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取样垂线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河可只设一条垂线 B.河宽下于50m大、中河设2条垂线 C.河宽下于50m大、中河设3条垂线 D.特大河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应相等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取样垂线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河可只设一条垂线
B.河宽下于50m大、中河设2条垂线
C.河宽下于50m大、中河设3条垂线
D.特大河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应相等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取样垂线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河流水域中探测点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B:重要水工建筑物附近应布设预测点
    C:水环境预测范围之外可能受影响的重要用水点附近可设立预测点
    D:感潮河流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游可不布设预测点

    答案:D
    解析:
    在河流水域中布设探测点之前应先设置取样断面和取样垂线。河流水质取样断面设置原则是: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人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⑥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而定,其下游同河流。

  • 第2题: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 价中,对于河流取样断面的布设,要求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处设置一 个取样断面。
    A、1000m B、 500m C、 300m D、 200m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水质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考生务必死记之,在案 例分析考试中经常出现。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范国内柯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桥梁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B.支流汇入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C.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D.重要鱼类产卵场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A,B,C,D
    解析: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应重点布设在()。

    A:水文要素急剧变化处
    B:水域功能改变处
    C:取水口附近
    D:水质急剧变化处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时,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空间方面,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水质方面,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处应设置一个。

    A.500m
    B.400m
    C.300m
    D.200m

    答案:A
    解析:
    水质取样断面的设置原则有: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时参数选择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必要的常规水质参数
    B:根据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取特征水质参数
    C: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受纳水体无关
    D: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评价等级有关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有:①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应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②常规水质参数以GB3838—2002中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③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 第7题:

    某项目排污口位于特大河南岸。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面水环境》,关于该项目在取样断面上布设取样垂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在各距岸边1/3 水面处(有明显水流)布设
    B.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O.5m 井有明显水流处布设
    C.在主流线上布设一条取样垂线;在距两岸不少于O.5m 井有明显水流处,各设2 条取样垂线
    D.在主流线上布设一条取样垂线:在距两岸不少于O.5m 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1 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与南岸之间等问距布设2 条取样垂线

    答案:B,D
    解析: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

    A:河流
    B:水库
    C:湖泊
    D:河口

    答案:B
    解析: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河流,用水量小时则类似狭长形水库。这种河流的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等可参考河流、水库部分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是依据()。

    A:建设项目工程规模
    B: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C: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

    答案:B,C
    解析: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主要依据:①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②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③各种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的规模;④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的水质要求。

  • 第10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

    • A、3
    • B、6
    • C、12
    • D、18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
    A

    3

    B

    6

    C

    12

    D

    1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给定的条件,项目要选择3个取样断面: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每个断面上取样4个:设置2条取样垂线(中河、河宽30m),每条垂线上取样2个(水深10m: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取样垂线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小河可只设一条垂线

    B

    河宽小于50m大、中河设2条垂线

    C

    河宽大于50m大、中河设3条垂线

    D

    特大河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应相等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而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在调查河段两端布设取样断面

    B.应在调查河段内重点保护水域布设取样断面

    C.应在调查河段内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布设取样断而

    D.应在拟建排污口上、下游 500m 处分别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 6.5 .4.1...在拟建排污口上踌500m处应设直一个取样断面(D错误)。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

    A:1条
    B:2条
    C:3条
    D:5条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 )。

    A.1条
    B.2条
    C.3条
    D.5条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应在调查河段两端布设取样断面
    B.应在调查河段内重点保护水域布设取样断面
    C.应在调查河段内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布设取样断面
    D.应在拟建排污口上、下游500m处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6.5.4.1…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D错误)。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和布设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点必须在预测范围内布设
    B.预测范围不能超过现状调查的范围
    C.地面水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D.预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仅依据评价等级确定



    答案:C
    解析:
    C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布设预测范围一般小于等于现状调查范围,特殊情况也可以大于,选项A、B错误。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重要水工建筑物附近,水文站附近应布设预测点,并不仅仅依据评价等级来确定,故选项D错误。地面水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说法正确。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范围河流水质的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桥梁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B.支流汇入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C.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D.重要鱼类产卵场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水质取样断面设置原则包括: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时参数选择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必要的常规水质参数
    B.根据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取特征水质参数
    C.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受纳水体无关
    D.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评价等级有关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包括:①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应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②常规水质参数以GB 3838—2002中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③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 第2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应重点布设在( )。

    A.水文要素急剧变化处
    B.水域功能改变处
    C.取水口附近
    D.水质急剧变化处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时,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空间方面,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水质方面,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

  • 第2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答案:B,D
    解析:

  • 第2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正确答案:B,D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共设()条取样垂线。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