不同吸附剂对废气的吸附效率不一样,故A选;不同的吸附设备结构,如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其吸附的效率不一样,故B选;吸附剂一般会再生使用,再生会引起后续吸附效率的下降,不要的再生方式会导致再生后的吸附效率不一样,故C选。吸附塔人孔只是检修人员进入吸附塔的通道,跟处理废气效率没有关系。

  • 第17题:

    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蓄热式热力焚烧炉(RTO)”工艺处理喷涂过程中产生的VOCs 废气,其中沸石转轮的吸附效率为95% , RTO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套处理工艺VOCs 废气的总效率为( ) 。

    A 94.05%
    B 95.95%
    C 99%
    D 99.95%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醛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s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答案:
    解析:
    (1)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为:(32+24)×(1-98%)=1.12(kg/h)。   (2)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浓度为:1.12×106÷15000=74.67(mg/m3)。该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   (1)磷化废液;   (2)磷化渣;   (3)废硝酸。(1)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可以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   (2)理由: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水排放量为400m3/日,磷化废水排放速率为:400÷(8×2)=25m3/h(按双班制换算)。   而磷化废液的排放量为24m3/日(折合),磷化废液的排放速率为:24÷(8×2)=1.5m3/h(按双班制换算)。   (25+1.5)=26.5m3/h<30m3/h,故可以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   但由于磷化废液是间歇排放,废液排放量波动较大,如果磷化废液的间歇排放量超过5m3/h,将超过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该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包括: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VOCs。

  • 第19题:

    某制药企业位于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建设初期入园,占地面积32hm。截至2012年工业园区已完成规划用地开发的80﹪。该企业拟在现有的厂区新建两个车间,生产A、B、C三种化学原料药产品。一车间独立生产A产品,二车生产B、C两种产品,B产品和C产品共用一套设备轮换生产。A、B、C三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甲苯、醋酸、三乙胺,拟在相应的废气生产节点将废气回收预处理后混合送入RTO(热力燃烧)装置处理,处理后尾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见表1。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COD值小于0.10。
    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



    问题:
    1、确定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2、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3、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提出对策建议。

    4、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说明理由。
    5、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答案:
    解析:
    1 .确定该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答: (1 )生产工艺大气特征污染因子:甲苯、醋酸、三乙肢。
    ( 2 ) 污水处理站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
    2. 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答:A 单独生产,且B 进行生产时,甲苯排放速率最大= (12.5+10) X ( 1-95%)=1.125 kg/h。
    3. 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提出对策。
    答: (1) 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为: NO2 。
    (2) 对策为用活性炭吸附。
    4. 根据水质、水量情况, 给出一种适直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 (1) 由于扩建工程废水BODs/COD 值小于0. 10 ,可生化性差,需先进行催化氧化预处理,然后再纳入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
    (2) 理由: 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100t/d , 目前处理量50 t/d , 还有50 t/d 的余量, 因此在处理量上可以接纳扩建工程40 t/d 的废水量。
    5. 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晌,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答: ( 1 ) 扩建工程污染源调查,包括废气种类、废气量、排气筒出口内径、温度等。
    (2) 评价范围内在建或己批未建的排放同类污染物的污染源调查。
    (3) 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现状。
    ( 4 ) 当地气象资料,包括风向、风速等。
    ( 5 ) 评价范围内地形, 建筑物,地表覆盖情况等。
    (6) 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的分布。
    【考点分析】
    本案例是根据2013 年案例分析试题改编而成的,需要考生认真体会,综合把握。
    1 确定该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特征污染因子识别属于高频考点, 2013 年、2014 年环评案例考试多次出现该类型题目。
    该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题干信息己给出,注意不要遗漏污水处理站的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2. 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3. 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提出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热力燃烧是指把废气温度提高到可燃气态污染物的温度,使其进行全氧化分解的过程。由于废气中含有的可燃气态污染物浓度较低,所以需要燃烧辅助燃料提高废气的温度。热力燃烧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①辅助燃料燃烧以提供热量:②废气与高温燃气混合达到反应温度;③保持废气在反应温度下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使其中的可燃气态污染物氧化分解。
    本题含N 有机物燃烧最终产物一般为NO2, 废气燃烧产生的CO2 、H2O 不作为主要污染物看待。
    4. 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 井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本题为废水治理措施题P 与本书" 二、化工石化及医药类案例6 新建石化项目"的第2 题类似。
    可生化性差的废水一般可采取混凝沉降、7.k解酸化、庆氧发酵、树脂吸附、催化氧化等处理方法。
    5.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晌,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 )制订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废气排放影响评价需调查内容:本工程大气污染源调查、周边在建与己批未建污染源调查、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气象条件资料等。

