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9岁,欲妊娠3年未孕,近2年来,月经量多,无明显痛经,G1P0。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区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大小约5cm×6cm×6cm,后穹隆可触及痛性结节,首选考虑的诊断是A.子宫肌瘤B.子宫腺肌病C.子宫内膜异位症D.输卵管卵巢囊肿E.原发性痛经

题目

女性,29岁,欲妊娠3年未孕,近2年来,月经量多,无明显痛经,G1P0。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区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大小约5cm×6cm×6cm,后穹隆可触及痛性结节,首选考虑的诊断是

A.子宫肌瘤

B.子宫腺肌病

C.子宫内膜异位症

D.输卵管卵巢囊肿

E.原发性痛经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女性,29岁,欲妊娠3年未孕,近2年来,月经量多,无明显痛经,G1P0。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26岁,痛经3年,进行性加重,经量无明显增加,经期延长了2~3天,已婚3年未孕,丈夫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活动差,右侧附件区可扪及5cm直径大小囊实性包块,活动差,与子宫后壁相粘连,左侧附件区略增厚,无压痛,三合诊:骶主韧带处多个触痛结节。

    该患者的主要诊断是

    A.继发性痛经

    B.原发性不孕

    C.子宫内膜异位症

    D.黄体发育不良

    E.右卵巢肿块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女,42岁,已婚,孕,产,人工流产2次,近2年,月经期延长,量多,痛经明显,子宫孕60天大小,质硬,经期检查时子宫触痛明显,双附件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

    A.子宫肌瘤
    B.子宫腺肌病
    C.子宫肥大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早孕

    答案:D
    解析: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都有痛经症状,且相似,但其最重要的区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不增大,而子宫腺肌症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如孕x周大小。内异症还会出现不孕的症状,典型的体征是双合诊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可扪及触痛性结节,触及囊实性不活动性包块。病变累及直肠阴道间隙时可在阴道后穹窿触及,或直接看到局部隆起的小结节或紫蓝色斑点。子宫肌瘤、子宫肥大、早孕都可出现子宫增大,但很少出现痛经症状,故排除。

  • 第3题:

    女性,29岁,欲妊娠3年未孕,近2年来,月经量多,无明显痛经,GPA。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区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大小约5cm×6cm×6cm,后穹隆可触及痛性结节,首选考虑的诊断是

    A.输卵管卵巢囊肿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原发性痛经
    D.子宫腺肌病
    E.子宫肌瘤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女性,28岁,已婚3年未孕,月经规则、量中,近2年痛经(+).妇科检查:宫颈糜烂I度,子宫后倾,正常大小,活动度差.左侧附件可扪及8cm×8cm×6cm囊性肿块,轻压痛,右侧附件(-).B超检查:左侧卵巢囊肿.诊断为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宜选用的治疗方法是()
    A.高效孕激素周期疗法
    B.经期用消炎痛对症治疗
    C.假孕疗法
    D.假绝经疗法
    E.行左侧巧克力囊肿剔除术


    答案:E
    解析:
    已婚未孕,囊肿直径大于5—6cm,适合的治疗方法是行巧克力囊肿剔除术

  • 第5题:

    女性,46岁,已婚已育,痛经10年余,近3年来,月经量多并出现贫血,药物难以抑制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孕2月大小,球形,质硬,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加量孕激素类药物
    B.试用GnRH-a治疗
    C.加量孕三烯酮治疗
    D.子宫切除术
    E.手术病灶切除

    答案:D
    解析: