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天然河流中的耗氧系数()。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某顺直、均匀河流的二维稳态水质模型进行验证.水质计算值与监测值见
    下表:
    由表可知,模拟计算采用的()。
    A.横向混合系数偏大 B.横向混合系数偏小
    C.耗氧系数偏大 D.耗氧系数偏小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在天然河流中,常用( )来描述河流的混合特性。
    A. 谢才系数
    B. 紊动通量
    C. 横向混合系数
    D. 纵向离散系数


    答案:C,D
    解析:

  • 第3题:

    某河流的水质监测断面如图3所示,选用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K1时,应采用( )断面平均水质监测数据。

    A.1、2
    B.2、3
    C.3、4
    D.5、3

    答案:A
    解析: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还应适当考虑拟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两个断面之间没有排污口和支流流入。图3中没有排污口和支流流入的断面为1、2两个断面。

  • 第4题:

    利用河流BOD-DO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时,需要确定上游来水流量、废水排放量和BOD5浓度,以及( )。

    A.上游来水BOD5浓度
    B.上游来水DO浓度
    C.BOD5耗氧系数
    D.大气复氧系数

    答案:A,B,C,D
    解析:
    利用河流BOD-DO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时,需要确定上游来水流量、废水排放量和BOD5浓度,以及上游来水BOD5浓度、上游来水DO浓度、BOD5耗氧系数、大气复氧系数。

  • 第5题:

    废水排入河流后反映溶解氧变化的曲线为(  )。

    A.耗氧曲线
    B.复氧曲线
    C.氧垂曲线
    D.BOD5变化曲线

    答案:C
    解析:
    氧垂曲线反映了DO(溶解氧)的变化。在未污染前,河水中的氧一般是饱和的。污染之后,先是河水的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溶解氧不断下降。随着有机物的减少,耗氧速率逐渐下降,氧饱和不足量增大,复氧速率逐渐上升。当两个速率相等时,溶解氧到达最低值。随后,复氧速率大于耗氧速率,溶解氧不断回升,最后又出现饱和状态,污染河段完成自净过程。

  • 第6题:

    两点法测定耗氧系数需要测量的数据()

    • A、溶解氧浓度
    • B、氨氮
    • C、流速
    • D、流量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采用两点法对河流进行耗氧系数K1估值时,需要()等数据。

    • A、河段流量
    • B、河段断面平均面积
    • C、两点间距离
    • D、两点的实测浓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把小鼠和青蛙从约25度温度中移至5度的环境中,你分析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二种动物的耗氧量均减少
    • B、二种动物的耗氧量均增加
    •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小,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 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小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在天然河流中,常用()来描述河流的混合特性。

    • A、谢才系数
    • B、紊动通量
    • C、横向混合系数
    • D、纵向离散系数

    正确答案:C,D

  • 第10题:

    多选题
    在天然河流中,常用()来描述河流的混合特性。
    A

    谢才系数

    B

    紊动通量

    C

    横向混合系数

    D

    纵向离散系数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采用两点法对河流进行耗氧系数K1估值时,需要()等数据。
    A

    河段流量

    B

    河段断面平均面积

    C

    两点间距离

    D

    两点的实测浓度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据两点法的计算公式,需河段的平均流速,A和B选项是计算平均流速的参数。

  • 第12题:

    不定项题
    河流水质模型单参数耗氧系数K1的单独估值方法有()。
    A

    实验室测定法

    B

    拟合曲线法

    C

    示踪试验法

    D

    Kol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河流的水质监测断面如下图所示,用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 Kl,采用( )断面平均水质监测数据。

    A.1 、2
    B.1 、3
    C.3 、4
    D.1 、4


    答案:C
    解析:
    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的前提条件是两点之间没有排污口和支流流入。

  • 第14题:

    利用河流BOD-DO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时,需要确定上游来水流量、废水排放量和BOD5浓度,以及()。

    A:上游来水BOD5浓度
    B:上游来水DO浓度
    C:BOD5耗氧系数
    D:大气复氧系数

    答案:A,B,C,D
    解析:
    利用河流BOD-DO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时,需要确定上游来水流量、废水排放量和BOD5浓度,以及上游来水BOD5浓度、上游来水DO浓度、BOD5耗氧系数、大气复氧系数。

  • 第15题:

    采用两点法对河流进行耗氧系数K1估值时,需要( )等数据。
    A. 河段流量
    B. ~可段断面平均面积
    c. 两点间距离
    D. 两点的实测浓度


    答案:A,B,C,D
    解析:
    据两点法的计算公式,需河段的平均流速, 选项A和B是计算平均流速的参数。

  • 第16题:

    河流水质预测S-P模式的适用条件是()。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C:持久性污染物
    D: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
    E:河流为恒定流动

    答案:A,B,D,E
    解析:

  • 第17题:

    简述天然水的耗氧途径。


    正确答案: 1、物理作用:
    a.水中DO处于过饱和状态,氧气从水体溢出;
    b.过饱和程度越大,曝气越充分,扩散越快;
    c.仅限于水-气界面。
    2、化学作用:
    a.水体内部氧化还原性物质经化学反应或生成代谢时好氧;
    b.有机质的分解作用过程;
    c.底质耗氧。
    3、生物耗氧作用:
    a.鱼虾贝类藻类呼吸作用;
    b.生物密度越大,呼吸耗氧越多;
    c.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耗氧越快;
    d.其他生理生态因子,如个体大小,营养条件、PH、O2、C02及毒物含量对生物耗氧都有影响等。

  • 第18题:

    河流水质模型单参数耗氧系数K1的单独估值方法有()。

    • A、实验室测定法
    • B、拟合曲线法
    • C、示踪试验法
    • D、Kol法

    正确答案:A,D

  • 第19题:

    在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中耗氧量要求是()。

    • A、≤2.0mg/L
    • B、<2.0mg/L
    • C、≤3.0mg/L
    • D、<3.0mg/L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天然河流中的耗氧系数()。

    • A、恒定不变
    • B、受河流复氧能力的影响
    • C、受河宽影响
    • D、受水温影响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天然河流中的耗氧系数()。
    A

    恒定不变

    B

    受河流复氧能力的影响

    C

    受河宽影响

    D

    受水温影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两点法测定耗氧系数需要测量的数据()
    A

    溶解氧浓度

    B

    氨氮

    C

    流速

    D

    流量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天然水的耗氧途径。

    正确答案: 1、物理作用:
    a.水中DO处于过饱和状态,氧气从水体溢出;
    b.过饱和程度越大,曝气越充分,扩散越快;
    c.仅限于水-气界面。
    2、化学作用:
    a.水体内部氧化还原性物质经化学反应或生成代谢时好氧;
    b.有机质的分解作用过程;
    c.底质耗氧。
    3、生物耗氧作用:
    a.鱼虾贝类藻类呼吸作用;
    b.生物密度越大,呼吸耗氧越多;
    c.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耗氧越快;
    d.其他生理生态因子,如个体大小,营养条件、PH、O2、C02及毒物含量对生物耗氧都有影响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