  • 第20题:

    某新建年产10 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冲压、焊接、涂装、电池组装、整车总装等生产车间、试车跑道、配送中心、化学品库、成品停放场、综合站房、燃气锅炉房、充电站、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间等公用、辅助工程和环保设施。
    项目生产工艺为:定尺钢板→冲压(下料、涂油脂、压制成型)→焊接→涂装→总装(含电池组装)→成品。
    电池组装工艺为:外购磷酸铁锉电池单体→组装→电池包。
    涂装车间主要包括车身脱脂、锆化、电池底漆,及水性中涂涂装、水性色漆涂装、溶剂型清漆涂装等工段。
    脱脂工段采用碱性脱脂剂(氢氧化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在脱脂槽内脱除油脂;锆化工段采用六氟化锆溶液在错化槽内进行车身表面改性。脱脂、锆化后的工件均采用喷、浸结合方式用水清洗。
    电泳底漆工段包括电泳、UF 超滤液清洗和纯水清洗三个单元。电泳单元采用阴极电泳工艺,配套UF 超滤系统回收电泳漆。电泳漆成分主要是树脂及水、少量醚酮醇类溶剂。电泳底漆工段工艺流程及用排水节点

    身清漆涂装工段包括喷漆、晾干和烘干等工序,使用的溶剂型清漆主要成分是树脂ll 及甲苯、二甲苯、醚酮醇类溶剂,烘干工序以天然气为能源。喷漆室气流组织方式为上送下排,采用机器人喷涂方式进行车身涂装。喷漆废气经纸袋过滤脱除漆雾(脱除效率98%)后,经分子筛转轮吸附装置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s 脱除效率90%)后由35m 高的1#排气筒排放;采用125℃热空气脱出分子筛转轮吸附装置吸附的VOCs,脱出的含VOCs 废气经TNV 焚烧装置净化(VOCs 脱除效率为97%)后由20m 高的2#排气筒排放。清漆涂装线有机溶剂的总输入量为100kg/h,其中60% 进入喷漆废气、40% 随车身进入晾干废气。
    环评机构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拟定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设2 个监测点位,收集有1 号、2 号监测点2016 年PM10,SO2 和NO2 环境空气常规监测数据。环评机构拟直接利用收集的环境空气常规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不再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问题
    1、分别指出脱脂、锆化工段清洗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
    2、计算图3-1 中UF 超滤液清洗单元超滤液总用量和纯水清洗单元的废水量Lf
    3、计算2#排气筒的VOCs 排放速率。
    4、环评机构“不再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做法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1) 脱脂工段清洗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pH、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OD、石油类;
    (2) 锆化工段的主要污染因子:pH、总锆、氟化物
    2.参考答案:
    (1) UF 超滤液清洗单元超滤液总用量:5+5=10m3/h
    (2) 纯水清洗单元的废水量:Lf=5m3/h
    3.参考答案:
    100×60%×90%× (1-97%) =1.62kg/h
    4.参考答案:
    不合适。理由如下:
    (1) 环评机构仅收集了PM10、SO2 和NO2 环境空气常规监测数据,本项目产生的特征污染物甲苯、二甲苯等VOCs 也应列为监测因子进行现状监测
    (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有近3 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而环评机构仅收集了2016 年的环境空气常规监测数据。

  • 第21题:

    公司涂装车间烘干室的废气通过()治理

    • A、文丘里
    • B、蓄能式热力焚烧炉(RTO)
    • C、高烟囱直排
    • D、直燃式热氧化炉(TO)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顆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正确答案:A,B

  • 第23题:

    单选题
    某企业年工作时间7200h,在生产过程中HC1废气产生速率为0.8kg/h,废气收集系统可将90%的废气收集至洗涤塔处理,处理效率为85%,处理后的废气通过30m高排气筒排放,则该企业HC1的无组织排放量约为()。
    A

    0.58t/a

    B

    0.78t/a

    C

    0.86t/a

    D

    1.35t/a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